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笔尖流出的故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29 05:23:48
《《笔尖流出的故事》六年级上册四单元例文》
例文1:《丁香花下的秘密》
思路
以“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为背景,围绕淘气包张明、认真的班长王寒冰和班主任李军,通过张明夹丁香花被误解、老师发现其照顾受伤小鸟的真相,展现校园里的温暖与成长。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盛开的美景,介绍张明、王寒冰、李军。
2. 中间:张明往王寒冰课本夹丁香花被误解,李军观察发现张明喂受伤小鸟,带王寒冰见证真相。
3. 结尾:王寒冰道歉,大家对张明改观,校园充满温馨。
例文
初夏,校园的丁香花全开了,淡紫色的小花挤在枝头,飘着幽幽的香。我们班的淘气包张明总爱搞点小恶作剧,班长王寒冰做事认真,班主任李军老师总爱观察我们。
这天课间,张明趁王寒冰做题,把一朵丁香花夹进她的语文课本,还做了个鬼脸。王寒冰发现花后,气冲冲地找张明:“你又恶作剧!”张明不说话,王寒冰直接去告了状。
李军老师没批评张明,反而悄悄观察。接下来几天,他看到张明每天去校园角落的丁香树下,把花瓣放进一个小鸟窝——里面有只受伤的小鸟!原来张明是想给小鸟做软垫子,夹花是想分享美好。
李军带王寒冰去看,王寒冰的脸一下子红了:“张明,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张明挠挠头:“没事,谁让我平时调皮呢。”
现在,丁香花还开得热闹,张明依旧爱开玩笑,但我们看他的眼神,多了好多温暖。(428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用“挤在枝头”拟人化描写丁香花,生动展现花开的繁茂;“气冲冲”“挠挠头”等神态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更鲜活。
2. 好句积累:“初夏,校园的丁香花全开了,淡紫色的小花挤在枝头,飘着幽幽的香。”——从视觉、嗅觉写校园美景,适合作为校园故事的开篇。
3. 写作启发:通过“误会—揭秘—和解”的情节,让故事有起伏,能突出人物特点,可借鉴这种“设置小矛盾再化解”的写法。
例文2:《冬日街头的暖光》
思路
以“冬日黄昏车来人往的街头”为背景,写少年陆天和志愿者徐明,帮助迷路老人找到家人,传递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
提纲
1. 开头:描写冬日黄昏街头的寒冷与忙碌,引出陆天和徐明。
2. 中间:陆天发现迷路老人,尝试帮忙却遇难题,徐明加入联系社区,找到老人儿子。
3. 结尾:老人被接走,陆天和徐明心里温暖,街头因善意变美好。
例文
冬日黄昏,寒风像刀子刮在脸上,行人裹紧衣服匆匆赶路,街头车来人往,喇叭声不停。我(陆天)放学路过,看到穿红志愿服的徐明叔叔,他刚结束志愿活动。
突然,我发现街角有位头发花白的爷爷,茫然地来回走,眼睛红红的。我跑过去问:“爷爷,您迷路了吗?”爷爷声音发抖:“我买东西忘了家在哪儿,只记得家附近有大槐树。”
我正犯愁,徐明叔叔过来了。他蹲下来安慰爷爷,还拿出手机联系社区志愿站,说清“大槐树”的线索。我陪爷爷聊天,缓解他的紧张。
没过多久,爷爷的儿子赶来了,紧紧握着我们的手道谢。看着爷爷被接走,我和徐明叔叔相视一笑。风还冷,但我们心里暖暖的,这街头好像也变温柔了。(412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寒风像刀子刮在脸上”用比喻突出寒冷,与后文的温暖形成对比,烘托善意的可贵。
2. 好句积累:“冬日黄昏,寒风像刀子刮在脸上,行人裹紧衣服匆匆赶路,街头车来人往,喇叭声不停。”——快速勾勒冬日街头场景,为故事铺垫环境。
3. 写作启发:按“发现困难—共同解决—收获温暖”的顺序叙事,情节流畅,可借鉴这种“偶遇困境、携手帮忙”的模式写助人故事。
例文3:《月光下的等待》
思路
以“月光下的村庄”为背景,围绕铁蛋和远道而来的表哥,通过两人月下聊天、分享生活与梦想,展现乡村的宁静与亲情的美好。
提纲
1. 开头:描写月光下村庄的静谧美景,铁蛋在院子等表哥。
2. 中间:表哥到来送礼物,两人月下聊村里趣事和城里生活,铁蛋倾诉憧憬与顾虑,表哥许下约定。
3. 结尾:月光下笑声回荡,亲情愈发浓厚。
例文
月光洒在村庄,给房屋、树木披了层银纱,只有几声犬吠偶尔打破安静。我(铁蛋)坐在院门口的小板凳上,盯着村口,盼着表哥来。
终于,表哥背着大包出现了,脸上带着笑。我冲过去抱住他:“表哥,你可来了!”表哥摸我的头:“我可想你了。”他从包里拿出遥控汽车和故事书,我眼睛一下子亮了。
晚上,月亮升得更高,我们坐在院子里。我兴奋地说:“前几天我摸鱼,还摸到一条大鲫鱼呢!”表哥也讲城里的高楼和游乐园。我低下头:“我想去城里,可舍不得爷爷奶奶。”表哥拍拍我:“等你长大,咱们带爷爷奶奶一起去!”
月光温柔地照着,我们的笑声飘得很远,这样的夜晚,真让人开心。(403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给房屋、树木披了层银纱”用比喻描写月光,营造宁静氛围;“眼睛一下子亮了”通过神态展现铁蛋的喜悦。
2. 好句积累:“月光洒在村庄,给房屋、树木披了层银纱,只有几声犬吠偶尔打破安静。”——细腻刻画乡村月夜,适合作为亲情故事的背景。
3. 写作启发:用“等待—相聚—分享”的慢节奏叙事,通过日常对话展现情感,可借鉴这种“借自然景物烘托亲情”的写法。
例文4:《丁香花中的道歉》
思路
聚焦“开满丁香花的校园”,讲述张明弄坏王寒冰的丁香花标本,在李老师引导下道歉获原谅,体现同学间的宽容与成长。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点明张明弄坏王寒冰的标本。
2. 中间:王寒冰生气不理张明,张明忐忑不敢道歉,李老师引导,张明送花道歉。
3. 结尾:两人和解,校园更显温馨。
例文
校园的丁香花又开了,淡紫色的花挤在枝头,香气让人心情舒畅。可我(张明)却开心不起来——我不小心把王寒冰的丁香花标本弄坏了。
王寒冰发现皱巴巴的标本,气冲冲地问:“是不是你弄的?”我低着头承认,她扭头就走,好几天没理我。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没勇气道歉,心里慌慌的。
IFrame 李老师看出我的不对劲,温和地说:“犯错不可怕,不敢承认才可怕。”听了这话,我鼓起勇气,摘了几朵新鲜丁香花找到王寒冰:“对不起,我重新给你做标本。”
王寒冰看着花,笑着说:“原谅你了,下次别毛手毛脚的。”现在,我们又一起讨论题目了,校园的丁香花,好像更香了。(405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淡紫色的花挤在枝头”拟人化描写花朵,既写花的繁茂,又反衬张明的心情。
2. 好句积累:“校园的丁香花又开了,淡紫色的花挤在枝头,香气让人心情舒畅。”——用景物描写开篇,自然引出故事。
3. 写作启发:按“犯错—忐忑—引导—道歉—和解”的情节展开,贴近校园生活,可借鉴这种“写小矛盾与改正过程”的方式。
例文5:《街头的“小帮手”》
思路
以“冬日黄昏车来人往的街头”为背景,写陆天和徐明帮助商贩收拾被风吹乱的货物,体现爱心传递与陌生人之间的温暖。
提纲
1. 开头:描写冬日街头的寒冷,陆天看到商贩的困境。
2. 中间:商贩货物被风吹散,徐明率先帮忙,陆天加入,两人分工整理好货物。
3. 结尾:商贩道谢,陆天和徐明离开,街头因善意添暖意。
例文
冬日黄昏,寒风呼啸,吹得广告牌“哗哗”响,行人都想赶紧回家。我(陆天)放学路上,看到一个商贩大叔的摊位乱成一团——水果、蔬菜散了一地。
大叔手忙脚乱地捡,刚捡起的苹果又被风吹跑,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志愿者徐明叔叔路过,立刻冲过去:“大叔,我帮你!”
我也赶紧跑过去,蹲下来捡路边的蔬菜。徐明叔叔捡远处的货物,我帮忙整理摊位。不一会儿,货物就摆得整整齐齐了。
大叔握着我们的手不停道谢,徐明叔叔笑着说:“这是应该的。”离开时,风还冷,但我心里暖暖的,这冬日街头,因为我们的帮忙,好像不那么冷了。(401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寒风呼啸,吹得广告牌‘哗哗’响”用拟人化描写突出风大,为后文帮忙情节做铺垫。
2. 好句积累:“冬日黄昏,寒风呼啸,吹得广告牌‘哗哗’响,行人都想赶紧回家。”——简洁交代环境,烘托紧张的氛围。
3. 写作启发:通过“遇困境—分工帮忙—解决问题”的情节,展现合作的力量,可借鉴这种“写街头助人小事”的思路。
例文6:《月光下的秘密约定》
思路
以“月光下的村庄”为背景,写铁蛋和表哥分享梦想,约定共同努力实现,体现乡村少年的憧憬与亲情的支持。
提纲
1. 开头:描写月光下的村庄,铁蛋迎接表哥。
2. 中间:表哥送礼物,两人月下聊梦想,约定未来互相帮助。
3. 结尾:约定在月光下充满力量,乡村夜晚更显美好。
例文
月光给村庄镀上银辉,小路、房屋都变得软软的。我(铁蛋)站在院门口,看着表哥背着大包走近,赶紧迎上去。
表哥拿出遥控汽车和工程书:“城里孩子都玩这个,书里有修路的知识。”我捧着礼物,爱不释手。
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我说:“我想当工程师,把村里的路修宽!”表哥笑着说:“我想当设计师,设计好看的房子。”我伸出手:“咱们约定,以后一起努力!”表哥握紧我的手:“一言为定!”
月光静静照着,这个约定像小种子,在我心里扎了根。这样的夜晚,真让人有力量。(398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月光给村庄镀上银辉”用比喻描写月色,营造温馨氛围;“约定像小种子”生动体现约定的意义。
2. 好句积累:“月光给村庄镀上银辉,小路、房屋都变得软软的。”——用细腻的环境描写,为梦想交流铺垫氛围。
3. 写作启发:通过“分享梦想—定下约定”的情节,展现少年的期待,可借鉴这种“借月下场景写梦想”的方式。
例文7:《丁香花下的竞赛》
思路
围绕“开满丁香花的校园”,写张明和王寒冰参加丁香花创意竞赛,从竞争到合作获奖,体现校园里的合作精神。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李老师宣布竞赛,张明和王寒冰决定参加。
2. 中间:两人各自准备遇难题,王寒冰借材料、张明提建议,合作完善作品,最终共同获奖。
3. 结尾:两人明白合作的意义,关系更融洽。
例文
校园的丁香花竞相绽放,淡紫色花瓣在阳光下颤动。班会课上,李老师说:“咱们办‘丁香花’创意竞赛,赢了有‘最佳创意奖’!”
我(张明)想做立体模型,班长王寒冰要画水彩画,我们都想拿第一。可我缺紫色卡纸,王寒冰也愁色彩单调。
课间,我看着她的画说:“加淡蓝色过渡会更好。”王寒冰抬头:“我有多余的紫卡纸,给你用!”有了卡纸,我的模型更精致;听了建议,她的画也更美观。
竞赛那天,我们的作品一起展出,大家都夸好。最后,我们共同拿到了“最佳创意奖”。
站在丁香花下,我明白了:竞争能让人努力,但合作能让我们更优秀。(402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淡紫色花瓣在阳光下颤动”拟人化描写花朵,赋予画面动态感;“愁色彩单调”通过心理描写展现王寒冰的难题。
2. 好句积累:“校园的丁香花竞相绽放,淡紫色花瓣在阳光下颤动。”——用生动的景物描写,引出校园竞赛活动。
3. 写作启发:按“竞赛准备—遇困合作—共同获奖”的情节,展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可借鉴这种“从竞争到合作”的叙事模式。
例文8:《冬日街头的暖汤》
思路
以“冬日黄昏车来人往的街头”为背景,写陆天和徐明给流浪汉送热汤食物,体现人间关怀与善意。
提纲
1. 开头:描写冬日街头的寒冷,陆天和徐明看到流浪汉。
2. 中间:两人商量买热汤包子,送给流浪汉并陪他聊天,告知求助方式。
3. 结尾:流浪汉道谢,陆天和徐明心里温暖,街头添暖意。
例文
冬日黄昏,寒风像野兽嘶吼,行人裹紧大衣快步走。我(陆天)和徐明叔叔去志愿活动的路上,看到墙角缩着个流浪汉——他穿单薄旧衣,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发紫。
“徐明叔叔,我们帮帮他吧!”徐明叔叔点点头,我们去小吃店买了热牛肉汤和包子。
回到街角,徐明叔叔递过汤:“大叔,喝点暖暖身子。”我把包子递过去。流浪汉抬起头,眼里泛起泪光:“谢谢你们。”我们陪他聊了会儿,告诉他有困难找志愿站。
告别后,风还冷,但我心里暖暖的。一点小小的善意,就能让这寒冷的街头,多份温暖。(399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寒风像野兽嘶吼”用比喻突出寒冷,与热汤的温暖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善意的价值。
2. 好句积累:“冬日黄昏,寒风像野兽嘶吼,行人裹紧大衣快步走。”——快速营造寒冷的街头氛围,为助人情节做铺垫。
3. 写作启发:通过“发现困境—主动关怀—传递温暖”的情节,展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可借鉴这种“写微小善意”的思路。
例文9:《月光下的皮影戏》
思路
以“月光下的村庄”为背景,写铁蛋和表哥为村里孩子表演皮影戏,展现乡村的快乐与亲情的美好。
提纲
1. 开头:描写月光下的村庄,表哥拿出皮影戏道具,铁蛋很兴奋。
2. 中间:表哥教铁蛋摆弄皮影,两人在院子为孩子表演《西游记》,孩子们看得开心。
3. 结尾:月光下笑声不断,亲情更深厚。
例文
月光像薄纱罩着村庄,安静极了。表哥从背包里掏出色彩鲜艳的皮影人偶和白幕布:“铁蛋,咱们玩皮影戏!”我一下子跳起来:“太好啦!”
表哥教我怎么让皮影动起来:“手腕轻轻转,孙悟空的金箍棒就会挥。”我跟着学,很快就会了。我们在院子挂起幕布,村里的孩子都围了过来。
表哥操控唐僧,我操控孙悟空,表演《三打白骨精》。孩子们看得入迷,不时拍手笑。“孙悟空加油!”的喊声,在月光下传得很远。
表演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我和表哥相视一笑,这样的夜晚,真快乐。(405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月光像薄纱罩着村庄”用比喻描写月色,营造静谧氛围;“一下子跳起来”通过动作展现铁蛋的兴奋。
2. 好句积累:“月光像薄纱罩着村庄,安静极了。”——用优美的环境描写,为皮影戏表演铺垫场景。
3. 写作启发:通过“学皮影—演皮影—收获快乐”的情节,展现乡村生活的乐趣,可借鉴这种“写乡村特色活动”的方式。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例文合集
例文1:《丁香花旁的互助课》
思路
以“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为背景,围绕转学生林小夏、热心的张明和班主任李军,讲述林小夏因不熟悉校园迷路,张明主动帮忙却误拿其笔记本,两人在寻找笔记本的过程中互相了解,最终成为朋友,体现校园里的包容与互助。
提纲
1. 开头:描写校园丁香花盛开的景象,介绍转学生林小夏因迷路在丁香花旁徘徊,引出张明和李军。
2. 中间:张明看到林小夏的窘境主动帮忙带路,却不小心误拿林小夏的笔记本;林小夏发现笔记本不见后着急,李军引导两人一起寻找,途中张明分享校园趣事,林小夏逐渐放松;最终在丁香花丛下找到笔记本。
3. 结尾:林小夏向张明道谢,两人约定以后一起上学,校园的丁香花仿佛因这份新友谊更显芬芳。
例文
九月的校园,丁香花把教学楼旁的小路染成了淡紫色,风一吹,花瓣就像小蝴蝶似的飘下来。转学生林小夏背着书包,站在丁香花旁皱着眉——她昨天刚转学来,今天就找不到四年级(2)班的教室了。
“你是不是迷路啦?”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林小夏抬头,看见个男孩背着书包,校服领口别着朵小小的丁香花,正是班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张明。“我……我找不到教室了。”林小夏小声说。张明立刻摆手:“走,我带你去!咱们班就在前面,我还能给你讲讲校园里最好玩的地方!”
一路上,张明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说操场角落的丁香花最香,说食堂周三的糖醋排骨最好吃。到教室门口,张明匆匆跟林小夏道别,转身就往座位跑。可林小夏刚坐下,就发现自己的笔记本不见了——那上面记着新学的数学公式,还有妈妈写的鼓励话。她急得眼圈发红,刚好李军老师路过,连忙问清了情况。
“别着急,咱们一起找。”李军老师笑着说,还叫来了张明。张明一听,拍了下脑袋:“哎呀!刚才帮你带路时,我好像把你的笔记本和我的作业本弄混了,后来跑的时候可能掉在路上了!”三人沿着来时的路找,终于在一丛丁香花下,看到了那本蓝色封面的笔记本,花瓣还轻轻落在封面上。
“对不起,都怪我太着急了。”张明挠着头说。林小夏赶紧摇头:“谢谢你帮我带路,还陪我找笔记本。”李军老师看着两人,笑着说:“这就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呀。”
第二天早上,林小夏刚到校园,就看见张明在丁香花旁等她:“以后咱们一起上学,我再带你去看校园里的秘密角落!”林小夏笑着点头,淡紫色的丁香花在两人身边轻轻晃动,好像也在为这份新友谊开心。(496字)
分析点评
1. 修辞手法:用“花瓣就像小蝴蝶似的飘下来”比喻飘落的丁香花,赋予场景灵动的童趣;“急得眼圈发红”“拍了下脑袋”等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展现林小夏的焦急和张明的愧疚,让人物形象更鲜活。
2. 好句积累:“九月的校园,丁香花把教学楼旁的小路染成了淡紫色,风一吹,花瓣就像小蝴蝶似的飘下来。”——从视觉角度描写丁香花的美,既交代故事背景,又营造出温馨的校园氛围,适合作为校园友谊故事的开篇。
3. 写作启发:文章以“迷路—帮忙—丢笔记本—共同寻找—成为朋友”为情节线,通过生活化的小波折,自然展现同学间的互助与包容。写这类校园故事时,可设置“小意外”推动情节,再加入人物间的对话和细节互动,让友谊的产生更真实自然。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写作指导
一、审题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选择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突出事物或场景的典型特点。
二、选材与构思
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有很多,如:上学路上的见闻、课间活动的场景、校园的美景……要想把眼中看到的缤纷世界描写出来,就要从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来作为本次习作描写的对象,在习作的过程中要突出事物、人物、场景的典型特点。要想突出特点,选材时就要注意选择外形有特点、动作有特色、场景够独特的观察对象。如:写动物或人物,要注意观察外貌(外形)、动作、语言和神态,从而突出动物或人物的特点;写事物,要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调动多种感官,写出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写场景,就要抓住场景的典型特点进行观察,注意把场景中的变化写具体,写清楚。
三、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的范围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缤纷的世界可以是写一种事物,也可以写一处景物。
2.选定内容:(1)描写一种植物——仙人球。(2)抓住仙人球颜色和形状进行描写。(3)描写仙人球的生活习性。
3.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4.表现手法:对比手法,首尾呼应,借物喻人。
5.结构顺序:先直接点题,告诉读者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并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仙人掌的特点——坚强;接着写仙人掌的样子;然后写仙人掌的生活习性,再借物喻人,赞美解放军叔叔;最后在结尾赞美仙人掌与开头相呼应。
习作范文
范文一:仙人掌
我家养了许多花,它们争奇斗艳,可是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虽然它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娇贵,也没有九里香的香味,它总是默默无闻地站在那里,不会去引人注目,但我喜欢它的顽强。
仙人掌的颜色是墨绿色的,绿得健康,绿得倔强。一眼望去仙人掌像一个个绿色的手掌。它的叶子就是那一根根刺,你可别小瞧那一根根小刺,它可以不浇水,而且在沙漠地带有特别多仙人掌,听说它那一根根刺,可以给它留住水分和养分,让它更加滋润。只需一点点水,它就可以顽强地生活。所以我非常喜欢仙人掌的坚强。虽然它外表不好看,而且看上去有点可怕,但它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学习。仙人掌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等功效。
仙人掌对人无所求,但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像保卫国家的解放军叔叔,他们在严寒的风雪中站岗;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放哨。不正是仙人掌顽强的精神的体现吗?
我爱那墨绿色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仙人掌!
点评:我以对比的方式开头,突出仙人掌的特点,和让我喜欢的原因。接下来我描写仙人掌的样子和生活习性,突出它的顽强,为下文打下铺垫。接下来我借物喻人,通过写仙人掌来赞美解放军叔叔,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结尾再次强调我爱仙人掌,与开头相呼应。
范文二:露珠
早晨,聚在那鲜绿的叶子上的一颗颗小露珠,晶莹透亮,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撒在那翠绿的叶子上,叶片轻轻摇动了一下。几颗小露珠就调皮地躲进了草丛,再也寻不着它了。
太阳刚刚揭开层层的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爱地注视着这熟睡了一夜的大地。清凉的晨风中,小露珠仰起了圆圆的脑袋,向太阳微微地点头。太阳那绚丽多彩的光映照在小露珠上,露珠上便呈现出一颗颗金灿灿的太阳。在温柔的晨风的吹拂下,它便在宽大的叶片上高兴地打滚起来。
太阳越来越红了,简直红得发亮。一会儿,小露珠不见了。
点评:开篇段不仅有直接点名露珠特点的词语,而且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的特点是“晶莹透亮”,还表现了露珠易逝俏皮的一面。文字不多,表意却很丰富。第二段主要运用拟人手法,同样生动地状出了露珠阳光可爱的形象。
范文三:仙人球
我家的阳台上种着许多美丽的花,有菊花,君子兰,仙人球,茶花……其中,我最喜欢仙人球,它虽然没有其他花鲜艳夺目,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它。
仙人球满身长满小刺,像一个个小绒球。横着看,又像一枝缩成球形的小刺猬,在躲避敌人的追杀。仙人球非常耐旱。有一年五一长假我们全家出去旅游,其他的花都奄奄一息。而仙人球更加绿了。仙人球一个月不浇水,它也能顽强地活着,所以被人称为“沙漠生灵”。
仙人球的花最初是桔红色,后来又变成粉红,最后变成大红。虽然它没有菊花艳,没有牡丹高贵,没有茶花芬香,但我很喜欢它的不张扬。
我爱仙人球,因为它颂扬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点评: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将仙人球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文章在结尾处集中表达了情感,点明了主题,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表达出作者对仙人球的赞美之情。
范文四:美丽的海棠花
星期一,老师让我们观察一盆海棠花。
从远处看,盛开在绿叶之中的海棠花,颜色非常鲜艳,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火焰,与绿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近看才发现,原来海棠花的花朵是由许多小花朵组成的。每一朵小花都像一滴红色的小水珠,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完全开放的海棠花颜色火红,就像孩子们的笑脸,他们笑得可真甜啊;即将开放的海棠花刚刚绽开了一、两片花瓣,就像是一个小号角,我仿佛听到远处传来“嘟嘟嘟”的号角声;还未开放的海棠花则被绿萼环抱着,就像一个绿色的酒杯中盛满了深红色的葡萄酒,我真想端起来品尝一下它的美味……
如果说海棠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那么海棠花的叶子就像是她的衣服。可能与阳光的不均匀照射有关吧,圆圆的绿叶前端是深绿色的,后面则是浅绿色的;细细的叶脉均匀分布,与叶边一圈小锯齿组合起来,形成了这件绿衣的特殊花纹;最神奇的是,叶子上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像是用来“保暖”的,非常可爱。
支撑海棠花的花茎有的比较纤细、有的比较粗壮。纤细的花茎像姑娘柔软的腰肢;粗壮的花茎则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挺拔的身躯。
我爱这棵美丽的海棠花,因为它装扮了我们的教室,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点评:这篇状物的散文真是精彩!作者从远及近分别来写,很是条理,也便于近距离细致描写事物。描写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一个接一个的比喻,让人目不暇接,拍手叫绝!。
范文五:我家的果蔬
不知不觉夏天来啦!我家的果蔬长出来啦!
桃子长出来啦!小番茄长出来啦!连丝瓜也长出来啦。绿油油的丝瓜差不多有二米高了,翠绿的叶子有妈妈的手掌那么大。它那弱小的身姿缠绕着防护栏,它的根直往上伸,它的丝围着防护栏一圈又一圈的转。你会想,它都这么大,这么长啦!应该结瓜了吧!是的,它已经结果了,可只有一厘米大小。还不够你塞牙缝呢!小番茄差不多一米高了,已经展开了她那黄色的小花,中间加着黄色的圆苞苞,那苞苞就像一位美丽的仙子,守护着它的王国。
我爱我家的果蔬。
点评:本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点明了文章要表达的对果蔬的喜爱之情,“那苞苞就像一位美丽的仙子,守护着它的王国”,这文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再加上作者幽默的语言,使文中描写的果蔬更形象了。
范文六:菊花
我家阳台上摆着一盆菊花。
它很美丽,它的花瓣是金黄色的,而且它的叶子是墨黑色的,非常鲜艳。只要好似太阳一出来,它就总是朝着太阳,就像在和太阳说话呢!风来时,它就翩翩起舞,非常美丽。它的味道特别清香,假如有人来到我们这里看菊花,他们一定会拍个照。菊花可以用来做菊花茶,可以做药,可以治眼睛。假如我是菊花,我一定让人们闻到我的香味,把我的作用,给人们,让人们看见我的美。
我喜欢菊花,喜欢它的美、喜欢它的香味。
点评:这篇状物的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菊花的外观特征,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菊花可以和太阳说话,表现得栩栩如生,并用质朴的语言写了菊花的其他作用,文章结尾用直率的语言表达出对菊花的喜爱。
范文七:桂花树
校园里有一棵桂花树,高大挺拔,美丽极了。说它高大,一点儿也不过分,它那灰褐色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每天来到学校,就闻到了桂花的香气。桂花的香气与别的花的香气不同,别的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而桂花则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站在树下,如同享受芳香疗。桂花树的叶子是绿色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花是黄色,花蕊是淡淡的黄色,花很小很小,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桂花开花的时候,满满的开满整棵树,远远的望去,好像闪着黄色的明星;黄色的桂花开了,好像点着黄色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星空,那美丽的嫦娥也在欣赏这美丽的桂花树。
啊!我喜欢校园的桂花树。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并且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桂花”比作“小星星”、“黄色的街灯”等,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美丽。同时,“淡淡的清香”等词,将视觉和嗅觉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范文八:我最喜欢的牵牛花
凌晨5点,我仿佛听到一个个小喇叭把我从美梦中拉了出来。
我掀开窗帘,眼睛只见有一层乌黑的云,突然,有一道紫光闪过来,它把我吸引住了。我们得张开了眼,看见喇叭似的牵牛花,哇!它真美!那朵朵花,花瓣是紫色的,里面还有一对对黄色的樱桃。我头望向窗外,发现牵牛花有不同颜色,也有不同的姿态!看,有的是盛开的,微风吹过,它们低着头,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还是花骨朵,它们是昆虫的休息厅。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朵牵牛花,身穿紫裙子,头戴黄帽子,微风中飘舞。呀,这可真美呀!
我忽然觉醒,原来不是花。
我听见妈妈的唠叨声,只好恋恋不舍地瞅了一眼,就离开了。
点评:文中小作者对美丽的牵牛花进行了描写,内容充实,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赞美之情。文章的行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层次清晰有条理;对牵牛花的描写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生动活泼。如:“看,有的是盛开的,微风吹过,它们低着头,像害羞的小姑娘。”
范文九:油菜花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油菜花。我坐在车上,开着车窗欣赏春天的景色。
哇!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正在梳理自己刚长出来的长辫子,燕子唱着赞美春天的歌。暖暖的微风吹在脸上特别舒服。“田里的油菜花开得可真棒!”“那算什么!待会有你看的。”爸爸说。
到了!我只看见一片金黄色的海洋。我问妈妈:“我怎么只看见一片海洋?”妈妈笑着说:“傻瓜,你眼前的就是一大片油菜花啊!”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大海”翻起一层层海浪,蝴蝶和蜜蜂就是大海里最可爱、最漂亮、最勤劳的小鱼。我问爸爸:“大海里的宝藏是什么?”爸爸说:“宝藏就是农民伯伯的汗水。”
我终于知道农民伯伯就是这片“花海”的母亲。
点评:这篇文章描写的对象是油菜花。作者开篇点题,点明“我去看油菜花”的原因,中间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油菜花的形态,点明了“农民伯伯就是这片花海的母亲”的主题。
范文十:满天蝶舞
下课了,我和陈涛飞快地冲向教学楼前的花丛中,顿时,成千上万的蝴蝶瞬间惊起,像下了一场蝴蝶雨,同学们追赶着,扑打着,热闹极了。蝴蝶像天使一样轻盈地飞翔,好像在争夺着自己的家园,有些甚至为了一朵花打了起来。看,一只蝴蝶冲了上来,把另一只蝴蝶打得落花流水;有的紧追不放,别的蝴蝶趁机抢走了花粉。
它们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装扮着我们的校园,我用手一挥,那些蝴蝶全都飞了起来,像白色的浪花飞溅。接着,它们又静静地降落了下来,像一位位仙女,为我们的校园增加了生机和色彩。有时,它们还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仿佛在找和它们刚才玩耍的朋友,这可把我们乐坏了,教室里又变得热闹起来。
点评:“蝴蝶像天使一样轻盈地飞翔,好像在争夺着自己的家园,有些甚至为了一朵花打了起来。看,一只蝴蝶冲了上来,把另一只蝴蝶打得落花流水;有的紧追不放,别的蝴蝶趁机抢走了花粉。”拟人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满天蝶舞的情态。“有时,它们还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仿佛在找和它们刚才玩耍的朋友,这可把我们乐坏了,教室里又变得热闹起来。”蝶舞人欢,多么和谐的画面,暗合当代人与自然的问题,立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