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光所诱惑。
——题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不知何时月亮就在诗中染上了忧愁,可是月亮真的只有愁吗?在我的眼里它更多的是指引。
你知道吗?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在夜晚中看见的皎洁月光,其实是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形成的现象。太阳的光照射到月球上,一部分被月球表面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反射,于是我们就看见月亮发光了。
当我们把视野放在星星旁,我们会觉得月亮是闪着光的;但当我们用宇宙的角度看向月亮,就会觉得,月亮是无比渺小的。不过是浩瀚星辰中,仅仅有着微弱到忽略不计的光而已。只是哪怕那光在微小,我们也不可以否认它对其他人带来的力量。
“月亮”它代表的决不是忧愁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和的力量,亦或是澎湃的生命力。正如苏轼所言:“月有阴晴圆缺。”在我看来月亮时圆时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正代表了其顽强、澎湃的生机。
其实月亮很像一类人。他们生下来并不会发光,但是身边总少不了像太阳一样光彩溢目,天生自带光芒的人。“月亮”便站在暗处,仰望着他们,羡慕着他们,从心底佩服他们。于是“月亮”便开始努力,努力向光靠近,追随着光,渴望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光。而当“月亮”成为光的那一刻,并不是像给予其力量的“太阳”一样耀眼,而是,转换成了柔和的光,光而不耀,成为了在黑暗中不断指引他人前进的光。
生活中的“月亮”,他们不是热烈的人。但是他们会默默的关心你,用自身的温柔照亮你,在你身处黑暗,迷茫不知所措时指引你找到方向。
所以我愿做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浪潮。只求用自己那微弱的光芒指引他人前进。
——郑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