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1:《丁香花下的秘密》
思路
以“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为背景,围绕淘气包张明、认真的班长王寒冰和班主任李军,通过张明夹丁香花被误解、老师发现其照顾受伤小鸟的真相,展现校园里的温暖与成长。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盛开的美景,介绍张明、王寒冰、李军。
2. 中间:张明往王寒冰课本夹丁香花被误解,李军观察发现张明喂受伤小鸟,带王寒冰见证真相。
3. 结尾:王寒冰道歉,大家对张明改观,校园充满温馨。
例文
初夏,校园的丁香花全开了,淡紫色的小花挤在枝头,飘着幽幽的香。我们班的淘气包张明总爱搞点小恶作剧,班长王寒冰做事认真,班主任李军老师总爱观察我们。
这天课间,张明趁王寒冰做题,把一朵丁香花夹进她的语文课本,还做了个鬼脸。王寒冰发现花后,气冲冲地找张明:“你又恶作剧!”张明不说话,王寒冰直接去告了状。
李军老师没批评张明,反而悄悄观察。接下来几天,他看到张明每天去校园角落的丁香树下,把花瓣放进一个小鸟窝——里面有只受伤的小鸟!原来张明是想给小鸟做软垫子,夹花是想分享美好。
李军带王寒冰去看,王寒冰的脸一下子红了:“张明,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张明挠挠头:“没事,谁让我平时调皮呢。”
现在,丁香花还开得热闹,张明依旧爱开玩笑,但我们看他的眼神,多了好多温暖。(428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用“挤在枝头”拟人化描写丁香花,生动展现花开的繁茂;“气冲冲”“挠挠头”等神态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更鲜活。
2. 好句积累:“初夏,校园的丁香花全开了,淡紫色的小花挤在枝头,飘着幽幽的香。”——从视觉、嗅觉写校园美景,适合作为校园故事的开篇。
3. 写作启发:通过“误会—揭秘—和解”的情节,让故事有起伏,能突出人物特点,可借鉴这种“设置小矛盾再化解”的写法。
例文2:《冬日街头的暖光》
思路
以“冬日黄昏车来人往的街头”为背景,写少年陆天和志愿者徐明,帮助迷路老人找到家人,传递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
提纲
1. 开头:描写冬日黄昏街头的寒冷与忙碌,引出陆天和徐明。
2. 中间:陆天发现迷路老人,尝试帮忙却遇难题,徐明加入联系社区,找到老人儿子。
3. 结尾:老人被接走,陆天和徐明心里温暖,街头因善意变美好。
例文
冬日黄昏,寒风像刀子刮在脸上,行人裹紧衣服匆匆赶路,街头车来人往,喇叭声不停。我(陆天)放学路过,看到穿红志愿服的徐明叔叔,他刚结束志愿活动。
突然,我发现街角有位头发花白的爷爷,茫然地来回走,眼睛红红的。我跑过去问:“爷爷,您迷路了吗?”爷爷声音发抖:“我买东西忘了家在哪儿,只记得家附近有大槐树。”
我正犯愁,徐明叔叔过来了。他蹲下来安慰爷爷,还拿出手机联系社区志愿站,说清“大槐树”的线索。我陪爷爷聊天,缓解他的紧张。
没过多久,爷爷的儿子赶来了,紧紧握着我们的手道谢。看着爷爷被接走,我和徐明叔叔相视一笑。风还冷,但我们心里暖暖的,这街头好像也变温柔了。(412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寒风像刀子刮在脸上”用比喻突出寒冷,与后文的温暖形成对比,烘托善意的可贵。
2. 好句积累:“冬日黄昏,寒风像刀子刮在脸上,行人裹紧衣服匆匆赶路,街头车来人往,喇叭声不停。”——快速勾勒冬日街头场景,为故事铺垫环境。
3. 写作启发:按“发现困难—共同解决—收获温暖”的顺序叙事,情节流畅,可借鉴这种“偶遇困境、携手帮忙”的模式写助人故事。
例文3:《月光下的等待》
思路
以“月光下的村庄”为背景,围绕铁蛋和远道而来的表哥,通过两人月下聊天、分享生活与梦想,展现乡村的宁静与亲情的美好。
提纲
1. 开头:描写月光下村庄的静谧美景,铁蛋在院子等表哥。
2. 中间:表哥到来送礼物,两人月下聊村里趣事和城里生活,铁蛋倾诉憧憬与顾虑,表哥许下约定。
3. 结尾:月光下笑声回荡,亲情愈发浓厚。
例文
月光洒在村庄,给房屋、树木披了层银纱,只有几声犬吠偶尔打破安静。我(铁蛋)坐在院门口的小板凳上,盯着村口,盼着表哥来。
终于,表哥背着大包出现了,脸上带着笑。我冲过去抱住他:“表哥,你可来了!”表哥摸我的头:“我可想你了。”他从包里拿出遥控汽车和故事书,我眼睛一下子亮了。
晚上,月亮升得更高,我们坐在院子里。我兴奋地说:“前几天我摸鱼,还摸到一条大鲫鱼呢!”表哥也讲城里的高楼和游乐园。我低下头:“我想去城里,可舍不得爷爷奶奶。”表哥拍拍我:“等你长大,咱们带爷爷奶奶一起去!”
月光温柔地照着,我们的笑声飘得很远,这样的夜晚,真让人开心。(403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给房屋、树木披了层银纱”用比喻描写月光,营造宁静氛围;“眼睛一下子亮了”通过神态展现铁蛋的喜悦。
2. 好句积累:“月光洒在村庄,给房屋、树木披了层银纱,只有几声犬吠偶尔打破安静。”——细腻刻画乡村月夜,适合作为亲情故事的背景。
3. 写作启发:用“等待—相聚—分享”的慢节奏叙事,通过日常对话展现情感,可借鉴这种“借自然景物烘托亲情”的写法。
例文4:《丁香花中的道歉》
思路
聚焦“开满丁香花的校园”,讲述张明弄坏王寒冰的丁香花标本,在李老师引导下道歉获原谅,体现同学间的宽容与成长。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点明张明弄坏王寒冰的标本。
2. 中间:王寒冰生气不理张明,张明忐忑不敢道歉,李老师引导,张明送花道歉。
3. 结尾:两人和解,校园更显温馨。
例文
校园的丁香花又开了,淡紫色的花挤在枝头,香气让人心情舒畅。可我(张明)却开心不起来——我不小心把王寒冰的丁香花标本弄坏了。
王寒冰发现皱巴巴的标本,气冲冲地问:“是不是你弄的?”我低着头承认,她扭头就走,好几天没理我。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没勇气道歉,心里慌慌的。
IFrame 李老师看出我的不对劲,温和地说:“犯错不可怕,不敢承认才可怕。”听了这话,我鼓起勇气,摘了几朵新鲜丁香花找到王寒冰:“对不起,我重新给你做标本。”
王寒冰看着花,笑着说:“原谅你了,下次别毛手毛脚的。”现在,我们又一起讨论题目了,校园的丁香花,好像更香了。(405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淡紫色的花挤在枝头”拟人化描写花朵,既写花的繁茂,又反衬张明的心情。
2. 好句积累:“校园的丁香花又开了,淡紫色的花挤在枝头,香气让人心情舒畅。”——用景物描写开篇,自然引出故事。
3. 写作启发:按“犯错—忐忑—引导—道歉—和解”的情节展开,贴近校园生活,可借鉴这种“写小矛盾与改正过程”的方式。
例文5:《街头的“小帮手”》
思路
以“冬日黄昏车来人往的街头”为背景,写陆天和徐明帮助商贩收拾被风吹乱的货物,体现爱心传递与陌生人之间的温暖。
提纲
1. 开头:描写冬日街头的寒冷,陆天看到商贩的困境。
2. 中间:商贩货物被风吹散,徐明率先帮忙,陆天加入,两人分工整理好货物。
3. 结尾:商贩道谢,陆天和徐明离开,街头因善意添暖意。
例文
冬日黄昏,寒风呼啸,吹得广告牌“哗哗”响,行人都想赶紧回家。我(陆天)放学路上,看到一个商贩大叔的摊位乱成一团——水果、蔬菜散了一地。
大叔手忙脚乱地捡,刚捡起的苹果又被风吹跑,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志愿者徐明叔叔路过,立刻冲过去:“大叔,我帮你!”
我也赶紧跑过去,蹲下来捡路边的蔬菜。徐明叔叔捡远处的货物,我帮忙整理摊位。不一会儿,货物就摆得整整齐齐了。
大叔握着我们的手不停道谢,徐明叔叔笑着说:“这是应该的。”离开时,风还冷,但我心里暖暖的,这冬日街头,因为我们的帮忙,好像不那么冷了。(401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寒风呼啸,吹得广告牌‘哗哗’响”用拟人化描写突出风大,为后文帮忙情节做铺垫。
2. 好句积累:“冬日黄昏,寒风呼啸,吹得广告牌‘哗哗’响,行人都想赶紧回家。”——简洁交代环境,烘托紧张的氛围。
3. 写作启发:通过“遇困境—分工帮忙—解决问题”的情节,展现合作的力量,可借鉴这种“写街头助人小事”的思路。
例文6:《月光下的秘密约定》
思路
以“月光下的村庄”为背景,写铁蛋和表哥分享梦想,约定共同努力实现,体现乡村少年的憧憬与亲情的支持。
提纲
1. 开头:描写月光下的村庄,铁蛋迎接表哥。
2. 中间:表哥送礼物,两人月下聊梦想,约定未来互相帮助。
3. 结尾:约定在月光下充满力量,乡村夜晚更显美好。
例文
月光给村庄镀上银辉,小路、房屋都变得软软的。我(铁蛋)站在院门口,看着表哥背着大包走近,赶紧迎上去。
表哥拿出遥控汽车和工程书:“城里孩子都玩这个,书里有修路的知识。”我捧着礼物,爱不释手。
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我说:“我想当工程师,把村里的路修宽!”表哥笑着说:“我想当设计师,设计好看的房子。”我伸出手:“咱们约定,以后一起努力!”表哥握紧我的手:“一言为定!”
月光静静照着,这个约定像小种子,在我心里扎了根。这样的夜晚,真让人有力量。(398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月光给村庄镀上银辉”用比喻描写月色,营造温馨氛围;“约定像小种子”生动体现约定的意义。
2. 好句积累:“月光给村庄镀上银辉,小路、房屋都变得软软的。”——用细腻的环境描写,为梦想交流铺垫氛围。
3. 写作启发:通过“分享梦想—定下约定”的情节,展现少年的期待,可借鉴这种“借月下场景写梦想”的方式。
例文7:《丁香花下的竞赛》
思路
围绕“开满丁香花的校园”,写张明和王寒冰参加丁香花创意竞赛,从竞争到合作获奖,体现校园里的合作精神。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李老师宣布竞赛,张明和王寒冰决定参加。
2. 中间:两人各自准备遇难题,王寒冰借材料、张明提建议,合作完善作品,最终共同获奖。
3. 结尾:两人明白合作的意义,关系更融洽。
例文
校园的丁香花竞相绽放,淡紫色花瓣在阳光下颤动。班会课上,李老师说:“咱们办‘丁香花’创意竞赛,赢了有‘最佳创意奖’!”
我(张明)想做立体模型,班长王寒冰要画水彩画,我们都想拿第一。可我缺紫色卡纸,王寒冰也愁色彩单调。
课间,我看着她的画说:“加淡蓝色过渡会更好。”王寒冰抬头:“我有多余的紫卡纸,给你用!”有了卡纸,我的模型更精致;听了建议,她的画也更美观。
竞赛那天,我们的作品一起展出,大家都夸好。最后,我们共同拿到了“最佳创意奖”。
站在丁香花下,我明白了:竞争能让人努力,但合作能让我们更优秀。(402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淡紫色花瓣在阳光下颤动”拟人化描写花朵,赋予画面动态感;“愁色彩单调”通过心理描写展现王寒冰的难题。
2. 好句积累:“校园的丁香花竞相绽放,淡紫色花瓣在阳光下颤动。”——用生动的景物描写,引出校园竞赛活动。
3. 写作启发:按“竞赛准备—遇困合作—共同获奖”的情节,展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可借鉴这种“从竞争到合作”的叙事模式。
例文8:《冬日街头的暖汤》
思路
以“冬日黄昏车来人往的街头”为背景,写陆天和徐明给流浪汉送热汤食物,体现人间关怀与善意。
提纲
1. 开头:描写冬日街头的寒冷,陆天和徐明看到流浪汉。
2. 中间:两人商量买热汤包子,送给流浪汉并陪他聊天,告知求助方式。
3. 结尾:流浪汉道谢,陆天和徐明心里温暖,街头添暖意。
例文
冬日黄昏,寒风像野兽嘶吼,行人裹紧大衣快步走。我(陆天)和徐明叔叔去志愿活动的路上,看到墙角缩着个流浪汉——他穿单薄旧衣,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发紫。
“徐明叔叔,我们帮帮他吧!”徐明叔叔点点头,我们去小吃店买了热牛肉汤和包子。
回到街角,徐明叔叔递过汤:“大叔,喝点暖暖身子。”我把包子递过去。流浪汉抬起头,眼里泛起泪光:“谢谢你们。”我们陪他聊了会儿,告诉他有困难找志愿站。
告别后,风还冷,但我心里暖暖的。一点小小的善意,就能让这寒冷的街头,多份温暖。(399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寒风像野兽嘶吼”用比喻突出寒冷,与热汤的温暖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善意的价值。
2. 好句积累:“冬日黄昏,寒风像野兽嘶吼,行人裹紧大衣快步走。”——快速营造寒冷的街头氛围,为助人情节做铺垫。
3. 写作启发:通过“发现困境—主动关怀—传递温暖”的情节,展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可借鉴这种“写微小善意”的思路。
例文9:《月光下的皮影戏》
思路
以“月光下的村庄”为背景,写铁蛋和表哥为村里孩子表演皮影戏,展现乡村的快乐与亲情的美好。
提纲
1. 开头:描写月光下的村庄,表哥拿出皮影戏道具,铁蛋很兴奋。
2. 中间:表哥教铁蛋摆弄皮影,两人在院子为孩子表演《西游记》,孩子们看得开心。
3. 结尾:月光下笑声不断,亲情更深厚。
例文
月光像薄纱罩着村庄,安静极了。表哥从背包里掏出色彩鲜艳的皮影人偶和白幕布:“铁蛋,咱们玩皮影戏!”我一下子跳起来:“太好啦!”
表哥教我怎么让皮影动起来:“手腕轻轻转,孙悟空的金箍棒就会挥。”我跟着学,很快就会了。我们在院子挂起幕布,村里的孩子都围了过来。
表哥操控唐僧,我操控孙悟空,表演《三打白骨精》。孩子们看得入迷,不时拍手笑。“孙悟空加油!”的喊声,在月光下传得很远。
表演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我和表哥相视一笑,这样的夜晚,真快乐。(405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月光像薄纱罩着村庄”用比喻描写月色,营造静谧氛围;“一下子跳起来”通过动作展现铁蛋的兴奋。
2. 好句积累:“月光像薄纱罩着村庄,安静极了。”——用优美的环境描写,为皮影戏表演铺垫场景。
3. 写作启发:通过“学皮影—演皮影—收获快乐”的情节,展现乡村生活的乐趣,可借鉴这种“写乡村特色活动”的方式。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例文合集
例文1:《丁香花旁的互助课》
思路
以“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为背景,围绕转学生林小夏、热心的张明和班主任李军,讲述林小夏因不熟悉校园迷路,张明主动帮忙却误拿其笔记本,两人在寻找笔记本的过程中互相了解,最终成为朋友,体现校园里的包容与互助。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盛开的景象,介绍转学生林小夏因迷路在丁香花旁徘徊,引出张明和李军。
2. 中间:张明看到林小夏的窘境主动帮忙带路,却不小心误拿林小夏的笔记本;林小夏发现笔记本不见后着急,李军引导两人一起寻找,途中张明分享校园趣事,林小夏逐渐放松;最终在丁香花丛下找到笔记本。
3. 结尾:林小夏向张明道谢,两人约定以后一起上学,校园的丁香花仿佛因这份新友谊更显芬芳。
例文
九月的校园,丁香花把教学楼旁的小路染成了淡紫色,风一吹,花瓣就像小蝴蝶似的飘下来。转学生林小夏背着书包,站在丁香花旁皱着眉——她昨天刚转学来,今天就找不到四年级(2)班的教室了。
“你是不是迷路啦?”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林小夏抬头,看见个男孩背着书包,校服领口别着朵小小的丁香花,正是班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张明。“我……我找不到教室了。”林小夏小声说。张明立刻摆手:“走,我带你去!咱们班就在前面,我还能给你讲讲校园里最好玩的地方!”
一路上,张明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说操场角落的丁香花最香,说食堂周三的糖醋排骨最好吃。到教室门口,张明匆匆跟林小夏道别,转身就往座位跑。可林小夏刚坐下,就发现自己的笔记本不见了——那上面记着新学的数学公式,还有妈妈写的鼓励话。她急得眼圈发红,刚好李军老师路过,连忙问清了情况。
“别着急,咱们一起找。”李军老师笑着说,还叫来了张明。张明一听,拍了下脑袋:“哎呀!刚才帮你带路时,我好像把你的笔记本和我的作业本弄混了,后来跑的时候可能掉在路上了!”三人沿着来时的路找,终于在一丛丁香花下,看到了那本蓝色封面的笔记本,花瓣还轻轻落在封面上。
“对不起,都怪我太着急了。”张明挠着头说。林小夏赶紧摇头:“谢谢你帮我带路,还陪我找笔记本。”李军老师看着两人,笑着说:“这就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呀。”
第二天早上,林小夏刚到校园,就看见张明在丁香花旁等她:“以后咱们一起上学,我再带你去看校园里的秘密角落!”林小夏笑着点头,淡紫色的丁香花在两人身边轻轻晃动,好像也在为这份新友谊开心。(496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用“花瓣就像小蝴蝶似的飘下来”比喻飘落的丁香花,赋予场景灵动的童趣;“急得眼圈发红”“拍了下脑袋”等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展现林小夏的焦急和张明的愧疚,让人物形象更鲜活。
2. 好句积累:“九月的校园,丁香花把教学楼旁的小路染成了淡紫色,风一吹,花瓣就像小蝴蝶似的飘下来。”——从视觉角度描写丁香花的美,既交代故事背景,又营造出温馨的校园氛围,适合作为校园友谊故事的开篇。
3. 写作启发:文章以“迷路—帮忙—丢笔记本—共同寻找—成为朋友”为情节线,通过生活化的小波折,自然展现同学间的互助与包容。写这类校园故事时,可设置“小意外”推动情节,再加入人物间的对话和细节互动,让友谊的产生更真实自然。
标签:六年级单元例文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