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一、提纲
1. 开头:点明读了《中国民间故事》,直接说出最喜欢的故事是《田螺姑娘》
2. 中间1:简单介绍《田螺姑娘》的主要内容,讲清年轻人和田螺姑娘的关键情节
3. 中间2:分享自己读故事时的感受,比如觉得田螺姑娘很善良
4. 结尾:联系生活,说说要向田螺姑娘学习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正文
这个月我读完了《中国民间故事》,书里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但我最喜欢的是《田螺姑娘》。
故事里的年轻人特别勤劳,每天都去田里种地,回家后却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有一天,他在河边捡到一只漂亮的田螺,就把它带回家养在水缸里。从那以后,年轻人每次放学回家,桌上都摆着香喷喷的饭菜,屋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很奇怪,偷偷躲起来看,才发现原来田螺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帮他做饭呢!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心里暖暖的。田螺姑娘明明可以安心待在水缸里,却主动帮助辛苦的年轻人,她真是太善良了。我想到自己平时在家,妈妈下班回来还要做饭、洗碗,我却很少帮忙,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田螺姑娘》让我明白,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后我要像田螺姑娘一样,看到爸爸妈妈累了就帮他们捶捶背、递杯水,同学有困难时也主动伸出援手,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三、修改建议
1. 可以在介绍故事内容时,多加一个小细节,比如“年轻人看到热饭时,惊讶地揉了揉眼睛”,让情节更生动
2. 结尾部分可以具体写一件自己帮妈妈的小事,比如“上次妈妈感冒时,我给她端了一杯温热水”,让想法更真实
四、写作建议
1. 写读后感时,先选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再围绕这个故事展开,不要同时写好几个人物,避免内容杂乱
2. 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内容”结合起来,比如看到田螺姑娘做饭,就写“我好像也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特别羡慕年轻人”,这样更有代入感
《<中国民间故事>里的智慧》
一、提纲
1. 开头:总说《中国民间故事》里藏着很多智慧,引出自己的发现
2. 中间1:举《巧媳妇的故事》为例,讲巧媳妇如何解决难题
3. 中间2:再举《曹冲称象》的例子,说明另一种智慧
4. 结尾:总结民间故事里的智慧对自己的启发
二、正文
翻开《中国民间故事》,我就像走进了一个装满“智慧宝藏”的小房子。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藏着古人的聪明想法,让我读得入了迷。
最让我佩服的是《巧媳妇的故事》。故事里的地主故意刁难巧媳妇,让她用“空篮子买米”“无灯点灯”。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做到,可巧媳妇一点也不慌:她把篮子浸湿,让米粘在篮子里,解决了“空篮子买米”;又用镜子反射月光,照亮了屋子,完成了“无灯点灯”。地主再也不敢小瞧她了。我读到这里时,忍不住拍手叫好,巧媳妇的办法太妙了!
书里还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大象那么重,没有大秤能称出它的重量,大臣们都急得团团转。可小曹冲却想到,把大象赶到船上,在船身刻下水位线,再换成石头装到船上,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原来遇到难题时,换个角度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
《中国民间故事》教会我,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从生活里慢慢积累的。以后我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或者玩拼图卡壳时,再也不着急哭了,先静下心来想想办法,说不定也能像故事里的人物一样,想出好主意呢!
三、修改建议
1. 介绍《巧媳妇的故事》时,可以简单说一下地主为什么刁难她,比如“地主觉得女人不如男人聪明”,让故事背景更清楚
2. 结尾可以加一句“我现在做数学题时,会先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就像曹冲用船当‘工具’一样”,让启发更具体
四、写作建议
1. 用“举例子”的方式写读后感时,选2个不同的例子,一个讲“解决难题的智慧”,一个讲“观察的智慧”,这样内容更丰富
2. 写例子时,先讲“遇到了什么困难”,再讲“人物怎么做的”,最后写“自己的想法”,按照这个顺序写,逻辑会更清晰
《民间故事里的“爱”》
一、提纲
1. 开头:说《中国民间故事》里有很多“爱”,让自己很感动
2. 中间1:讲《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友情之爱
3. 中间2:讲《牛郎织女》里的亲情与爱情之爱
4. 结尾:说说这些“爱”对自己的影响
二、正文
读完《中国民间故事》,我的眼睛湿了好几次。因为书里没有神奇的魔法,却有好多好多温暖的“爱”,像小太阳一样照在我心里。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祝英台为了读书,女扮男装来到学校,认识了梁山伯。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成了最好的朋友。后来祝英台要回家,梁山伯送了她一路,走了十八里路还舍不得分开。就算最后他们不能在一起,变成了蝴蝶也要一起飞。我知道,这就是最珍贵的友情,就像我和我的好朋友小美一样,每天一起上学、分享零食,永远不想分开。
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是个孤儿,只有一头老牛陪着他。后来他遇到了织女,两个人相爱了,还有了可爱的孩子。可王母娘娘却把织女带回天上,只允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通过鹊桥见面。每次读到牛郎带着孩子在河边等织女的样子,我就特别心疼。但我也知道,不管离得多远,他们对彼此的爱从来没有变过,就像爸爸妈妈爱我一样,不管我做错事还是生病,他们都会一直陪着我。
这些民间故事里的“爱”,让我更懂珍惜身边的人。以后我要多抱抱爸爸妈妈,对他们说“我爱你”;也要好好对待我的好朋友,不跟她吵架。因为爱就是要大声说出来,用心做出来呀!
三、修改建议
1. 写《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加一个小细节,比如“他们一起在灯下背书,梁山伯还帮祝英台捡过掉在地上的笔”,让友情更具体
2. 结尾可以加一句“上次小美生病没来上学,我把笔记抄好送给她,她笑着说我像‘梁山伯’一样好”,让联系生活更自然
四、写作建议
1. 写“爱”这种抽象的主题时,要结合故事里的具体情节,比如写亲情,就说“牛郎给孩子讲故事”,不要只说“他们很爱对方”
2. 可以用“比喻”让文字更生动,比如把友情比作“甜甜的糖果”,把亲情比作“暖暖的外套”,四年级的小朋友这样写,会让读后感更有趣。
各位家长,强烈推荐您给孩子入手《中国民间故事集》!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故事书,而是装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册”。
书里精选了《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等经典故事,没有复杂的文字,却藏着最朴素的道理——田螺姑娘教孩子乐于助人,曹冲称象带孩子感受智慧,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孩子懂得珍惜友情。这些故事经过千百年流传,语言生动有趣,孩子读起来不费力,还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打基础。
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孩子了解中国的文化根脉:为什么七夕要过鹊桥?为什么大家喜欢善良的角色?这些故事里都有答案。孩子读的是故事,记的是传统,养的是品格。茶余饭后,您还能和孩子聊聊故事里的情节,既是亲子互动,又能帮孩子加深理解。
一本薄薄的书,能让孩子在趣味阅读中长知识、学道理,这样的好书,值得每个孩子拥有!
标签:读后感3篇中国民间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