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泥鳅

2025-07-21 20:58:54 文题网 阅读:

七月盛夏,酷暑难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妈妈的娘家,一个还没有拆迁的农村去看望老太公。

到了之后,整体感觉不错,村庄整齐干净。听老太公说,村里的田地大部分由大户承包,但每家都有一些自留田,因为这些田地机械化操作不方便,承保大户不愿意承包只有自己种。老太公家人喜欢吃早稻米。现在早稻苗刚刚插入田里不到十天,长势很好。在来老太公家的第二天,老太公就带我到刚刚插好秧苗的水田里去捉泥鳅。

中午时刻,挂在天空中的大火球照在村里的墙上和水泥铺的路面上,反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热浪。老太公和我带着竹制的鱼笼,顶着头上的火球,冒着高温去捉泥鳅。

老太公告诉我,高温下捉泥鳅也是一项技术活,如何识别泥鳅躲在水里或在土里什么地方,是捉到泥鳅的前提,而不是盲目的在水里或土里乱摸。刚插好秧的水田里,水不是很深,大约五到十厘米,水田里的水温很高,因为泥鳅既怕热又怕动,自己不想用力钻进土里筑巢,来逃避高温酷暑,因此它也学会投机取巧,就用人们在水田里插秧时,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作为自己的安乐窝来避暑。

老太公还告诉我,泥鳅在水里面是一个不好捉的小动物。但是在高温的水田里,泥鳅也老实多了,你摸到它的时候,它会装死,在你手里一动不动,如果快要离开水面了,它却一溜从手中滑走。听了老太公的话,我小心翼翼地双手并拢,慢慢地将并拢的手放入一个大脚印中,轻轻地捧起大约五、六条泥鳅,快出水面时,老太公赶紧把鱼笼放在我的右手边,只要配合的好,泥鳅就能一条不漏地全部被“俘虏”。

如此反复,我学会了捉泥鳅这一项技能。

(小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捉泥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明年的暑假还要到老太公家去。

家长感言

非常支持孩子暑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我们觉得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促进孩子学会动脑动手的技能,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细——盛夏的高温、早稻田的景象、捉泥鳅的技巧,尤其是对泥鳅“投机取巧”f躲在插秧脚印里避暑、“装死” 后突然溜走的描写,既生动又充满童趣,可见孩子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用了心、动了情。(俞良德)

标签:一个我和妈妈娘家泥鳅酷暑盛夏妈的七月爸爸到了难耐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