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刊登在“萌芽”杂志上,荣获向明中学与《萌芽》杂志联合举办的“萌芽”文学奖一等奖的万字小说《困惑年华》震动了中学生文坛。《文学报》载文称赞,“终于有一个中学生英勇地捡起这块绚丽而难剪裁的料子(指中学生题材),很有章法地做出了一篇《困惑年华》。
这个中学生就是向明中学91届的高中毕业生孙未。她从10岁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己在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童话、散文、小说和新闻报道,约有12万字。在全国和全市的各类写作竞赛中夺得7个大奖.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搞文字工作的父母都不希望女儿再吃文字饭,因为那有太多的艰辛,他们希望她读实用理科,或者读经济,但她固执地选择了复旦新闻系。她觉得记者的生活更富有魅力,更富有挑战性。去年夏天,《新闻记者》杂志刊登一篇《杂交劣势》的文章,作者认为记者与作家“杂交”必呈劣势。她却自信地说:“我不信,不正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杂交’的,所以文章才写得那么好吗?”
孙未学习写作并有所成就,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她当记者的妈妈。妈妈20世纪50年代也毕业于向明中学,是校报主编,大学读的就是复旦新闻系。妈妈从事过教育工作,对教育颇有见地。她从小要求女儿提高写作速度,按考试要求限时完成。她让女儿在嘈杂的居室里作业读书,提高她的注意品质,使她以后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容写作。她常常引导女儿小心地避开教育的误区,如程式化的写作教学等。她甚至主张女儿搞“协作作业”,对有时老师布置过多的同类作业采取几个同学分工包干的办法以节省时间,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这在某些家长甚至教师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阅读和写作上她绝不作具体指导,而是告诉女儿方法,让她感到写作是乐事。绝不催女儿写,更不让她写“遵命之作”。从小尊重女儿的文章,不搜自改她的文章。
孙未家里总洋溢着浓浓的文字工作气息。每每一吃完晚饭,一家人就在狭窄的小居室里各自占据一个空间忙自己的文字。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个家庭缺少一点娱乐气氛,以至于去年春节,爸爸要郑重其事地用几天时间“教授”大家打扑克。
在文学创作上,对孙未影响最大的是《童话报》的王伯方、周锐和《我们一百万》报的庞寅珊、张毓朋四位老师。小孙未小学和初中时发表的作品多经他们的悉心指点。他们为培养文学新人的无私和真诚令孙未和她的父母至今仍怀着深深的谢意。
给孙未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的应该说是向明中学。向明中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办学思想和命名小小专家的活动给了孙未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孙未的家长说,孙未今天的成功与向明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向明中学不搞惟升学率,不加课,不搞题海战术,孙未才能有时间发展她的个性特长。对孙未写作上取得的成绩,学校是充分肯定和大力扶植的.初二时,她被命名为“小小文学家”,初三又被团区委命名为“小小文学家”,就因为这个称号,她直升向明高中,高中毕业向明中学又保送她进了复旦。
孙未对潘裕纲和吴永新这两位初高中的语文教师的教学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所创造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他们采用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扩大阅读和指导写阅读笔记等教学手段,以及给予她写作上的指导和提供尽可能多的作文竞赛的机会,都使她得益匪浅。
我这次采访她的时候,适值她寒假小憩。她确是个忙人,寒假也不得闲,案头堆满了书稿,她必须在返回南昌参加军训之前完成约7万字的散文小说集的结集工作。目前尚缺六七千字,她正抓紧赶写。当我问起她今后打算时,她沉思后说,“写诗需要激情,写文章需要沉淀。我需要生活的知识的沉淀,我中国古典文学的根底还不深,文章的书卷气还太浓,要多读书,开学以后,准备听中文系的课,打好文字根底。”说到未来,孙未的口光充满了自信,“我要用我的笔去追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