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用笔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3:05:11
《我爱你中国》
在这个飘着云雾的下午,我将用笔,带着满腔的热血写下自己满心的骄傲。我骄傲!我的祖国是中国!我骄傲!我是黄皮肤!我骄傲!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我的骄傲来自我的祖国。它是一个旭日祥云各地竞盛,春风化雨万物峥嵘的好地方。既有春的希望和辉煌,夏的火红和热情,又有秋的金黄和成熟,冬的白雪和宁静。如果说她是母亲,那我们一定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孩子!我们的这位母亲坚强又勇敢,她战胜了劲敌,只为了保护子女们,她无时无刻都心系着自己的孩子。此生不悔入华夏!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吧。因为她总能在我们遇难时伸出希望的双手,总是能把我们拉回她温暖的怀抱!2005年,尼泊尔大地震时,当别的国家还在思考如何施救时,中国已经接走了所有的中国人;2013年台风登录日本750名中国旅客被困机场,中国领事馆火速赶往现场,把所有的中国人都接走了;在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时,所有航班全部取消,中国六家客机同时出发,把所有中国人接回了国!在此次疫情中,中国更是竭尽全力,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摄入大量投入大量钱财与精力,且不收病人一分看病钱!更是有些外国人直言:"如果有一天我也得了病,我一定要来中国,因为中国是最棒的!"也正是为此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国力量。这是一个不可战胜!不可诋毁!不可侵犯的国家!这同时也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多了一份安心与温暖。
我的骄傲来自我的祖国英雄。他们是白衣战士,他们把医院当战场,把白衣当铠甲,当迈进医院的那一刻起,一场无声的战争便打响。他们舍弃了家人,舍弃了朋友,却肩负起拯救整个中国的巨大任务。自信从容微笑的与病魔战斗着。口罩很闷闷的,闷的快呼吸不过来;防护服很热,热的满身是汗;工作很累,累得在硬邦邦的地板上就睡去了!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旧像对待亲人一般照顾着病人,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病人才愿意把己的性命放心的交给他们吧!这就是中国力量!一个让人敬畏自豪的力量——中国力量!
他们是搜救队,在疫情中与在疫情与废弃的双重危险下,毅然穿起队服,戴上头盔,出行任务!长时间的搜救,让他们的衣服铺满灰尘;长时间的呼唤,让他们的嗓子变得沙哑;长时间的行走,搬石头,让他们的手磨出了血,脚磨出了血泡。但他们并没有停下,依旧用尽全身心力去寻找。因为他们知道在底下的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精神!一种负责到底,拼尽全力牺牲自我的中国精神!
他们也是默默支持,默默援助逆行者的平民百姓。他们虽没有救助病人的能力,没有救助伤员的任务。但是他们有送去温暖的心!有人连夜送去热乎乎的宵夜与咖啡;有人自掏腰包为医院送去食物与水;有些老人还为此取出自己攒的养老金,拿去捐献国家!他们并不心痛,因为他们能为自己国家尽一份力,安心也开心!这就是中国人民!无私!爱国的中国人民!这就是中国心!炙热!火红的中国心!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愿您永远美丽!永远富饶!早日战胜病魔!永远幸福!
《兔子造笔》
有一天早晨,一只兔子看到人类在用笔写字,它觉得很神奇,想:“我们要是有笔,也能学写字了。”于是它决定要造笔给动物们写字。
兔子用一块木头照着人类所使用笔的样子,打造了笔的样子,随后兔子又想:“用什么来当写字水?”小兔子百思不得其解,过了很久,终于想到了用蜂蜜来当写字水。
兔子在笔杆顶端挖了个小洞,注入蜂蜜,然后拿来写字,却发现写出来的蜂蜜太多,每写一笔,都会有一些蜂蜜流出来,写的字并不美观。
小兔子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连忙在小洞前放一块小小的木块,然后对准木块的中心挖一个小得只能容下沙子那么小的洞。搞好后,再拿出来写,这次写出来的笔画粗细得当,终于试验成功了!小兔子激动万分,脚下像踩了风似的跑去宽阔的大草原上,在大草原上欢呼雀跃,跳到深夜才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兔子一起床就准备把它的“巨作”告诉大家,正准备出去告诉大家时,它看到蜂蜜正从笔杆流出来,这时兔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果用完了笔不把洞给堵上,蜂蜜会流出来的,兔子马上找来一粒沙子堵住洞口。
之后兔子出去把造笔过程和使用方法告诉了大家,大家听了纷纷夸赞小兔子真聪明,是一个绝世奇才。
《小娃娃画画》
小娃娃用笔
画出一条条竖线
爸爸爸爸
快来看瀑布
呀---
真的真的是一个
高高的瀑布
《纯洁的友谊》
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你靠盼盼桌子,我就用笔扎你,你从来不生气,还跟我玩。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闹着玩用粉笔乱画,校服上到现在还有那红色的印记。
我记得,我经常抄你英语卷子,记得有一次好像是晚上第一节课做报纸,我没抄,你似乎不解中夹杂着些怒气,我告诉你我想看看我自己的实力,结果考了比你差10分左右。
我记得,那次地理课你换地儿,后来我不高兴,你就又换回来了,当时我会生气你也会安慰我。。
我记得,我在本画了一个杯子里面有一颗心,我问你是什么意思,你说不知道,我告诉你,那代表“一辈子”。。
我记得,你转过脸来,陪我玩“天下太平”,还有一次你老是赢我跟你说你赢了画一画,我赢了画两画,你就跟我玩了,后来我赢了,你记得“一帆风顺”还有“原祖鸡大战”吗?
我记得,我生气或哭的时候你会先问我“怎么了?为什么哭?”如果我不理你你就会时不时地敲敲桌子,要么就是用你的脊背磕我桌子。
我记得,你总是会对我撒娇,你嘟起小嘴用眼睛注视着我在时不时的说话,那样子是那么可爱!!
我记得,我画过一刊"爱爆笑"里面是我编的有关原祖鸡的小故事。。
我记得,不知什么时候有了拿你饭卡的习惯,每次吃饭时,我都要你保证吃完饭回来,还要给我,结果你总是耍赖皮。
我记得,你总是那么乐观,即使考砸了,挨批了。
还记得吗?期末考试老师让买信封,还是你给我买的呢!后来,高子奇还开玩笑!其实,那也不是玩笑,因为,在当时,应该是真的吧!我记得,上学期结束时我问你,这学期来了还要不要当我前桌,你犹豫了会儿,说要。
我记得,开学的时候你就不怎么跟我说话了,疏远了不少。。
我记得,开学的时候我还是习惯性的拉你衣服叫你,每次我拉不动你,我的桌子都会磕到我的手每次都红红的,你跟我说下次叫你的时候要叫你的名字“XXX”
我记得,第二大周有段时间高梦茹天天跟你闹,她揪你头发拿你饭卡,她揪你头发我心疼,他拿你饭卡,我醋意难绝。
我记得,第二大周我和你总是为一些小事吵起来(更准确地说,是为,一些我的无理取闹吵起来)有一次,我竟不经大脑思考给你写下了“天天吵过来吵过去有意思啊!省省力气,干脆谁也别搭理谁了。”真的好后悔,就是那张字条或许,是它实际上是我自己害了自己。
当初我一直以为我们之间的友谊是纯洁的,嘻嘻!现在也是,别忘了你可是叫我叫过姐的!是吧!!
《一幅奇妙的画》
大家都是用笔画画,可是你们用过嘴吹出画吗?今天我们就用嘴吹出来了一幅幅奇妙的画!
刚开始林老师说要用嘴吹出画来,我们听了后简直觉得不可思议,有人问:“画能吹出来吗?怎么吹呢?”林老师转眼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出来后,林老师缓缓地走着,面带微笑,手里拿着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还拿着吸管、棉签。林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下,林老师让严老师托着纸,自己一手拿棉签,一手拿装有墨的杯子,一点,一颗黑点就滴在纸上面了,再拿吸管一吹,顿时一只栩栩如生的蝌蚪就跃然纸上了,真神奇呀!
林老师让我们吹,我和金昱成准备吹一群小蝌蚪,我也先点了个点,又费了很大劲才吹出了个小蝌蚪,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这时,我的口水“吧唧”一声掉到了纸上面,完了完了,别把画毁了!我急忙拿纸擦,还好,有惊无险!擦完后又吹了一些摇曳的水草,我们取名为《快乐的小蝌蚪在水中游》。我们这幅画获得了三等奖,我真开心!
胡实和金照程同学的《梅花点点》获得了一等奖,墨多的地方像梅花一样,特美丽,特漂亮。二等奖是《苔藓》映入眼帘的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看起来真有活力!
今天的吹画,吹得真有趣、真有创意!
《过年的日子》
“廿三杀猪,廿四和面,廿五剁馅……”我无聊地用笔在纸上画来画去。“呼!”陈华掩开门,带着一身寒气冲了进来,顺手塞了一个雪团在我脖子里,然后又跑出门去。“哇!”我大叫着跳起来,追了出去。说快不如说巧,陈华刚跑出门,脚下一滑,结结实实摔在地上。我扑了上去,抓起地上的雪,填鸭般填进他的领子里,冻得他“哎哟,哎哟”叫个不停。
闹够了,他说:“想不想高兴一下?”一边用眼睛瞄了瞄大门。“什么?”虽说这个朋友满顽皮,可学委带头逃课,却让人无法想像。“走啦!”容不得我再犹豫,他拉了我跑出门去。窗子上结着厚厚的冰花,着门老头不知道已经有两个学生“越狱”了。
大街上熙来攘往,卖年货小贩的吃喝声此起彼伏。现在已经腊月廿三了—在农村,这已是年的开始—可是我们该死的学校仍在补课。吃了两串精葫芦以后我又开始乏味起来。陈华看了看我,拉了我又要跑。天哪它他想累死我吗?也亏得他记得住这七拐八拐的路,一直把我带到市区偏僻的一角。这是什么?鞭炮摊!我望着他笑了起来。
“劈劈啪啪”的炮竹声在严禁徽放烟花的城市里久违的响了起来,我们像两个孩子一样跳着、笑着。不好,有情况!透过尚未散尽的“硝烟”,一个戴着红袖标的老太太颐巍巍的向我们走来。“撤!”我们把一申寒冷的脚步甩在身后。
除夕午夜的马路宽广而又寂静,两旁高楼上的灯光倾泻下来,照在白雪覆盖的大地上。那天,班主任还真的以为我和陈华是因为肚子痛回家吃药去了。现在陈华就陪我在街上漫步。身上轻松松的,卸去了所有的负荷,却又有一点淡淡的失落。我们停下来对视着,午夜的钟声终于蔽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把目光转向海一样高而深远的天空。或许,年对我们来说不再愈味着喜庆和热闹,只是提醒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所要承担的责任会更多。
《写作特点》
与其说是用笔在作文,还不如说是一位少年用她那颗纯真的心在谱写着一部农村贫困学生的家长为子女求学而奋力抗争的历史。这是文章之所以具有感人力量的根源所在。此为特点
特点二,取材以小见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但是,走近贫困的家庭,则令人感慨万千,文中的这位父亲,他懂得孩子不能不读书,懂得要靠文化翻身,因而怀着最朴素的对文化的向往,选择了一条打工赚钱供女上学之路,这虽属家庭小事,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建设“希望工程”以及科教兴国的大问题。
特点三,感情真挚而深沉。考生以饱含感情的语言、十分细腻的笔触,抒写了父女间深沉的爱,读后使人感动,令人深思。
这篇文章要抓住“经历”一词来构思。所谓经历的事,是指亲眼见过、亲身做过的事。应用第一人称来写。
写经历的事必须是关于时间方面的,要么是珍惜时间,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要么是浪费时间,给你带来了什么后果,你吸取了什么教训。
写作时要注意几点:第一,写自己经历的事。每种事都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发掘它的内在意义。本文要写出“我”与别人不同的经历和体会。第二,围绕中心写。既然是写自己经历过的事,那么文章就要寄托着你的某种思想感情、某个观点,而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围绕中心选材、组材,才能把事情记叙得清楚。第三,构思要新颖,语言要优美。
《画中写》
画是用笔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写是用笔写出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的同学问我,画与写有关系吗?当然有啦。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一幅美妙的图画也如同一篇百读不厌的好文。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咏鹅》一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同学们在低年级时学过的。读着这首诗就会在我们面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江绿水,泛起层层的涟漪,一群白鹅在水中嬉戏,大白鹅长长的弯曲的颈子,向蓝天昂起,遍身纯白的羽毛上淌着水珠,两只红红的蹼拨出一道道水痕。你看,这18个字的古诗却为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图画,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同学们,只要不断提高写作兴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你也能用汉字来“画画”。这样一讲,你提的问题是不是也得到了解决呢。画与写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学会了看图写一句话,二年级时又学会看图写几句话,三年级会看图写一段话,到四年级就要学会看图写一篇短文。可以这样说,看图作文也是作文训练最常见的形式。画中写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自己喜欢的图画写起。比如有的同学喜欢集邮,一张张精美的邮票,多姿多彩,你可以看着自己喜欢的邮票练习写一写。有的同学喜欢照相,自己的照片有好几本,每一张照片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写一写,练一练也挺有意思呀。
有的小朋友喜欢画画,虽然谈不上小画家,但毕竟是自己的作品,“画中写”提倡同学们把自己想说的想做的,用笔画下来,然后看着自己的“杰作”,写写自己是怎样构思,怎样画出这幅画,又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这样一说,“画中写”还真是练习写作的广阔天地呢。
《她用笔追赶生活》
数年前,刊登在“萌芽”杂志上,荣获向明中学与《萌芽》杂志联合举办的“萌芽”文学奖一等奖的万字小说《困惑年华》震动了中学生文坛。《文学报》载文称赞,“终于有一个中学生英勇地捡起这块绚丽而难剪裁的料子(指中学生题材),很有章法地做出了一篇《困惑年华》。
这个中学生就是向明中学91届的高中毕业生孙未。她从10岁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己在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童话、散文、小说和新闻报道,约有12万字。在全国和全市的各类写作竞赛中夺得7个大奖.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搞文字工作的父母都不希望女儿再吃文字饭,因为那有太多的艰辛,他们希望她读实用理科,或者读经济,但她固执地选择了复旦新闻系。她觉得记者的生活更富有魅力,更富有挑战性。去年夏天,《新闻记者》杂志刊登一篇《杂交劣势》的文章,作者认为记者与作家“杂交”必呈劣势。她却自信地说:“我不信,不正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杂交’的,所以文章才写得那么好吗?”
孙未学习写作并有所成就,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她当记者的妈妈。妈妈20世纪50年代也毕业于向明中学,是校报主编,大学读的就是复旦新闻系。妈妈从事过教育工作,对教育颇有见地。她从小要求女儿提高写作速度,按考试要求限时完成。她让女儿在嘈杂的居室里作业读书,提高她的注意品质,使她以后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容写作。她常常引导女儿小心地避开教育的误区,如程式化的写作教学等。她甚至主张女儿搞“协作作业”,对有时老师布置过多的同类作业采取几个同学分工包干的办法以节省时间,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这在某些家长甚至教师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阅读和写作上她绝不作具体指导,而是告诉女儿方法,让她感到写作是乐事。绝不催女儿写,更不让她写“遵命之作”。从小尊重女儿的文章,不搜自改她的文章。
孙未家里总洋溢着浓浓的文字工作气息。每每一吃完晚饭,一家人就在狭窄的小居室里各自占据一个空间忙自己的文字。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个家庭缺少一点娱乐气氛,以至于去年春节,爸爸要郑重其事地用几天时间“教授”大家打扑克。
在文学创作上,对孙未影响最大的是《童话报》的王伯方、周锐和《我们一百万》报的庞寅珊、张毓朋四位老师。小孙未小学和初中时发表的作品多经他们的悉心指点。他们为培养文学新人的无私和真诚令孙未和她的父母至今仍怀着深深的谢意。
给孙未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的应该说是向明中学。向明中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办学思想和命名小小专家的活动给了孙未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孙未的家长说,孙未今天的成功与向明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向明中学不搞惟升学率,不加课,不搞题海战术,孙未才能有时间发展她的个性特长。对孙未写作上取得的成绩,学校是充分肯定和大力扶植的.初二时,她被命名为“小小文学家”,初三又被团区委命名为“小小文学家”,就因为这个称号,她直升向明高中,高中毕业向明中学又保送她进了复旦。
孙未对潘裕纲和吴永新这两位初高中的语文教师的教学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所创造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他们采用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扩大阅读和指导写阅读笔记等教学手段,以及给予她写作上的指导和提供尽可能多的作文竞赛的机会,都使她得益匪浅。
我这次采访她的时候,适值她寒假小憩。她确是个忙人,寒假也不得闲,案头堆满了书稿,她必须在返回南昌参加军训之前完成约7万字的散文小说集的结集工作。目前尚缺六七千字,她正抓紧赶写。当我问起她今后打算时,她沉思后说,“写诗需要激情,写文章需要沉淀。我需要生活的知识的沉淀,我中国古典文学的根底还不深,文章的书卷气还太浓,要多读书,开学以后,准备听中文系的课,打好文字根底。”说到未来,孙未的口光充满了自信,“我要用我的笔去追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