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温度

2025-11-04 20:33:46 文题网 阅读:

从前我总觉得,“尊重”是课本里印着的冰冷词汇——是见面时程式化的问好,是递东西时客气的手势,是别人忙碌时象征性的搭手……直到小区保洁阿姨用一个举动,焐热了我对这个词的认知。原来尊重藏着温度,裹在笨拙的关心里,落在看见他人不易的目光里。

保洁阿姨是小区晨光里最早的身影。天没亮透,她就握着扫帚扫过草坪,连砖缝里的碎叶都不放过;中午别人刚端饭碗,她已扛着拖把进单元楼,把瓷砖拖得能映出人影;傍晚太阳沉到楼后,她擦完最后一层扶手,一天的活才算完。她总爱笑着打招呼,可我从前总绕着她走,觉得她做这些都是该干的,不值得多投半分目光。

态度的转变,是在一个周末下午。那天我取的快递堆成小山,怀里抱、胳膊夹,视线被挡得严严实实。走到单元楼门口,没留神撞上了蹲在地上捡垃圾的阿姨。快递散落一地,我慌得手忙脚乱,第一反应竟是“她会不会要我赔钱”。可抬头时,却见阿姨先站了起来——保洁服沾着灰,额角挂着汗珠,她没顾上拍自己的衣服,反倒弯腰帮我捡快递:“孩子,没事吧?没撞疼你?”

“没……没事,谢谢您。”我接过快递,第一次认真看她的手:指节裹着厚茧,掌心有清洁工具磨出的深痕,像刻着无数个凌晨与黄昏的辛劳。再看她的脸,皱纹里还沾着细尘,那是日复一日清扫的痕迹。我忽然鼻子发酸:她被我撞了,却先关心我;干着最累的活,却始终带笑。那一刻才懂自己之前多冷漠——总觉得她的付出“理所当然”,却忘了这份整洁背后,是她弯了无数次的腰、走了无数遍的路。我站在原地自责:为什么没第一时间扶她?为什么连句“辛苦了”都没说过?也是这时,“尊重”有了温度,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阿姨眼里的善意,是我该补的歉意与体谅。

从那以后,我总会主动跟阿姨打招呼。早上见她扫地,会说“阿姨早!”傍晚见她擦扶手,会帮着递抹布。有次小区办活动,人多垃圾也多,阿姨忙到很晚还在清理。我在家煮了热奶茶,用保温杯装着送过去。她起初摆手:“不用,孩子,阿姨不渴。”我把杯子塞进她手里:“您太累了,喝点热的暖暖。”她捧着杯子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连说“真好喝”,脸上的疲惫似被热气驱散。我看着她的笑忽然明白:尊重是双向的暖——她用双手护小区整洁,是对我们生活的尊重;我把热奶茶递到她掌心,是对她劳动的尊重。

原来尊重的温度从不复杂。是热奶茶焐暖的双手,是打招呼时真诚的笑意,是看见别人辛苦时多一句的关心。它裹着每个认真生活的人,也裹着每个敬业的劳动者。把这份温度递出去吧——给保洁阿姨一个微笑,给快递小哥一句感谢,给公交车司机一个点头。日子会慢慢暖起来,世界也会因这些小善意,变得更温柔。

(指导老师:谭青)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