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讲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3:34:18
《体验1000字》
《朱子语类》指出:“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说一段又过一段,何补!”苏轼记录,说,“臣体验得每年颖河涨溢水痕,直至州城门脚下,公私危惧。”鲁迅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变化,读者倘若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也就是说,体验的过程,就是听到别人的讲述,自己前去尝试,最后在亲身实践中得到新的生活经验。
鲁迅说过,“文学具有普遍性,”但先生也说过,“读者倘若没有类似的经验,他也就失去了效力。”我们每天,都会体验到一些有趣的东西。许多人会为了这个,花上许多时间。许多事情,我们绝对没有相关经验,但我们绝对会有相关体验。那么,歧义——也就是问题:每天接受如此多,乱,杂,体验如此种类繁多的东西,可以得出有意义的经验吗?
今天,有不少的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体验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是每一个新世纪的学生都会经历的过程。而且,大多数都会报名参加两个以上的课外班,看似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呢?前年,我把自己和幼了自己三岁的侄子对比一看:差距一目了然。对比学习成绩,我超越侄子,这还是三年前的我,就更别说现在的我。对比才艺,侄子超越我。我从没有参加过课外班,一身本事都放在学习上。我可以口算二十以内的任意乘方开方六则运算,却不能说出二十个艺术家的名字。而侄子,琴——电子琴,棋——围棋,书——阅读,画——美术,可是样样精通,十八般才艺,没有一个不能露一手的。到了去年,我连成绩都不能压过侄子了。参加了课外班,与不参加课外班,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在少年乃至青年时期,拥有更多的体验,是很有必要的。丰富的体验,会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多的经验,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体验,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由之路。
今年,我又把自己和侄子比较一番。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仔细一看,却又让我有些惊讶:我这一年,苦练美术,终于自学了一手好功夫。而侄子,则是“变本加厉”,学了一堆课外班,就好像一个个山,堆在侄子身上。最后,侄子不但学不好课外班,没有积攒经验,而且拖累了学习,可以说,一身本事,全都磨灭了。
又一番比较,归纳,可以明白:体验,不是愈广愈好,重点,是要学“精”。在今天,像侄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知道多少人,心比天高,看见一个好东西,就要体验一番。最后,不但不能总结经验,得到先生最爱的“效力”,而且,还会荒废已有的经验。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体验太多,反而无法总结经验。相比之下,体验不多,但是可以总结经验,反倒来的好一点。说是“听到别人的讲述,自己前去尝试,最后在亲身实践中得到新的生活经验。”实际上,重点压在经验,而不是体验。体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经验。两者是有一定冲突的,需要人们进行取舍。而体验,固然迎合人们的兴趣,但经验,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要辨正二者之间的关系,克制体验的冲动,杜绝“五分钟热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经验,我们的体验,才会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