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瑰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2:00:02
《瑰丽的魔幻之旅,奇异的精神漫游读《西游记》有感700字》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游记》是四大名著最受大家欢迎的,也是60年代乃至现在小朋友们童年时颇为珍贵的记忆。嫉恶如仇的孙悟空、严守戒律的唐僧、好吃懒做但知错能改的猪八戒,还有忠心耿耿的沙悟净,以及作恶多端的大妖小鬼......这些都是我们谈话里睡梦中所出现的形象。
如果你能用自己独一无二的好奇心去搜索,历史上的确有唐僧这个大主角,他的法号为“玄奘”。可他并非是普通的小人物,而是一个非常伟大佛学大师和翻译家。那时的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对玄奘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他的西行之路,当时并非得到朝廷之许,没有盛大的饯行宴,也没有后来的“旃檀功德佛”称号。取而代之的是朝廷的阻拦与追捕;如果没有三个徒弟的帮助,玄奘剩下的就只有孤独、恐惧、伤病等。我想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玄奘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心智。如果当时他没有这些高贵的品质,留给后人可能也只是一具无名的尸骨吧。
《西游记》的人物众多,每个魔神鬼怪的身上都体现了人物的优缺点:有勇敢的、聪明的、可爱的;也有平庸的、贪婪的、诡诈的。就像一个多幕剧的大舞台精彩绝伦。比如:聪明活泼的孙悟空,他的第一个师傅给他取名为“悟空”,这名字就非常的合适他的本性。他不贪图富贵,也不贪图酒色,名以为“空”。孙悟空从大闹天空的泼猴到斩妖除魔西天取得真经封为“斗战胜佛”,中间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如“大闹黑风山”、“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以我们现代话来说,那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像极了那三国时期战无不胜的关公,又似那咱们今天敬佩的解放军叔叔,查找凶手时处处有危险,帮助灾民时处处有磨难,守护边疆时处处有困难,但他们从不畏惧,永当那最美的逆行者,保护祖国的安全,维护神圣般的法律。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的同学可能喜欢看电视屏幕里的《西游记》,但如果你想揭开《西游记》的真面目,还不如到古今中外的名著中寻找答案,寻找属于自己瑰丽的魔幻之旅,享受这神魔世界奇妙的精神漫游吧!
《乡情450字》
对于雄奇瑰丽的北京城,我的心里怀着深沉的热爱之情。
当我走在胡同里,抚摸着古城砖的时候,我想起雄伟的故宫,秀丽的颐和园,我想到了如一条巨龙般盘卧的长城。我回忆起了冰糖葫芦,京八件,香脆的北京烤鸭,我仿佛看到了大爷大妈们坐在藤椅上谈天说地。这时我感到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从心底涌出,这种情感将我与北京连接在一起,它是割不断的,一个北京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他总能感觉到有条无形的纽带把他拉回到故乡的身边,这是不可阻止的。
在北京广阔的土地上,我印下了无数的痕迹。在每一条胡同的小路上有我奔跑的鞋印,在南来北往的天安门广场上有我欢乐的笑容,在耸立的东灵山上有我因摔伤而流出的眼泪,在学校的操场上洒落着我拼搏的汗水。
北京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份力量都源于北京。北京城那三千年的蕴含积淀,六百年的奋斗自强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了每个北京人的心里。我们北京是三朝古都,所以北京也被称为“皇城根下的城市”。我们也继承了老北京人的性格,走在街上,处处能见到令人感动的事情,它们每天都会在我的身边发生着。
这就是我的家乡北京,许多年前是这样,许多年后不能忘。
《荷花渡作文350字》
彭州市濛阳镇的蔬香大道上有一座瑰丽无比的桥,叫荷花渡。这座桥联通蔬香博览园与濛阳大地景观,保障了游客的安全。
荷花渡非常雄伟壮观。这座桥蜿蜒曲折,总长267.73米,宽3至4米,有27根墩柱,桥是用金属氟碳漆、镜面不锈钢、小磨石等材料建造的。长长的桥像一条凶猛无比的巨龙,龙头在书香博览园,龙尾在濛阳大地,这是方便的游客过马路,保障了人们出行安全。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晚上像伞一样的灯,变换着五颜六色的灯光,当变成绿色是像亭亭玉立的荷叶,当变成蓝色时像调皮可爱的水母,当变成红色时像娇艳欲滴的玫瑰,当变成白色时像洁白无瑕的雪花……楼梯上镶嵌着一条条灯带,它们发出金色的光,走在上面仿佛身在仙境一般。
荷花渡体现了人民聪明才智,是彭州的骄傲,也是游客的打卡胜地。
《少年,大步往前走作文850字》
青春瑰丽因少年慨然以赴而美好,少年因自信大步往前走而不悔。自信,是你站在风口处迎风,停在暴雨中而无畏。青春美好,少年,你应该大步往前走。
少年从不因流言蜚语而磨灭自信 。刚入初中,与一些同学相处不是特别融洽 ,对老师、环境等也陌生。与同学发生了矛盾,便两人形同陌路 但是人多嘴杂,继而涌出了更多流言蜚语 ,交友困难了一些。但是少年便是少年 ,永不惧怕 。我还是做好自己,与其他同学交流 ,成绩也慢慢提高,自信便给了我力量 ,给了我交往的勇气 。不久,我便有了真正的朋友与交往的勇气 ,自信便再也没有磨灭了 。
少年的自信存在于骨子中。当你第一次站上讲台,第一次与老师谈话,第一次给多人演讲时,你是否惧怕?是否结巴的说不出话还是想抬脚离去?不,少年你要向前看,自信起来。我的一个朋友,性子软弱,声音讲话时极小,况且他还是男生。当他第一次站上讲台时,脚都站不稳,满脸通红。此时,老师满怀希望看着他,说了句“少年,你抬起头向前看,无需惧怕,少年本就该自信一点。”他抬起了头,虽最后未讲下了一言一语 ,但他抬起来头看见了每个同学期待的眼神。后来又一次机会站上了他曾经懦弱的“战场”。他这一次又退缩?又和上次一样吗?不,他站得笔直,眼睛环视着同学们,这一次他流利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一切都很顺利,同学们也给予了他那如风暴般的掌声。后来他说:“那次老师的话让我受益匪浅,也许自信本就不难,只是我从不去发掘他吧!”他的故事让我感到十分惊讶,一个人的变化只因自信而就改变巨大。少年的自信源于骨子中,但仍需你去发掘。
少年犹如玫瑰一样,生来便布满荆棘,即使身处于黑暗之中,即是独立在风雨之中,那一抹红依然靓丽;少年的自信从不会因为时间而抹灭,被时间的海浪而冲刷掉自信的海岸线。少年别日渐平庸,甘于平庸,且继续平庸,你要自信去拥有理想的万座高塔,去继续自己的青春年华。花开花又落,风起风休住,且随去闪烁少年的光芒,自信的轻舟入了你的年华,记得乘上它。
且视他人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你的夜路,少年怀着自信,大步往前走。
(指导老师:张勇)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瑰丽无比,它位于广阔美丽的大西北,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美的让人入迷的冬天。
冬天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雪花在空中飘荡,有的像白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有的像白茫茫的鹅毛,还有的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落在鼻尖上,落在脖子里冷冰冰的……可爱极了!
一片片雪花就像雪白雪白的棉花,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雪后,调皮的小朋友们急匆匆地跑了出来,他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棉服,走起路来像一只只小企鹅,摇摇摆摆的真可爱,还像许多彩色的小花在移动。看,他们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滑雪……他们玩的多开心呀!瞧,树枝上的麻雀也听到了欢呼声开心地跳起来,树枝上的雪不时落下,微风吹过,玉屑似的雪沫随风飘扬,飘啊飘啊,飘来了冬天的寒冷,屋檐下整齐地挂着一根根尖尖的冰棒,犹如一颗颗象牙无比壮观。
啊!美丽的家乡,雪让整片大地变成了银色的世界,让美丽的家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爱你,美丽的家乡!
《游览峨嵋云海》
峨嵋山的口出,辉煌瑰丽,但太难遇上; 金顶的佛光,纷奇异,也只能在天睛气爽的时候出现,而峨嵋山的云海,热情大方,无论酷暑严寒,只要你一迈进山区,它便温柔地将你拥抱,伴你信步登山,偕你并肩遨游。僧人告诉我,那绕树追人的是流云,要饱览峨嵋云海,最好在暴雨乍晴的早上。 机会终于到了。 经过一夜的雷雨洗礼,峨嵋山像刚出浴室的老人,拖着疲倦的身躯,躺进轻软的雾慢中蒙头人睡了。一大早,当我来到金顶平台上的时候,偌大的峨嵋山还没舒展眉眼,往日的千山万壑全被牛乳般的稠云包裹着,浩瀚茫茫。近在身前的金顶佛殿没在了圣洁的海市厦楼,在云雾中忽隐忽现。
此刻,假如不是理性提醒你,你一定会以为是在天上宫胭了。 一阵山风吹来,徐徐拂拂,酣睡的名山开始蠕动,仿佛要掀掉身上的绒被挣扎起床。平台上原来隐约不辨的人影渐渐明朗起来,面对汹涌奔腾的云涛,人们心潮激荡,都盼望它尽快离散,好举目远眺。远处,在云天裂缺的北方,贡嘎山首先微露身影,它披着淡淡的轻纱,步履款款地走出云海。这时,游人像航海中猛然瞧见一个小岛,神情为之一振: “贡嘎,贡嘎,一定是贡嘎!” “不会,贡嘎山距我们几百里呢!’’ “怎么不会?这如同日出,远在天涯,近在身边!” 贡嘎山似乎听到对它的争议,随即抓住一团飞溅的浓雾往脸上一抹,孩儿般地钻进云海里不见了,留下的依旧是席卷翻滚的云涛。然而游人们却不肯离去,试图把贡嘎作为远景照相的游客选一好位置,等待它的再度出现。
果然不出所料,贡嘎山就像和人们捉迷藏一样,转瞬间又展现出半个笑膺。拍照的人争先举起相机,可是快门尚未闪动·贡嘎山一埋头又栽进云海里了。 正当大伙懊恼的时候,旅行社的扬声器说,今天峨嵋山多云转晴,再过一个多小时,大小远近的山峰就要和旅客们见面了。一看表,已是上午卜一点,于是人们三人一伙、五人一团地在平台上走游燎望。 云海经过一段时间的翻卷之后,似乎困乏了,聚成一簇簇的浪花,然后又慢慢汇成一泻万顷的平川向低处流淌。等它们赘缩为一条丝带在山洼悠悠徘徊时,以贡嘎山为首的大小群峰俊俏端庄地站在我们的面前,看去如列队接受检阅.又像槟相向客人们问好请安。
中午的太阳把微弱的光束倾洒下来,点点斑斑,爱如亲吻,娇若抚摩。这时,也只有在这时,峨嵋山才完全睡醒,精神焕发地迎来厂新的一天。而光前凶悍的雾魔早已退居山腰,继续它那绕树追人的差事去了。 我爱峨嵋山的云海,它像一位神秘的法师,瞬间便汇集千军万一马,穿林过堑。封谷填沟,把峨嵋山变成无遮无障、无尘无埃的云锦世界;它又是巧夺天工的画家,一年四季为峨嵋山添姿增色,绘画赋诗……
【点评】游览名山大川,景物是观看的重点。本篇游记着重描绘了峨嵋山的云海。未写云海之前,作者先以峨嵋日出和金顶佛光的难遇来反衬峨嵋云海的随形伴影般的亲切云海既出,浩瀚茫茫,几疑身在天上宫阙。作者的描写令人神往。贡嘎的争议更增加了云海的无穷变幻,趣味性浓作者太爱峨嵋山的云海了,连它的离去也写得摇曳多姿。全篇感情浓厚,句式时见四字对偶,雍容典稚,可读性强。
《我爱雨花石》
每次去雨花台,我总是要寻找几枚瑰丽的雨花石留作纪念。 我的家乡南京的雨花石,小巧玲珑,花纹美丽,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雨花玛瑙。相传雨花石发现于三国时代。当时有个云光法师,经常在这一带传经说法,感动了天上的神仙,他们便落花如雨,将这一带平台状的山丘变成了雨花台。后来,孙权建都在南京,就把雨花台称作为聚宝山,而雨花台的天然美丽纹石,则被人们称作雨花石了。
家乡的雨花石,大的如鹅卵;小的似蚕豆;红的宛如玛瑙,绿的颇似翡翠,蓝的状如碧玉;黑白相间的仿佛是大理石…… 千姿百态,变幻无穷,色彩斑斓,晶莹可爱。她们当中的精致者,还被命名为“平沙落雁”、“三星伴月”、“潇湘夜雨”等,使人爱不释手,博得了国内外游人的高度赞赏。 可是,雨花台也有她的苦难和光辉的经历。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数十万计的革命烈士就是在此惨遭杀害的。其中有高风亮节、骨硬心红的刘亚生烈士;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黄励女烈士;有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挥代英烈士……烈士们的鲜血洒满了雨花台,浸透了雨花石。
见到这红红的雨花石,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缔造了我们的党,是毛泽东思想培养了无数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见到这红红的雨花石,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敬爱的周总理在南京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斗争期间,还经常去凭吊雨花台的革命烈士,并捡回晶莹的雨花石,对同志们进行传统教育的动人事迹…… 人们崇敬地把雨花石称为革命烈士鲜血的结晶,说它们是由于浸透了革命烈士的鲜血,才变得如此美丽,鲜红。同时,雨花石的晶莹、透明不也是革命烈士的高贵品德和高尚情操的象征吗?
《神奇瑰丽的崂山》
1983年8月4日清晨,我和表哥、表姐三人乘上了从青岛市区开出的“蜡山一日游”旅游车,直奔捞山。
汽车似乎被我那颐剧烈跳动的心所驱遣,在柏油路上飞驰着.我闭着双眼,一次又一次地想象着我幻想中的唠山.哦,唠山,蒲松龄在《香玉》中描写的书生还在吗?他的恩妻白牡丹花仙是否还陪伴他在太清官读书?《捞山道士》中的白发老道还健在吗?他是否在继续向世人传授仙术?“蜡山!’忽听有人惊叫.啊!捞山,我神往的捞山就在眼前了.它宛如一只披着绿甲的大鳌,趴在前方,无怪乎元朝道教领袖邱处机称之为“鳌山”呢.
汽车将我们这些游客送到唠山脚下,就不再前行了.看来要饱览蜡山的风采,只有靠我们自己的“11路’便车了.我们沿着石级小路,婉蜒而上.前行不远,在一片翡药郁郁的大树的掩映中,一座古老的庙宇映人眼帘,这就是唠山最古老的道观—太清宫.据导游介绍说,早在道教建立之前,汉武帝的上大夫于公元前一四0年来到唠山。修建了一处茅庵,名“三官庙”。两年后又增建了三清殿,正式命名“太清宫’.
出了太清宫,我们西折而向北,去寻找唠山有名的飞瀑—龙潭撰。沿着长长的石阶,穿过一小片树林,我们来到了龙潭瀑下.只见澡水分两股悬在陡壁上飞流直下,碰着嶙峋的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撒在回旋的水面上。看到这一幅壮景,我不禁想起古人的一首诗:“百尺峭壁高无已,左右青山相近比.一练高挂悬崖巅,玉龙倒喷西江水.余波流沫随风双,如抛珍珠坠还起.只见泉源直上通,仰视去天不违咫.”这时,表哥对我说:“莉莉,你去尝尝,这水可好喝了.”我急忙用手掬了一捧送进口中.啊,真甜透了心!只觉得五脏六腑里,无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个不畅快.难怪用这泉水配制的青岛啤酒在国际上享有那么高的声誉呢!望着这清冽的泉水,我真想畅饮一通,可是表哥已在喊我开始登山了。我只好用水壶盛了满满一壶水,一步一回头地告别了这迷人的龙潭瀑,向我们的最后一个目标—巨峰攀登了.
路,越来越难走;景,越来越奇丽.山坡上,青松翠柏,茂竹丛生,沿途鸟语花香,山风习习,使我们忘记了疲劳.我们边爬山,边称赞“捞山怪石多’.此话一点不假。大大小小的山石,比比皆是,而且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有的似王母娘娘蟠桃实上的玉桃,有的宛如一只跪伏的山羊,有的极象正在攀缘的飞猴,有的好象亭亭玉立的少女……真是无奇不有,令人赞叹不止.尤其是那个“狮子峰”,多么象朝天怒吼的醒狮,这不正象征威武不可侵犯的中华民族吗?离顶峰还有一段路,我已是气喘吁吁,走不动了,真想坐下来歇歇,但是表哥、表姐在一旁不断给我鼓劲儿,于是我整足了全身的气力,直奔顶峰—巨峰.
终于上来了,心还在跳,腿还在抖,我终于登上了捞山之巅的巨峰.向下望去,西北面那重重叠叠的山峰,众星托月般簇拥着主峰;远近山头.雾气升腾,白云缭绕,东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碧波粼粼,浩浩荡荡.正如蒲松龄在《蜡山观海市作歌》中描写的那样“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山下,:平整的农田.绿的、黄的,象给唠山围上了一条彩色的裙带;海边,鳞次栉比的工厂,是给大海镶上的一段奇异的花边;山脚下的捞山水库,宛如嵌在梳妆台上的雕刻着的山水画的铜镜。我的心又一次激动起来:捞山啊,你是何等奇伟、何等壮观!你曾吸引了多少国内的游人、海外的侨胞和异国的骚客;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为你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元朝的邱处机在《唠山七绝》中写道:“重岗复岭势崔党,照眼云山翠作堆,路转山坳三百曲.行人一步一徘徊.”是啊,捞山,你是胶东半岛上的一颗珍珠,你激起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我真想对着苍山大海高喊:“祖国啊,你的河山多么壮美,多么可爱啊!”
饱览了山a的风光之后,我们便觅路下山.别了,鳞山;别了,你那雄伟的山姿.捞山,将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
返回的路上我疲劳极了,不觉合_上了双眼.朦胧中,我似乎看到了牡丹花仙正在用她双灵巧的双手打扮着蜡山,使螃山更美、更迷人;似乎看到了白发老道正在施展仙术,使唠山的泉水更清、更甜;我似乎看到了蒲松龄正在那里挥笔疾书,为盼山谱写更加壮丽的诗篇.
《细致描写》
生活本身是瑰丽多姿的,是个万花筒,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要做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睁大你的眼睛,去观察,去思考,打开我们的五官,去拥抱新生活,去接触新事物。
在观察时,不要走马看花,一晃而过,应该用心观察细节。
《哼,这种人》通过一系列动作和语言,描写了长城脚下服装个体户对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两副面孔,勾勒出一个崇洋媚外、见钱眼开的个体青年的不光彩形象。
同样写个体户的《瓜摊见闻》,郑东和同学对西瓜个体户的描写却多了一个层次:先是大家都不相信摊主“卖瓜吹瓜甜”,好事的阿三要卖瓜的当众献丑,便买下十个西瓜,个个包熟包甜,否则,一个也不要。那个体户也不儿戏,他把十个西瓜摆好,嚓嚓嚓全都劈开,结果,个个又熟又甜。这把阿三弄得不好意思了:“阿兴,你带钱了吗?这十只瓜我们付钱。”“算啦!朋友,”摊主和善地微笑着,“这十个瓜都开了,你统统拿回去也吃不了。还是留下吧,我这里出手便当,你另外挑两只吧!”于是,人们纷纷上来选购他的西瓜。写到这儿,摊主的形象更加完整了,他的瓜不但又熟又甜,而且也是个通情达理的青年,这个青年,与长城脚下的服装个体户截然相反,这是郑东和同学独特的感受。
很多小朋友也爱看热闹,人多的地方总有他们的小脑袋。可是,他们仅仅是看稀奇,有时用嘴巴跟着起哄,他们缺少一个心眼,没有把当事人的形象、言语、动作铭刻在自己头脑中,结果,时过境迁,轮到作文时,就只好咬笔头了。所见所闻,不一定都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理解,必须要敏锐的思考。敏锐的思考,有三个意思。一是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思考。
《哼,这种人》中,不光写出服装个体户的嘴脸,还把他与伟大长城相比。长城是伟大的,“那颗小沙粒比起长城来,当然渺小得不能提”这种带有哲理性的联想,使主题深化了。
做父母的不尊重孩子,他们的来信和日记,被偷拆偷看是家常便饭,钟莉同学把它写出来了。她本来很气愤,想责问妈妈为什么拆她的信,后来,她经过思考,来了点小计策。她把《法律常识》借给妈妈看,“用刺眼的彩笔在书中勾划出一个句子—公民的通信地址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后来,妈妈经过学习,不好意思地说:“阿莉,我以后再也不看你的信了。”她脸上带着愧色。
第二个意思,是对生活中的事件,观察思考之后,在全文的结构谋篇上多动脑筋,勤于思考,而不是把想写的东西和盘托出。那样一览无余的作文,是不会激动人心的。
《小河弯弯小河长》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小小说。“一条白雾还没散尽,小河边静静的。”故事从这儿开始,通过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在河边的多次相遇,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反映了当前农村婚变给孩子们心灵带来的创伤,读完全文,使人有淡淡的凄苦的哀愁,但并不使人绝望。段巧霞同学对这个题材是经过认真思考,精心结构的,虽然写的是河边上的两个被父(或)母抛弃的孩子,可是,从他们的对话中,父母的形象也有清晰的轮廓。
第三个意思,是使描写的对象,或者说是文章的主题带有哲理性。
“月光是太阳的赐予,萤光却是萤火虫自身发出的!”于春溪同学对萤火虫有着诗意的深邃的哲理性的描述。从行文看来,《我家乡的萤火虫》似乎写的是山村夏夜孩子们捕捉萤火虫的一幅田园牧歌,可是,笔锋一转,作者写道:“万家灯火齐明的时候,人们可曾想到这里也有一盏灯?……那高傲的月亮自然看不到。”他着力歌颂的不是萤火虫而是默默无闻、献身于山乡教育事业的郝老师。郝老师常对同学们说:“人各有志,志在四方”。文章以“月亮惭愧了,把脸藏在云彩里。萤火虫飞起来了……流萤烁烁三三五五,组成一幅迷人的锦图”。
这不仅首尾呼应,而且给读者一种诗意美和哲理美的享受。
《小河弯弯小河长》、《我家乡的萤火虫》、《爱满天下》等篇,可以看出,小作者已不满足于对一人一事的客观描绘,而是经过慎密的敏捷的思考,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哲理的光辉,给人以美的享爱,作为初中学生的习作,真是难能可贵啊!可以相信,小作者们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勤奋思考,不断练笔,在十年八年后,有可能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点评文章》
“彩云追月”是一个浪漫瑰丽的比喻性标题。作者对生活有感悟,在展现父母犹如彩云追月般美好的情慷时,选取的是父亲失业和生病这两个生活小片段。文章的结构也颇具匠心,不断交叉出现的是:一种浪漫联想,一个陷入困顿的家庭;一种很美的情致,一段平常生活的沉重叙事。两者反差极大。通常情形下,浪漫与沉重、美好与困顿互为杀手,甚至两败俱伤。但在作者笔下,两者却相得益彰,彼此映衬,将一对平凡夫妻相濡以沫的故事展示得令人砰然心动。
与文章的亮点相比,其不足也依稀可见。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出现失误。一种现象是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出现倒置,另一种现象是比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问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这两种失误的出现可能缘于两方面的原因:一则是因为思维混乱,没有理清到底要将什么比喻成什么;二则是文字表述上出现错误,所写与所想正好相反。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在客观上造成了文章的硬伤。
描写、叙述过于随意。如描写“月亮”与“夜黑”的那一小段,先交代“没有月亮”所以“夜很黑”,但接着又写“月亮躲到云彩后面去了”。从逻辑上来说,月亮“躲起来了”,所以夜空中没有月亮,然后才导致夜黑。原本明了的因果关系,因作者的随意而显得模糊不清。再如叙述妈妈“挑起所有的担子”那一段,要么是先分后总,要么先总后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叙述,而不应分总夹杂,以至于径渭相混。
词义的把握、标点符号的运用尚欠准确。如“琉璃”形容夜空中的星星明显不妥,琉璃是彩色的,而星星的颇色却是单一的,改用“玻璃”较准确。文中很多地方不是按语义加以标点,而是一“逗”到底。第四段和第六段中,许多不该用逗号的地方却仍然用了逗号。乱用标点符号,势必造成内容的不清乃至混乱,应该引起作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