与“ 先贤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18:10:52
《追寻先贤的足迹初三作文》
追寻先贤的足迹初三作文
盛唐曾错过你的年华,那国破家亡的时代自然是承载不了你的才气。
——题记
比起“诗仙”李白的激昂奔放,他更加地沉郁顿挫。他将个人遭遇以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他就是“诗圣”——杜甫。
他的一生坎坷曲折,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但他的雄心气魄依然存在,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诗篇。
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励着我们有梦去追,有梦去闯,敢于攀登的雄心壮志;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悲景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更悲,巧妙绝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几字,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我们面前。这种境界,又有谁能媲美?
在我心中,杜甫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面能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一位描绘画面的心灵描绘师。
他的《垂老别》描写一位“子孙阵尽亡”的老人告别老妻出征的情形:“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熟知是死刑,且复伤其寒。”以及在《石壕吏》中的一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将差役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描绘的淋漓尽致。都赤裸裸的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他也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和对美好憧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字一句,道出了诗人的理想(即渴望结束战争,恢复天下的美好心愿)。
不管是白居易所说的“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还是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都是对杜甫文学成就的极高肯定,他无愧于“诗圣”这个称谓,他的诗也无愧于“诗史”之称。
时间如流砂逝于掌心,“诗圣”杜甫却永垂不朽。——尾记
【追寻先贤的足迹初三作文】
《我心灵的浪花》
“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成为了我心灵最美的浪花。
——题记
看遍了历史上无数的有识之士、国家、家庭,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勤奋,节俭。而当他们奢靡腐败的时候,就是他们破败没落的开始。由此而得“成功来自勤俭,破由于奢侈”,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
古人认为能否做到节约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人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
但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
现在许多人认为浪费是有钱人的象征,节约是穷人的事情。还有人认为穿华丽的衣服,吃山珍海味才能显得自己有面子,有地位!唉,他们早忘记了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早已经忘记了奢侈是堕落、衰败的开始。
爷爷奶奶告诉我,他们年轻时生活的那个年代,一年都没有几顿饱饭吃,没有新衣服穿,更别说吃大鱼大肉,享受冬暖夏凉的空调了!每每讲到这里时,爷爷总是摇头说:“孩子呀,你要学好,要节约呀。”我点点头,心想一定要节约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
有一次家里停电了,我和妈妈去外面吃饭,正好对面坐了一对父子。小孩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他爸爸正在看菜单,儿子抢过菜单对服务员大声地说:“这些好吃的每样来一份!”小孩的爸爸说:“点多了吃不完。”那个孩子就大哭大闹起来:“我就要吃,我就要吃。”这位爸爸望着撒泼的儿子,只好妥协。最后上了一桌子菜,那个男孩喝了好多饮料,但是根本没有吃完,还剩下很多,有的菜连一筷子都没动,看着真心疼!我悄悄对妈妈说:“妈,我们少点些菜,吃不完的打包回家。”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节约成为了我心灵的浪花,我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节约浪花将会汇成美丽的海洋。
(指导老师:周红平)
《阅读经典,与先贤同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夜,安静极了,玉盘似的明月在云中来回穿梭,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我坐在湖边,手里捧着一本《离骚》,借着月光慢慢吟诵……
“咦?这是哪儿?”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团白雾,朦朦胧胧的,只见远处有个高声吟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白衣男子进入了我的视野。
“你是?”我问到。
他并未回答我。只是把自己的长袍一挥。
我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闭上眼,又睁开,才发觉自己已化作了一道幻影,飘在空中,触摸不到。眼前,是繁华的古代街道,身着汉服的人们熙熙攘攘的走在大街上。
“诶,你听说了吗?屈原要帮楚怀王大一统了!”
“什么?真的假的?”……
我正疑惑着,自己是到哪里去了,就听见两位同样身着汉服的男子在我面前走过,嘴里还讨论着什么。
“屈原?楚怀王?大一统?”我惊异的想着,“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
“不错,这里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变法的时候。”不知何时,哪位白衣男子来到了我的身边。他也变成了一抹幻影,漂浮在空中。
“屈原为振兴楚国,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当时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突然,画面一转,来到了一个简朴的房间里。“这是屈原的房间。”他继续说道,“变法了一段时间后,楚怀王听信他人谗言疏远了屈原,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之后,将屈原流放于汉北地区。”
他大手一挥,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地方。“这里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的地方——江南。”他指了指面前正在同渔夫说话的人。“他就是屈原。”……
他和我讲了许多关于屈原的事情,从出生,到初露锋芒展示才华,又到两次流放,最后再到跳河自尽。
讲到后面,他问我知不知道屈原为何会跳河自杀。
我说∶“屈原这一生,有三大悲情﹕在官场上失宠,在生活中失恋,在官场上失意。所以在这重重困境之下,怀着对祖国的热爱,自尽了。”讲到这,我们都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沉默着,仿佛在为屈原这么一个伟人而感到遗憾。
我惊讶与他对屈原以及他的作品的理解,更惊讶于他在对我说屈原的故事时所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仿佛是在诉说他的故事一样。
最后,我问他是谁,他说了句﹕“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在下屈原是也。”说着,迷雾又聚了起来,他离我渐行渐远,嘴里仍高声吟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一阵冷风吹过,我从睡梦中醒来,抬头望向天空,明月依旧;低下头,注视着手中的那本《离骚》,细细的回味着睡梦中我与屈原的对话。
指导老师评语:小作者以奇妙的想象,精心的构思,带读者走进屈原,感受屈子无尽的爱国情怀,体会屈子无尽的悲伤,读懂屈子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语言幻妙,是一篇佳作。
《读《窃读记》后感》
我们的先贤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外国大作家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书是我们的良师也是益友。最近我和作家林海音交上了朋友,并读了她的《窃读记》,我被她那种对读书的执着深深地震撼了!
《窃读记》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一个名叫林海音的小女孩每天都去书店里看书,她很快乐也很惧怕,因为没钱买所以只能去偷偷的看,每次去看书都是提心吊胆的。她每次读完书后,精神之田就会有一种丰收的喜悦,虽然长时间的看书眼睛会很难受,身体很疲惫,腿站的也很累,但是心灵却得到了成长。并最终成为一名大作家!
看完《窃读记》,我感觉到作者对书的渴望是强烈到了极点,见到一本好书,就会像一匹恶狼见到一块肉似的,贪婪的读着。如果拿我和作者相比,赢我不在话下,也使我感到很惭愧。作者在没有钱买书的情况下偷偷的上书店提心吊胆的去看书,而我却有良好的条件,根本不需要偷偷的去看书,还不珍惜,那么多书买来之后随便翻翻就完事了,放在柜子里,多长时间都不读一次。与小作者相比,我真是当之无愧的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感到了一个爱看书的人将来必定有所成就,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从此后我就有意无意多找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去看,刚开始也很难进入角色,专心不起来,表面上看我在读书,其实我的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这种态度与《窃读记》中小作者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幸运的是每当我想放弃时,林海音那种执着的读书情景又出现在眼前,难道我比不上一个小女孩?对,我不能输!有了这动力,我再次回到书海中。于是我还制订详细的读书计划,慢慢地,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阅读着,古代经典《弟子规》让我懂得孝顺长辈,为人处事;《爱的教育》中同龄人一个个真实而友爱的故事让我感;《昆虫记》作者带我走进一个五彩斑斓,有趣而神秘的动物世界……读书让我痴迷,我像一只小书虫在书页中不知疲惫地啃,读书让我疲惫,同时也让我快乐!
读完《窃读记》让我受益匪浅,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读书亦如此,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平平淡淡才是真》
幼时读到谢灵运的一句诗“池塘生春草”,先贤们都说这是千古佳句。可我当时反复揣摩,也没体会到此句的好处。所写不过是池塘中的一丛春草而已,“生”字也极直极俗,没看见“神工”在何处。这句诗平平无奇,浪得虚名。这个观念在我的脑海中盘踞了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我亲眼见到了池塘里、淤泥中那一丛春草,绿得生机勃发,令人眩目。“池塘生春草!”这句诗立刻跳了出来,我一下就领略到这句诗的精妙所在。在那平淡如水的诗句底下,隐含了那一点绿的生机和那萎f芳草在春风中飘摇的全部姿态。“生”字虽然平直,但却没有第二个字能够替代。
我也时常感慨自己的生活是那样的平淡乏味。每天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向西山落下。每天的生活总是两点一线,缺少变化。每天的学习任务总是难以完成,让我头皮发麻。每天电话那头总是老妈说不完的话,时间卡得分秒不差。
这种生活简直就是一潭死水,毫无新奇可人的东西,这种生活必须改变,而且应当诅咒,以前我也总是这样想。
但我却很少—或者从来不问问自己:你是否想起今天收到了好友的贺卡呢?你是否听到今天钟楼上格外悠扬的钟声呢?你是否瞧见今天上课的老面孔上添了一丝微笑呢?你是否注意到今天天边又多了一重美丽的云翳呢?……
平淡之中往往蕴藏了美好非常的东西,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新奇。这正如一句看似语不惊人的诗,也能传之千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