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怪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8:37:48
《追求》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怪人,怪得有时叫你不可思议。
比如,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改善,不仅吃饱,而且力求吃得好一些。可他打一次馒头吃三天,做一次米饭吃四天,大年初一一碗开水泡米饭也能对付过去,偶尔炒个菜也是自己种的小自菜或辣椒,从不上街买.每月他300多元的薪水,伙食费用不了三四十元。穿的更简单,一年四季总穿一身褪色的或不褪色的绿军装。
再如,业余时间他从不串门,即使同志间的红白喜事他也一律不参加。一切文娱活动几乎与他无缘.他门口常贴着这样的字条:“闲谈莫过五分钟”、“室内无人”。
最使有些人不解的是,60多岁的人了,老伴、孩子都在美国,去年有机会出访美国并获准三个月的探亲假,他完全有理由多一点时间留在国外与家人团聚,可还是按时归来了。宁肯过清苦的独身生活,也不愿坐享豪华舒适的天伦之乐。
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副院长兼传染科主任张光曙的这些传闻,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们谁都可以讲出一串来。
初春的一天傍晚,我叩响他宿舍的房门。迎接我的是一个中等身材、体态偏瘦的普通老人。只寒暄几句,就觉得他思维敏捷,说话沉稳,尤其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上去丝毫没有衰老迟滞的迹象。
室内除了一架英文打字机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例如沙发、大立橱之类),桌上桌下堆满书籍报刊和他正在修改的论文稿。我们的话题很快谈到了时间的问题上,他脸上不由得透出丝丝苦涩,说:“这是最令人苦恼的事情之一尽管想了很多办法,包括不惜得罪一些同志,可还是不够用。一天有28小时就好了。”的确,时间对于他这样的事业心极强的人来说,是比什么都宝贵的。他除了处理繁忙的日常工作,还要进行科学试验,接待各种来访人员,一点有限的业余时间便是他撰写论文、回答咨询、翻阅国内外各种医学报刊的唯一空隙。他又是军内外几家医学杂志的社外编辑和主编,尽管每晚只睡几个小时的觉,节假日从不休息,许多事情还是做不完。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他无情地谢绝了那些人际的应酬,140多篇论文、3部专著、2部译著、10多项科研成果就断然不会产生。
张光曙是个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自1952年踏入解放军这所医院的大门,便与传染病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38年,风晨雨夕,义无反顾.即使两次被关进“牛棚”,也丝毫没有动摇对事业的爱心。一个人,当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了一种炽热的爱时,他哪里还有心思和闲暇顾及旁的呢!包括生活享受.荣誉地位统统可以置之度外。
当谈到那个敏感的问题—出国定居时,他陷入了沉思。
在人民共和国将满40周岁的那个春夏之交,首都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6月下旬的北京,人心甫定,余波未息,而远在千里之外东岳泰山脚下的泰安城却风平浪静,人民安居乐业,一切都在正常运转.此刻,在传染病学上颇有造诣的张元渭,突然接到了美国纽约大学医学系主任、著名教授劳伦斯的邀请,要他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乙型肝炎的特异胎盘转移因子去进行学术交流。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老伴和孩子都在美国,便批准给他三个月的探亲假。
他乘坐的波音747客机,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横跨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抵达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纽约.他刚走下舷梯,等候多时的老伴和女儿们便迎了上去,把他拥入一辆豪华的奔驰车,驶向纽约最美丽最舒适的居住区新泽西洲,在绿茵与鲜花包围着的一座米黄色别墅前停了下来。
张光曙抓紧时间同劳伦斯见了面: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之后他的事情不多,主要是度假休息.尽管老伴和女儿们为他的食宿和活动做了精心安排,可是张光曙对这一切似乎兴趣不大。他很少外出,大部分时间仍是翻书,整理资料。有时当亲友们来访,向他问起国内的情况时,他就如实相告,并对西方的歪曲宣传一一驳斥。老伴和孩子们多次同他商量,是不是留下算了。眼下国内局势还不稳定,自己的年岁也不小了,干了一辈子也该休息休息了.在美国呆了几十年的老岳父也劝他留下,而且答应给他安排待遇优厚的工作。虽然他想到自己最后的归宿恐怕还是全家团聚,但眼下困难当头,事业未竟,个人怎好偏安一隅呢!现在还不是留下的时候。再说临行之时自己是说了要回去的,组织上和同志们也是希望自己回去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于是他婉转地说服了老伴、女儿和岳父,如期回来了,又回到“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威严第一山”的泰山脚下那个小小的传染科,继续他那几十年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追求。
“我追求的是失业。”采访结束时他意味深长地说。
“失业?”我大惑不解。
“是失业。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失业,而是作为传染病医生的失业.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传染病医生都无事干了,那不就等于说肆虐了千百年的各种传染病都绝迹了吗?这对全人类来说是多么值得庆幸的大喜事呵!所以我甘愿做这样的失业者。”
多么新奇而大胆的想法,多么崇高而美好的迫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