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那天,老师一宣布“下周一到周三去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三天研学活动”,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谁也没想到,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里,藏着一串关于成长的“快乐密码”,正等着我们去解锁。
周日晚上,我和妈妈收拾行李时,特意腾了个大背包塞满零食——毕竟研学怎么能少了美食相伴!周一清晨,坐上去基地的大巴车,我的心像揣了只蹦跳的小兔子,满脑子都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可到了目的地才发现,现实和想象里的“轻松玩乐”不太一样,而第一把“密码钥匙”,就藏在豆工坊的水饺课里。
老师把我们带到飘着豆香的豆工坊,教我们包饺子。我左手托着软软的饺子皮,右手舀了勺馅料放中间,再用指尖蘸点清水,沿着皮的边缘轻轻抹了一圈,接着把皮对折、捏紧。原以为这活儿简单,上手才知道门道多:馅料放多了,饺子皮像撑破肚皮的小胖子,根本捏不拢;放少了,饺子又瘪瘪的,看着就没胃口。更有意思的是,同学们包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捏成了圆鼓鼓的小笼包,有的捏得像展开的馄饨,还有的四不像,惹得大家笑作一团。老师在一旁笑着提醒:“包饺子得用心,不然煮的时候可要露馅咯!”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是晚上洗澡。第一天晚上,大家各洗各的,有人磨磨蹭蹭,有人动作飞快,眼看要熄灯了,才发现还有四个同学没来得及洗。到了第二天,老师教我们睡前默念“我后面还有人,大家都要洗”,神奇的是,所有人都加快了速度,再也没人拖延。原来,第二把“密码钥匙”就是体谅与团结,做事多为别人着想,大家心往一处靠,才能把事情做好。
第三天的无人机课,让我们找到了第三把“快乐密码”。清晨的操场边,教官从袋子里掏出无人机,只见他手腕轻转,一道黑影“嗖”地冲上天空,直上云霄。无人机跟着他的指令左右盘旋、上下翻飞,灵活得像只小鸟。教官教我们开机、对频时,我心里还嘀咕:“这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嘛!”可当遥控器到我手里,无人机瞬间变成了不听话的娃娃:一会儿飞得太高,快钻进云里;一会儿又猛地往下掉,差点撞到旁边的同学;有时还东冲西撞,吓得我手心冒汗。也正是这场“手忙脚乱”,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解锁了探索新事物的乐趣。
这三天的研学,比课本里的知识有趣一百倍。我不仅解开了“包饺子”“调无人机”“懂体谅”的快乐密码,更懂了成长里的小道理。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要来这个神奇的基地,探索更多没发现的奥秘。
标签:成长周三宣布周五综合一到快乐密码那天老师中的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