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手

2025-09-05 15:49:09 文题网 阅读:

小时候,每次放学,父亲总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我,然后穿过人流来到我面前,抓住我的手,带我回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交通拥堵,他从来没有迟到过。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边,我总是紧紧地攥着父亲的手,因为飞驰而过的车辆和突然传来的喇叭声总会吓我一跳,只有握住他那宽厚有力的手,我才能安心。

回到家,母亲已经将饭菜整齐地摆在餐桌上,我肚子饿得咕咕叫,迫不及待地将头埋入饭碗,狼吞虎咽地吃着饭。每当这时,父亲总会笑着帮我擦掉粘在脸上的饭粒,还不停地往我碗中夹菜。他的手总是黑乎乎的,带着一股铁锈味,哪怕夹的菜再香也掩盖不了。母亲皱着眉头对他说:“吃饭前也不洗一下手。”父亲就像小孩似的憨笑着说:“洗,这就洗!”可当他洗过后,铁锈味并没有消失,手看上去依旧黑乎乎的,仿佛是铁锈已经侵入父亲的皮肤深处,那是他为家庭而努力劳作的印证。

步入初中,我的身高渐渐追上父亲了,不再情愿和父亲牵手,父亲也不再主动牵我了。一天晚上,父亲很晚才回来,拇指用纸巾包着,上面还渗着殷红的血迹,母亲心疼地问:“怎么回事?”父亲疲惫不堪地回答:“工作时被机器压了一下。 ”说着打开纸巾,整个大拇指又红又肿,指甲边缘处的伤口还渗着血,他随便换了张纸巾包上,就要走出门去为我买前几天提起的排球。我放心不下,紧跟着追了出去,顺势握住了他的手。我感觉到,父亲的手上长满了老茧,又硬又糙。我怕碰到他的伤口不敢用力,父亲却紧紧地牵着我的手,我感到他的手还是那样有力,那样温暖。路灯下,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我劝父亲,手受伤了,应该去医院消毒包扎,父亲却说:“我的手三天一小伤,十天一大伤,久经沙场了,不要紧,恢复得很快,包扎了反而不方便干活了。”我知道,父亲是多面手,会做模具、维修车床,大家都称赞他的好手艺。他每天与铁器打交道,手上早已伤痕累累。神奇的是,两三天后,父亲手上的伤竟然真的好了。

父亲用他那勤劳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地;用他那灵巧的双手,为我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还用他那最朴实的双手,教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这一刻,我懂得了父爱的内蕴。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该轮到我牵起那双粗糙的手了。

【点评】

全文以“父亲的手”为线索,描绘与父亲相处的几个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逐渐加深,能理解父亲的辛劳,并受到父亲勤劳朴实的品质的熏陶,从而激发出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情感脉络清晰,细节描写较为传神。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