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老话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8:02:58
《师恩难忘600字》
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小就受着祖国文化熏陶的毛泽东,无论是作为一名渴求知识的学生,还是作为中国亿万人民的领袖,他始终如一地敬重那些教育和引导他的师长。
当了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平易近人,回到韶山,经常把自己的老师请到家里做客、聊天,嘘寒问暖。不论是当年对他好或是不好的老师,毛泽东都一视同仁。在撤离延安的路上,因为老师徐特立胃不好,所以,毛泽东就把从重庆得来的战利品——暖水壶送给了老师,为了让他在行军路上多喝点热水。主席这种敬老尊师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想一想我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和益智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是小天使第五幼儿园的左建梅老师,她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给我穿衣服、喂饭,和我一起做游戏,教我简单的拼音、数字,陪伴我度过了幼儿时期的快乐时光,我时常想起她——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
而我的益智老师,则是我从一年级到现在的语文老师——燕子老师。她个子不高,身体微胖,圆圆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她上课风趣幽默,每节语文课都可以听到我们非同2班的同学积极发言和激烈的讨论声。在我成长的路上,燕子老师为我付出了许多许多,她教会我们拼音、汉字、国学经典……在她上课时,若是有人在下面不认真听讲或搞小动作时,她就会厉声斥责。在学习上,我们遇到难题时,燕子老师又会像慈母一样,耐心地指点,直到我们完全懂了为止。为了我们的学习,燕子老师费尽心思,创办了读书俱乐部,让我们能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她还向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书供我们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她对我的教育、鼓励、帮助、使我终身难忘。
老师,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她教会了我知识,是她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是她让我知道责任,我一定要牢记老师的谆谆教导,用自己最好的成绩去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
《父亲的“老话”》
1971年,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家中人口众多,兄妹七人,我是最小的!当时的国家,贫穷落后,缺衣少食,但父母勤劳俭朴,精打细算,养活了我们一大家子人!
父亲好像没上过什么学,他唯一的弟弟,我称呼满叔,满叔与父亲关系不是很好,但满叔却读过好多书,当地人都称他为“老先生”。乡邻们红白喜事,择日子,写对联一般都找满叔。满叔曾跟我说,父亲读书不行,但身手不错,上树掏鸟窝是好手,被人家取了个小名叫“孙悟空”。
没上过多少学的父亲,却懂得很多道理,会很多“老话”,为人处事好象比读过很多书的满叔更好。生活中,父亲不断地用“老话”教我们兄弟做人,做事。父亲讲的“老话”,肯定不如现在我们喊的口号让人振奋,也没有某些专家讲话那么科学,但父亲的“老话”实用。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听不懂,但我懂,父亲的“老话”,是我一生的旗帜!
“死绝没良心!”是父亲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他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教育我们要正直,善良,他一辈子从不做昧良心的事,人缘挺好,口碑挺好。我们兄弟很受教育,个个与人为善,从不伤害他人,从不算计他人。生活中,我也坚信“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的“老话”,遇事忍让为主,不与人争执。用父亲的话讲:“放得让,吃得亏的是好人!”
“隔壁有耳”,也是父亲的口头禅,其实就是“隔墙有耳”,他教导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随意议论别人,不要背后说人坏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屋檐水滴在现窝里”,这是父亲教育我们要懂得尽孝,要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自己的子女,影响自己的后代。“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不孝敬老人,受到因果报应的例子,也讲了他自己与满叔是如何对待爷爷奶奶的,他与满叔关系不好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爷爷奶奶对满叔挺好,可满叔还不如他孝敬爷爷奶奶。
每年春节,父亲一定会亲自去给他的长辈们拜年,除夕都要去先辈坟山“送亮”,初一早上带一家子人去坟山“拜年”。每年清明都会去扫墓,每次都会带上我们兄弟中的某一个,我曾被带了很多次。这样,我们兄弟们都知道在哪里有亲戚,家中先辈们的坟山在哪里。父亲走后,只弟们自然而然地传承这些习俗,每年都会去父母先辈的坟头“拜年”,扫墓。
懂得感恩,孝敬长辈,是我们家族的美德。一家家虽不富有,但母慈子孝,和谐相处。
“走惯的腿,吃惯的嘴”,也是父亲说得挺多的一句话,意思就是人不能只讲吃喝玩乐,要能脚踏实地的做事,父亲勤劳一辈子,生活俭朴一辈子,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我们几兄弟一个个也确实勤劳朴实,不讲吃穿!
“有福尽享,有难尽为!”这是父亲告诫我们,要懂得珍惜,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贪图享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唯有勤劳俭朴,才能长远。
“人是铁,饭是钢”,“催工不催食”,“雷公不打吃饭人”,是父亲对生活的尊重,对子女的宠爱。他与母亲一道,想方设法让我们吃饱饭,变着花样让我们吃好。他懂得,只有吃饱饭才有力气干活,只有吃饱饭才能身体好。我家的一日三餐是按时的,从不拖延,哪怕是素菜淡饭,但一定要吃。到现在,我都坚持按时吃饭的习惯,在饭桌上,父亲从不训斥我们,一家人就餐是愉快的。
但父亲是反对浪费,反对暴饮暴食的,他常说“浪费粮食遭雷打”,“饭撑死憨坨”。
“三句好话当不得一马棒棒”,“不打不成人,棍子底下出好人”,是父亲教育子女的原则。在我们家,父亲有绝对的权威,他吩咐的事必须完成,他不许做的事就不能做,否则他真的打人。印象中,二哥成家了也被他打了,原因是嫂子找父亲告状,说二哥不做事去打牌,父亲拿了棍子,直接把二哥从牌桌上打走。我也被打过一次,原因是在菜园摘了黄瓜吃,黄瓜是要一家人做菜吃的,不能偷吃。
兄妹七人,对父亲是敬畏的,就是心有抱怨,也从不顶嘴抗拒,默默执行父亲的命令。
“有货不愁贫”,也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他有一门简单的养家糊口的手艺,就是做竹制品加工,做筛米的筛子,晒东西的盘子。哥哥们成家后,也大都学会了父亲的技术,都以加工竹制品为副业,贴补家用。成品制成后,一般是乡邻们上门购买或者商贩上门收购,有时没人来购买,哥嫂们有点着急,父亲就用这句话劝导。“家中有存货,心中有底气”,暂时销不动,可以自己想办法。父亲不时带头自己挑着竹制品去外地叫卖,有时要好几天才能卖完回家。
父亲的“老话”还有很多,例如“拆东壁,补西壁,到头来是壁补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远亲不如近邻”,“响鼓不用重敲”,“磨刀不误砍柴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好事不在忙中取”,“小来偷针,大来偷金”,“病从口入,祸从人口出”,“十赌九输”,“恶狗怕蛮棍”……
父亲懂很多的“老话”,我记了一辈子,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给了子女最好的影响。父亲的“老话”永不过时,永远不“老”!“老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永久传承!
《舌尖上的年味儿》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这么说,可现在,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时,饺子揭开了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的怎么样,春节的饺子就是餐桌上的佳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馅儿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年夜饭上,饺子馅总是韭菜猪肉馅的,韭菜青翠欲滴,年味与家的味道,慢慢升华开来。猪肉是自己剁的,可以一粒粒清晰的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年味最完美的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外婆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不知道长辈们怎么想的,反正我是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但是素馅的饺子也的确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笋、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儿”,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
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中浓郁的肉味儿,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过我十分疑惑,有时素馅中也加些小虾仁儿,那还能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罢了。
饺子皮颇有讲究,必须用死面,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既有饺子皮的清淡,又有饺子馅儿的鲜美,一碗饺子汤下肚,浑身热乎乎的,可舒服了!
吃饺子不能少了蒜,虽没达到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但也称得上是极致的美味啊!
饺子——舌尖上的年味儿。
《餐桌上的童年》
中国有句老话叫“寝不言,食不语。”而在我们家中,餐桌成了课堂。
在我家,自从我上了餐桌,大人们总会在吃饭的时候说大事小事,一会儿说单位里哪位人没礼貌,一会儿又说我上学后该怎样教育我。
在我家吃饭时,我总喜欢一只手放在桌沿上,那一只手拿筷子,嘴巴靠近饭碗往嘴里扒饭吃,这时候,耳边一定会响起奶奶的提示音:“饭碗抓牢!”干嘛嘛?为什么非要抓牢?“我偏不!”这时,奶奶定会生气的看着我。后来,我从爸爸口中才得知,饭碗寓意工作,丢了饭碗就会没饭吃,所以要抓牢饭。哦,我以后还是抓了饭碗吧。
在餐桌上,我喜欢把腿放在桌沿上吃饭聊天。这时候,妈妈会说:“把腿放下去。!”一边说,一边往我腿上狠狠地一拍。我会眼睛一瞪,大声的说一声:“疼!”老妈总会回敬一句:“这叫做规矩,没有规矩,哪来的方圆?”
我还有个习惯,看到所爱,频频下筷,如鸡啄米,旁若无人;看到素菜,懒得下筷。奶奶三天两头嚷嚷:“入口太精啦,出口会受阻,肠子迟早要爆的!”终于有一天,我被吓到了,我想,要是哪天肠子真爆了,那可是要命的事儿啊!于是我在餐桌上宣布:我要多吃素菜啦!爷爷如获至宝:“怎么个多吃法?”“大口大口的吃呗。”我响亮的回答。
餐桌上成了谈论一个小孩儿的教育是否成功的最佳地方了。
辅导老师——冯春霞
《目光在远处》
有句老话,鼠目寸光,形容的就是人只顾眼前利益,却忽视了长远的效益,最终未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当局者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跳出现实,把目光放在远处。
有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把目光放在远处。我国在建国最初,即使人民温饱未能解决,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都不如意,但是我们仍旧投入巨大的资金在核研究上,这样的决策虽然备受争议,但是从现在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中华大地上爆响时,我们中国人的地位立马提高了不少,我们骄傲。大国们终于把目光放在我们身上,他们开始正视我们,而不是轻视我们,他们怕我们,他们开始忌惮。从那时开始,他们便知道我们中国不是好惹的,不是你随随便便就能侵略的,我们在强大。也许这也是朝鲜现在为什么会在这么大的国际压力下依然坚持核试验,当然他们确实偏激了点,但这不是讨论的重点。我们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关键在于我们最初的时候把目光放在了远处,我们舍弃了部分眼前利益,却换来了今天的中国,壮哉我大中国!
事实总是如此,再比如大多数科学家在研究最初都是孤独的,没人理解,没人关注,但往往都能给世界带来惊喜。爱迪生年轻时尽管喜爱发明,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火车上卖报,还遭车长嫌弃,如果当时他的研究能有人资助,他还用去卖报吗?幸好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即使是卖报也趁空余时间在火车上搞发明,虽然最后把火车烧了,当然这是后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他离开我们却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发明创造的时候,我们知道了,他给我们的带来太多太多了,要是他当时只为了生活压力放弃了自己的发明理想,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会令人无法想象。
孟德尔从豌豆的杂交开启了遗传基因的秘密,为人们了解遗传的原理打开了大门。如此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却最终被岁月埋没,知道后人翻看他的论文才恍然发现,原来早就有人研究过了。孟德尔种了一生的豌豆,正交测交各种实验,还有假说计算,都是道不出的汗水和辛酸,你以为他喜欢豌豆吗?我觉得要是我,我就一辈子不吃豌豆了,看到豌豆扭头就走。但是他的辛苦在当时没有人理解,你能因此说它没有价值吗?时间会告诉我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反而常常大多数人都未能像他们这样做到高瞻远瞩,把目光放的长远些,相反只是注视着眼前的三寸土地,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你能说关心这些不重要吗?那也不能这么绝对,要不然如何保证温饱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在有了本钱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懂得关注长远利益。其实这样的人才是最睿智的,成功不是说现在你比谁过的好,而是在时间的沉淀后,你能笑到最后,这样才是真正的赢家。
其实很多时候,做人要果断一点,狠心一点,要懂得舍弃一些眼前的利益,懂得把我们的努力最大价值化,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总有一天我会是那个让当初笑的你们羡慕的人。
《泰山挑夫》
“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老话,我听过不知多少谊了,然而真正体珠到其中的涵意,却还是在去年署假登泰山的那一天……
记得那天是从东路上山的。东岳雄伟的山势、秀美的山色是那样地令我倾例,以至把连日来旅途的疲惫忘得干干净净。我调动了全活力向上攀登,杜子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也不禁脱口而出。当攀过了半山的中天门,才感到一点儿劲也没了,双腿竟象灌了铅,只得一步一步机械地娜动着。这时,前面的石阶路让一队挑夫给挡住了。挑夫们都光着膀子,只穿一条裤权,头上或腰间缠着一条汗巾,肩上那.条两头削尖的竹杆,紧紧缚着两个鼓囊囊的麻袋,一头还挂着一个破掉了漆的行军壶和装食物的旧书包。他们正迈着缓慢而又
扎实的步子向上攀。我巳经累得半死,现在又要提防挑夫的“竹枪”;还矛“捉迷藏”似地绕过挑夫们的担子,真倒霉透了。他们也真是的,嘟里不能挣钱?跑到风景如画、游客如云的泰山来,不是有点太煞风景了吗?我心里埋怨粉,暗暗加劲,绕过了挑夫们的担子,把他们甩到身后,并料定他们是“拍马难追”我了。
一边攀登,一边翘首仰望,山外有山,峰外有峰。云雾也象和你捣乱,不时弥漫在山巾,不时抹在你眼前,让你老老卖实地付出代价,别老企望顶峰。渐渐,一种体力不支的感觉出现了:眼花、气喘、小腿发颤……我靠在道旁的石栏上。真想不到,挑夫们竟象和我有缘,又从后面赶了上来,还在我前面撂下担子歇脚。
有毅力里我不禁暗暗惊叹,并逐个地打着他们:挑夫们称不上“山东大汉”,只一般个头。可能是操劳过度的缘故,脸色微微泛黄,太阳的晒烤使他们的皮肤呈古铜色,双肩凸起两块厚实的硬茧,站立时,背部微向前弯,面部表情憨厚得有点木然。他们是最沉默的登山者,既没有快乐的喧哗,也没有悲观的怨艾,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他们在登山者中打扮得最不起眼,但却最能给人一种耐力感。
挑夫中有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眉宇间还流露出一股稚气,就挑起了一些比成年挑夫的“负荷”轻不了多少的担子。我上去试了试,哟,好沉呐,小腿竟象打摆子似地抖起来。
《有关团结的话题作文》
“人心齐,泰山移”。虽然是句老话,但它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我在四年级时,学校组织篮球比赛,凭着我的“高超”技术很喜欢单打独斗,不爱传球给伙伴,总觉得自己是全年级的篮球高手,结果常常以失败而告终,那时我根本不懂得群体的力量,不重视团结。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知道了团结是多么的重要啊。在后来的比赛中,我就很重视团结,靠打联手,打战术,打配合,把每场球打成了团结战,结果我们一胜再胜了。那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高兴,因为我们与失败说再见了,同成功站在了一起,更高兴的是深深懂得了团结才能成功的道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国王,他有5个儿子,一天他把5个儿子都叫到身边说:“_儿子们,你们长大了,我也老了,我这.里有一根羽毛,你们把它扔出窗外,然后跟着它,到它落下的地方去,那里有一颗珍贵的宝石,谁找到了谁就当国王。"5个儿子们都去了,羽毛落在一片山林中,那里正好有三个岔路口,大哥和二哥说,我们往上面走,你们可别跟来,三哥想:如果宝石就在上面,那国王不就变成他们的了,不行我还是悄悄跟上去,于是他也就跟去了。四哥想,如果宝石不在上面而是在其它地方那我不就可以当国王了吗?他越想越高兴,就往右边走去了。五弟呢,他又想当国王,又怕自己吃亏,于是也就跟着四哥走了。
到了晚上五个人都空手而归,个个垂头丧气,老国王这时出现了,他指着5个儿子说道:“你们太不团结了,其实宝石就在你们手中,如果你们团结得像一个人,那比宝石还要珍贵。”儿子们听了老国的话都低一下了头。
没过多久老国王就去世了,几个兄弟牢记父王的遗训,在一起商量,选了他们当中最能干的一个当了国王,其他4个就在他身旁为他出谋划策,把国家治理的平平安安,特别富强。
几件事告诉我们,团结才能胜利,团结才能创造奇迹。
《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有句老话:“虽有兄弟,不如朋友。”结交朋友,实乃人生一大乐事。处在中学特殊的人生阶段,由于内心的觉醒,我们时常会有一种孤独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友情来宽慰自己的心灵。
朋友是容易交的,保持友谊却很难,小事也能破坏友谊,所以我们要细心呵护友谊之花。
其一,真心相待、诚信与共。同学之间的交往,真是一块试金石。有人说,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天底下最纯洁、最珍贵的情谊。但这种友谊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它好比温室中的鲜花,需要我们用“真诚”之水用心浇灌、呵护,稍有不慎,它就有可能立即失去光彩,枯萎凋谢。真诚是朴实的,它不需要慷慨激昂,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那它是什么?它是多年以后你我收到友人的明信片时的那份激动。
其二,学会理解与宽容。作为同学、朋友,我们要学会理解。同学、朋友遇到挫折、苦闷、压抑时,他需要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耐心地倾听是对朋友莫大的理解。在倾听过程中,不时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引导他走出烦恼与不快的泥泞。作为同学和朋友,我们也要学会宽容。
其三,交往要有“度”。把握适中的“度”,才能使同学间的友谊成为永恒。只有把握好同学、朋友交往的尺度,才能建立起健康、纯洁、高雅的友谊。更何况“距离也是一种美”。这样,同学、朋友之间从相逢到分离,才能达到“意犹未尽,情犹未了”的意境,才会因他的到来而欣喜,因他的离别而思念。
其四,要大胆说“不”。同学和朋友之间常有事相托,这是正常的。但有时事情超出你的原则范围和客观现实,面对这种情景,要果断地说“不”。
总之,只要我们真诚待人,正确把握,友谊就会长久;反之,友谊则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让我们一起祝愿友谊地久天长吧!
【点评】:本文作者选取的视角非常独特,从怎么对待朋友这个角度来论述友情,立意很新颖。作者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交友之道,既有“真心诚信”这样的传统话题,也有“有度”“说不”等个性看法,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友情话题;的深入思考。
《家庭的幸福》
今天天气非常好,套一句老话来说,真可谓“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许多朋友为了不辜负这大好春光,一大早,就举家出动,到郊外或者公园去踏青一时,大街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眼望着这一家家、一户户幸福的人们,田园心里涌动着一股股暖流,同时,也在默默祝愿:愿朋友们永远幸福!
一个家庭幸福与否,夫妻间的感情相当重要.提到夫妻间的感情,朋友们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结婚以后,夫妻间的爱情似乎一点一点消失了,没有了婚前那种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感觉了。所以,有人就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过,田园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偏颇。不错,随着日月的流逝,婚后的日子较婚前肯定要失去一部分浪漫色彩,这是因为,婚后夫妻必然要进入繁琐的日常家庭生活.在生活的磨练中,当初那种爱的激情必然趋于平静。实际上,这正是爱情平凡本性的回归。
那么,婚后,夫妻间还存在着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种爱情的表现形式,与婚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婚后夫妻间的爱情,更偏重于实际的感情沟通交流和体贴支持。一个家庭,如果夫妻间没有了感情的交流和沟通,那么,实际上这个家庭就已经被亮起了红灯。
田园的朋友中有这样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夫妻双方很注重感情交流,家里家外,事无巨细,两人都要一起协商。丈夫曾因一些误会与同事闹了矛盾,思想上背了沉重的负担,甚至要辞去一份很好的工作,单枪匹马去闯海南。妻子及时了解了丈夫的思想动态,便主动找到丈夫的同事,平心静气地把误会解除掉。后来,她的丈夫与同事们相处得很好,事业发达了,夫妻间的感情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个家庭则相反,丈夫和妻子从来没有交流感情的习惯。有一天,丈夫单位的保险柜被盗,丢失了5万余元。而事故的责任者正是这位先生,他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将钱存入银行。丈夫晚上回到家,当然是心烦意乱。可是,他的妻子非但没有看出丈夫的烦乱神情,还喋喋不休地埋怨丈夫没有买菜,不干家务,结果两人大闹一场。第二天,当妻子从别人嘴里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以后,怒气冲冲,回家又冲丈夫大发雷霆。这样,丈夫在最需要得到家人支持的时候,没有得到丝毫温暖。当妻子的呢,又觉着丈夫太窝囊,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两人终于分道扬镳。
田园的故事讲完了。不知收音机前的朋友对此又会有些什么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