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一个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22 23:20:47
《一件小事》
有一件事,常常让我后悔不已。
那是一个晴天万里的早晨,我与小诗手拉着手走向学校。到了学校,我看到我们的教室门口落满了树叶,好像给地板穿上了一件橙黄色的大衣,踩上去还发出吱吱的声音。
小诗对我说:“小路,你看,地上都是落叶,我们一起打扫吧。”我回应小诗:“你看见黑板上的名字吗?今天又不是我们值日,为什么要我们去打扫呢?真是的!”小诗有些生气地告诉我:“你看看,今天的值日生是谁?——小明。他的手扭伤了,根本没法扫地呀。算了,你不扫也没关系,我以后不和你这种不爱班集体的人玩了。”
小诗说完,生气地离开了我。她拿起扫把,把教室门口打扫得一干二净,还用拖把把教室里的地板也拖了一下。教室里立刻变成了一块大镜子,亮闪闪的。
这时候老师来了,发现地板被人打扫得一干二净。当老师得知地板是小诗打扫的,就在班里表扬了小诗。小明也对小诗表示十二分的感谢,老师不仅表扬了小诗,还给小诗一张奖状。而我呢?却和小诗相反,老师批评我,同学们也不和我玩了。我觉得我真的不应该呀!
小诗真是一位天使。同学们,我们应该向小诗学习,不能和我一样自私自利啊!
《鸡蛋壳旅行记》
春天的一个早上,天气晴朗,鸟语花香,正是出门游玩的好天气。小蚂蚁和毛毛虫相约来到绿茵茵的草地上玩耍。走着走着,小蚂蚁发现了半个鸡蛋壳,和毛毛虫商量后,打算做个跷跷板。它们找来木板架在蛋壳上,又用细绳把木板牢牢固定在蛋壳上。小蚂蚁和毛毛虫分别坐在跷跷板两端,玩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在蓝天上回荡。这时他们的好朋友蝴蝶飞过来了,小蝴蝶对它们说:“我们可以把蛋壳做成热气球,到天空去看一看,那儿可美了!”毛毛虫和小蚂蚁异口同声地说:“太好了!太好了!”于是,蚂蚁和毛毛虫坐进了“热气球”里,小蝴蝶在前面给它们带路。热气球缓缓上升,它们好奇地向外张望。三个小伙伴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大江大河,一路欣赏着天空下的美丽景色,不由地赞叹祖国壮丽的山河。到了下午,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它们赶紧把蛋壳当作雨伞,躲在下面。雨滴“噼里啪啦”地落下,打在蛋壳上。过了一会儿,雨停了,天黑了。毛毛虫说:“我们该回家了。”蝴蝶连忙说:“天黑出门太危险,不如在这里过夜吧!明天再走也不迟。”大家觉得蝴蝶说得有道理,便把蛋壳翻了个面,找来一片树叶,盖在蛋壳上当作被子。月光皎洁,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三个小伙伴渐渐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旅行家鸡蛋壳也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捉泥鳅》
七月盛夏,酷暑难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妈妈的娘家,一个还没有拆迁的农村去看望老太公。
到了之后,整体感觉不错,村庄整齐干净。听老太公说,村里的田地大部分由大户承包,但每家都有一些自留田,因为这些田地机械化操作不方便,承保大户不愿意承包只有自己种。老太公家人喜欢吃早稻米。现在早稻苗刚刚插入田里不到十天,长势很好。在来老太公家的第二天,老太公就带我到刚刚插好秧苗的水田里去捉泥鳅。
中午时刻,挂在天空中的大火球照在村里的墙上和水泥铺的路面上,反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热浪。老太公和我带着竹制的鱼笼,顶着头上的火球,冒着高温去捉泥鳅。
老太公告诉我,高温下捉泥鳅也是一项技术活,如何识别泥鳅躲在水里或在土里什么地方,是捉到泥鳅的前提,而不是盲目的在水里或土里乱摸。刚插好秧的水田里,水不是很深,大约五到十厘米,水田里的水温很高,因为泥鳅既怕热又怕动,自己不想用力钻进土里筑巢,来逃避高温酷暑,因此它也学会投机取巧,就用人们在水田里插秧时,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作为自己的安乐窝来避暑。
老太公还告诉我,泥鳅在水里面是一个不好捉的小动物。但是在高温的水田里,泥鳅也老实多了,你摸到它的时候,它会装死,在你手里一动不动,如果快要离开水面了,它却一溜从手中滑走。听了老太公的话,我小心翼翼地双手并拢,慢慢地将并拢的手放入一个大脚印中,轻轻地捧起大约五、六条泥鳅,快出水面时,老太公赶紧把鱼笼放在我的右手边,只要配合的好,泥鳅就能一条不漏地全部被“俘虏”。
如此反复,我学会了捉泥鳅这一项技能。
(小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捉泥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明年的暑假还要到老太公家去。
家长感言
非常支持孩子暑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我们觉得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促进孩子学会动脑动手的技能,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细——盛夏的高温、早稻田的景象、捉泥鳅的技巧,尤其是对泥鳅“投机取巧”f躲在插秧脚印里避暑、“装死” 后突然溜走的描写,既生动又充满童趣,可见孩子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用了心、动了情。(俞良德)
《探秘古墓大冒险》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超级神奇的地方——古墓博物馆!我既紧张又兴奋,小手一直紧紧抓着妈妈的衣服。
一进门就看到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两边都是黑乎乎的墓洞。每个墓洞前面都有个矮矮的石门,爸爸要像大虾米一样弯着腰才能进去。我个子小,一钻就进去啦!里面有些白白的骨头,但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我是勇敢的"小考古学家"!
最神奇的事情发生啦!在一个墓洞里,我发现墙上的影子会"变魔术"!明明那个石头人手里空空的,可他的影子却握着一把宝剑。我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原来墙上有一条凸起的石头,灯光一照就变成宝剑的影子啦!我高兴地跳起来:"我破解谜题啦!"
我们还参观了一个皇帝的大陵墓,里面站着两个威风凛凛的石像将军,就像动画片里的守卫战士。地宫里黑漆漆的,我的手电筒成了最亮的"探险灯"。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给爸爸妈妈讲今天的发现。虽然古墓有点神秘,但真的超级有趣!下次我还要当"小小考古学家",去发现更多秘密!
《两个和尚的故事》
从前,四川一个偏远的地方,住着一个穷和尚和一个富和尚,他们都想去南海,但一直没有成行。
一天,穷和尚敲响了富和尚的门,对富和尚说:“师兄,我打算明天就去南海”。富和尚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都张大了,用手指着他问:“你凭什么去啊?你凭什么去啊?我攒了这么多年钱了,都不敢去,你穷得叮当响,你凭什么可以去啊?”穷和尚不慌不忙回答道:“我带一个装水的瓶子和一个化斋的钵子就可以了”。富和尚一听,更是吃惊,问:“你要走路去啊?从四川到南海几千里路远呢!你能走路过去?我才不信哩!如果碰上大风大雨怎么办?如果遇到豺狼虎豹怎么办?只怕你有去无回呀,到时候可没人帮你收拾残局”!富和尚又回答道:“渴了,我就用瓶子装山泉水,饿了,就讨点斋饭吃。如果没有村庄,野果、树叶也可以将就;夜晚行路,如果遇到人家,可以在那里借住一晚;若是在山上,到处都可以安身。 ”
第二天,穷和尚真的出发了。富和尚一边冷笑一边说风凉话,笑他自不量力。
到了第二年春天,富和尚还在想:“我再攒两年钱,租条大船去南海。”这时有人敲门,他打开门一看,竟然是从南海回来的穷和尚!富和尚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光说不做,永远实现不了目标,只有勇敢行动,才能成功。
《两只手的温暖》
“同学们,现在请把你们的鞋带解开,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单手系鞋带!”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我把左手放进口袋里,用右手拎起鞋带。两条鞋带,想打个蝴蝶结咋这么难呢!只见两条鞋带刚刚被我打好一个结,我一松手,那鞋带就不听我的使唤了。“用单手系鞋带,现在比写一张数学卷子都难了!”我嘴里小声说到。再看看我的同桌,他气得直跺脚,汗都急出来了!
“时间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规规矩矩地回到座位,但还是很懊恼。老师说:“现在可以两人一起合作,但是每人还是只能用一只手。”我和同桌迅速凑到一起,你说我笑地一边商量一边配合,可顺当了!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刚刚的困难也不在话下。而且这次的游戏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人的力量更强大。
《单手系鞋带》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吧!”老师说完,转身就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单手系鞋带!班里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一个个又笑又叫,觉得又新奇又有趣。
前面的小杜同学先尝试。他把左手背到身后,只用右手笨拙地拎起鞋带。他的右手好像被胶水粘住了似的,动作僵硬。好不容易打了一个结,小手一动,结又松开了!小杜心里急得怦怦直跳,他想:“平时两只手系鞋带五六秒就好,今天单手系,半天都系不上,这可怎么办?”可是……
这个任务可真难啊!小杜急得跳了起来!看着他的样子,大家心里也在打鼓:“真有那么难吗?”轮到我了,我把左手插进裤兜里,开始尝试!一开始我还觉得“不难”,结果你相信吗?我没有成功!全班只有一个人成功了。
“时间到!”老师话音刚落,大家齐声叹气。第一次尝试结束了。这时老师说:“可以两人一组合作试试看。”大家一听又兴奋地叫了起来,仿佛胜利在望。
这次,我和搭档互相配合,没人伸出一只手,鞋带马上就系好了!我们相视一笑,心里满是喜悦。
这次游戏让我明白,用一只手系鞋带可真不容易!但是两人合作就变得简单多了。如果大家携手共进,相互配合,就能成功,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啊!
《我学会了包饺子》
周末的一个上午,妈妈在厨房包饺子,边哼着歌边包,我看着妈妈包得那么开心,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学包饺子!”妈妈点头并答应教我包饺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于是我手拿着饺子皮,一手拿着筷子,仿佛胜券在握。
我先用筷子夹了一大团肉放在饺子皮上,再把肉馅儿包了起来。正当我想向妈妈炫耀的时候,饺子皮的边缘裂了一条缝。妈妈告诉我:“你把肉放得太多了,而且要在饺子皮边边抹点水,这样才能包得紧。”我再一次拿起一张饺子皮,又在里面放了一小团肉,按照妈妈的指导,在饺子皮的边边沾了点水,再包起来,结果饺子皮就像花苞一样自己打开了,妈妈又对我说:“你把肉放少了,所以它就自己打开了。”
此时此刻,我看着窗外,天空正下着倾盆大雨、雷电交加,我对自己没了信心。这时,妈妈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于是我又信心爆发,拿起一张饺子皮,接受刚才的教训,往里面放了适量的肉馅,再在边边沾了一点水,最后对折包起来。这次,饺子既没有露馅也没有被打开,我兴奋地尖叫起来,妈妈也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又一次看向了窗外,此时,雨过天晴,天空中还挂着一道彩虹,那道彩虹,就像我脸上的笑容,非常好看!
这次包饺子让我知道了,一二次失败证明不了什么,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多彩的活动——记校园爱心义卖》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在操场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义卖会”。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体验了当“小老板”的乐趣,更让我们懂得了奉献爱心的意义。
活动前一周,各班就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同学们纷纷从家里带来闲置的书籍、文具、玩具,甚至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我们班负责的是“创意手工区”,我和几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折纸鹤、编手链,还在商品上贴了手绘的爱心标签。大家一边忙碌,一边猜测着义卖当天会有多热闹,心里充满了期待。
义卖当天,操场瞬间变成了热闹的“集市”。五彩的气球、醒目的海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整个校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们班的摊位前挤满了人,负责销售的同学大声吆喝:“纯手工手链,买一送一啦!”我则当起了“收银员”,小心翼翼地清点善款。最有趣的是隔壁班的“盲盒抽奖”活动,连老师们都忍不住参与,操场上不时传来惊喜的欢呼声。
活动结束时,我们班共筹集了五百多元善款。当班长将沉甸甸的捐款箱交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时,所有人都鼓起了掌。这次义卖让我明白,小小的行动也能汇聚成大大的温暖。那份为他人付出的快乐,比任何玩具都更珍贵。
《多肉生长记》
我在书上看到过,多肉类植物生命力很强,一个掉落的叶瓣放在土中,只要过几天,它就能在土里生根发芽,会长成一棵新的植株。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捡了几片新鲜的多肉叶瓣,在花盆中找了几个空当,把叶瓣插进了土里。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扒着花盆往里瞧。看着叶瓣静静地躺在土中,就很替它们着急。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们,期待着它们快快生根,长出新芽。
为了能让它们茁壮成长,我为它们浇了一些水,还轻轻地把有些歪倒的叶瓣扶正。我想,要让它们顺利地生根,得给它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于是,我特地为它们请来了松土专家——蚯蚓。爸爸说过,蚯蚓的粪便是天然的优质肥料,能大大助力植物生长呢!
第五天,我再来看时,惊奇地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它们已经长出了如同白发一般的细丝,柔柔的、嫩嫩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折断。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又过了三天,原本娇嫩的细丝已经发了芽,那芽儿仿佛是玉做成的,一碰就会碎。我仔细观察,发现一个个小嫩芽下,竟长出了如柳芽一般细细的短茎。我更对它们充满了爱怜。时不时有蝴蝶飞来,停在它们旁边的花朵上,静静地欣赏着一个个小生命,仿佛也被它们所陶醉了。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星期。我惊喜地看见它们居然长出了一片片翠绿的叶瓣。那叶瓣虽只有指甲大小,但十分饱满。我轻轻抚摸着,翠绿的叶瓣仿佛苍翠欲滴的绿宝石,那么光滑,那么圆润。
看着那蓬勃生长的小生命,我不禁感慨:生命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一片小小的多肉叶瓣,一步步成长。生根、发芽、长叶,我惊讶于这些细小的生命的变化。
家长感言
这不仅是植物生长的记录,更是孩子求知、好奇与耐心的成长。大自然也是孩子的老师,愿他保持这份热忱,在观察与实践里,收获更多对生命、对自然的体悟。
教师赏析
本文以孩童的好奇心为起点,以时间为序,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根系、嫩芽、叶瓣这些多肉生长的变化。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情感自然流露,生动地展现了多肉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小作者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方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