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人之常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22:02:01
《她后悔了》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而她,让我印象深刻……
表妹小丽的爸爸,给他姥爷买了一个新手机,整个下午姥爷都问这问那,小丽早已因为姥爷的刨根问底搞得不耐烦了。这时姥爷又叫起来:“孙女!听你爸爸说那个叫什么信的那个东西,可以打字发信息,这个怎么搞啊?”小丽瞪着眼,跺着脚,跑到客厅对着姥爷大叫道:“这么简单的东西,这不是有输入法吗?!”说完就大踏步地跑回了房间。随着重重的“砰”的关门声,小丽的心似乎受到了震动,立马开始后悔起来。她看见姥爷眼角泛起了一丝泪花,姥爷坐在台灯下,戴着老花镜仔细的看着那个手机说明书,眉头紧锁。小丽心中很想给姥爷道歉,主要是因为如果去和姥爷道歉她觉得很难为情,就丢了面子。
小丽在房间中走来走去,心中两股力量正在争吵个不停,这个说:“要去道歉!”那个说:“不行!得要面子!”
经过一波三折的心理斗争之后,小丽终于决定去给姥爷道歉,她在姥爷的房间门口偷看,小丽缓缓地走进了房间。姥爷看见小丽进来,扭过头去,问她:“你怎么来了?”小丽小声的说道:“姥爷,对不起,我不应该那么大声地喊叫。”
姥爷慈祥地笑了,“我怎么会怪你呢?是我自己一把年纪看不清东西,还不会用手机,哎呀!孙女,我没生气,你也别伤心,不怪你,啊?”姥爷说道,小丽听完后也笑了。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如果你想让别人尊重你,那你就要学会尊重别人” 。在不久之后,姥爷去世了,轻风吹起窗边那本手机说明书,那是小丽的思念……
《奶奶的牵挂与呵护》
牵挂,牵挂是一种担心,是一种爱,是一种人之常情。
有一次我的父母都出去了,我不知道。
早晨的时候我并没有在意,中午我有点想他门,到了晚上,我想发了狂似的,穿着拖鞋跑到了大姑家,我想他们一定在那,可却没有。我跑去四奶家,还没有。我又跑去我二娘家,还是没有。
于是我便走了,走着走着好像有人跟着我,我跑他也跑,我想:这下可完了,没找爸爸妈妈,找着一坏蛋。我灵机一动跑到了一个拐弯处,等他过来时我一伸脚,把他绊了一个跟头,我走进一看,啊,原来是我的奶奶,我问:“您为什么老跟着我呀?”奶奶说:“你万一出个万一,我怎么向你父母交代呀。”我哭了:“您摔得怎么样了?”她说:“没事,不碍的。”我把奶奶扶起来,说:“您都摔坏了,还说没事,走,我扶您回家。”
早晨,我爸妈回来了,我大声向他们说:“你们去哪了,我奶都摔倒了。”说完,我生气的回到房里。“呯”的把门关上了。
牵挂,是一种爱,我认为只有奶奶的牵挂才是最好的爱。
《说“梦”》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人要把梦当回事,认为梦是某些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征兆,把梦中之事硬要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联系起来,做一些伪科学的解释。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千万不能信以为真。
唐传奇《枕中记》里说,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遇到道士吕翁。卢自叹穷困,道士就借给他一个枕头,说枕了就会称心如意。这时店家正煮小米饭。卢生梦人枕中,享尽了一生的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小米饭还没有熟。《列仙传》记《云房先舀》:“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粱美梦”这一成语的来历。
唐·李公佐(南柯太宋传》里也有一个传说,淳于葬梦人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做了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醒来发现大槐安国就是他家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槐树的最南一枝就是南柯郡。后来人们就用“南柯一梦”指称做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这两个有关梦的典故,仅仅只是传说而已,并非真有其事。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有点道理,因为它毕竟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有一部《周公解梦》的书,据考证其中有的故事还是五代十国时期有人假借周公之名所写的。其中有的梦还真的应验了。那只不过是碰巧,只有万分之一应验的可能性。比如说周文王姬昌不是夜梦飞熊然后去播溪访贤才寻得姜尚。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也写到文王梦飞熊而得姜尚,姜尚又道号飞熊。这也都是神话传说而已,不可信。
无独有偶。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迷信梦。他们难免被一些算命先生用所谓解梦的鬼花招骗取钱财。据报载,江西省一个70多岁的老头因让算命先生为自己解梦而活活杀死演自己相依为命的老伴。可见,梦有征兆,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说,人对某种理想之事,往往潜藏于心里,念念不忘,未能消失,因而产生于夜间之梦。在科学技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梦。梦境虽是现实生活献反映,但往往是生活里没有而又是为人所念念不忘,或者强烈企求,或者害怕遇到的事,所以特别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
《人之常情》
跌宕绵长的人生进程,总是充溢着人类高尚美好的追求。虽然个体的生命有着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规律,但生命的群体却是永生的,生命的根是绵延万代的,生命永恒而旺盛的活力,将燃烧起生生不熄的烈火,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举步矫健,远行于生命广裹无际的大路上。
最近,田园在同几位老人谈心的时候发现,在老人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份对晚辈的深深牵挂之情。说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田园却由此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作为老一辈人,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这个问题应该说在古今中外,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由于人类的繁衍并不是单纯生物性的传种接代,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凡是有些思想的人,对这个间题总是分外地重视。那么,在社会剧烈变革的今天,在物质利益被许多人盲目地加以崇拜的今天,作为我们曾经打江山创基业的老一代,又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财富呢?
济南市有这样一位老人,他退休之后,利用自己善于经商的特长,辛辛苦苦为子孙挣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十几年后,老人满心欢悦地将钱财分到了每一个子孙的名下。没想到,当老人暮年之际,当他精疲力竭躺倒于病榻之上的时候,身边却只有凄凄哀哀的老伴,原因是子女因为钱财分配不公而与老人反目为仇。
由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悟出,钱财并不是人类生命得以正常延续的保障和基础,相反,有时候它反而会损伤、毁灭人类最基本的亲情。现在有许多老人可能还认不太清这个道理。因为,按照祖辈传下来的惯例,似乎只有留下万贯家产才能算真正荫及子孙。其实,这是观念上的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可能有些老人要间了,我们到底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田园想,这个问题的根就在于人的立世问题上,也就是说,这牵扯到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活在这个世上的问题,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田园认为,老一代留给后人最主要的财富,就是让后来人学会堂堂正正地做人。这是一种精神的财富,也是我们多少年人生路上积累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不能否认,现在在一些青年人的思想上,对于老一代人所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诸如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已经非常淡漠了。这是非常令人担优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付出超出老一辈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如果在未来的社会,人人都去贪图享受,人人都不愿付出自己的艰苦劳动,那么,我们祖国未来的宏伟蓝图又靠谁去实现?
在教育下一代这个问题上,田园认为,老一代人还是应该去多做一些工作的。田园有位朋友是搞经济工作的,在一定的职位上。他的父亲在去世前仅仅给他留下了一句话,老人要求孩子一定答应他:“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位朋友含泪答应了老人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他果然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年年都被评为廉政标兵。
还有这样一位朋友,他过去喜好麻将,家人力劝难止。一日,年过八旬的老父亲转了好几次车,颤巍巍赶到儿子的家中,进门二话没说,掏出一纸遗书,遗书头条赫然写明:子孙后代不得参与赌博。这位朋友泣然而跪,接下了老人的遗书,自此而痛改前非。
我们谈到老人问题,总是要谈到老有所为。田园想,这个老有所为的内涵非常丰富,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恐怕是老有所为最主要的内容。
人活在世上,度过漫漫的一生,多多少少总要留下一点生命的痕迹。这深刻于生命年轮上的条条痕迹,记录着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艰辛、欢愉和成功。这条条深深的印痕是一种生命珍贵的纪念,她会使我们的心中依然充满着对生命的依恋和憧憬,也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高贵,人生更加富足,愿她永远铭刻于我们子子孙孙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