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朋友为主题的作文
今天,我在群里读到了多篇谈论朋友的作品,或诗或文,勾起了很多尘封的记忆,于是我也说说朋友。
有人把朋友比作严冬的羽绒服,天寒地冻时可以给你温暖。有人把朋友比作一剂良药,有病治病,无病保健。还有人把朋友比作一把油纸伞,既能遮阳挡雨,又体面。那么朋友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给“朋友”下个定义,把那种称作“朋友”的关系释述明了?
我在中学时期,有很多要好的同学。每天课间,我们都汇聚在狭小的楼道里,谈谈学习,聊聊小说,侃侃时事,拟或褒贬古人,拟或胡点江山,嘻嘻哈哈的过,一天一天的生活。大家都是学生,有家长老师的庇护,无忧无虑,逍遥自在,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也没有什么大爱大恨。相互间很了解,同学的一个笑容就能传递一个信息,哥们儿的一个眼神就能表明一个主意,平平淡淡,但又真真切切。
然而同学间不是都那么友好,也会有一些合不来,看不惯,相互抵牾,相互反感的同学。记得当时我就与一位同学很不友好。他看我不顺眼,我瞅他很反感。我们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高中毕业,并且还在继续蔓延。高考过后,各奔前程,很多同学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但我们之间从未写过一封信,从未发过一个信息。有时过春节,同学们都从遥远的城市返回老家,大家常会相互聚聚,然而总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即使遭遇,也冷眼相对,无言以答。
很快,大家都要实习了,他来到北京一家公司。我接到同学们的召唤,说要在北京好好聚聚,欢迎老同学加入北漂一组。在相聚时我们有了几年后的第一次相互微笑。我至今还清晰地记着,他拍拍我的肩,淡淡地说:“兄弟,多年不见,你还是老样子,既没长高,又没发福,不过好像顺眼了很多。我们弟兄是否要改善改善关系?”他说话还是那样的板,但此刻好像过往的磕磕绊绊已化作缕缕青烟,飘散的无影无踪。我对他笑了,是发自内心的,浸满感动的笑:“还望老兄谅解,过去全怪我不是东西。”“不是不是,应该是我们都不是东西”他也笑了,“今后就是好兄弟,好东西了。”在场的同学们都笑了。
自那次相聚后,我们真的言归于好了。不过大家都很忙,在一起的时间自然不多。那时我们都是光棍,偶尔会发个信息传份邮件,相互奚落调笑一番,就是这种玩笑也让我们倍感温暖。后来很多同学成了家,他也有了另一半,如今唯独留下老槐在无涯的旷野寻觅徘徊。我偶尔会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言语不多,很少有大串的问候,淡淡的交谈,常勾起相互间默默的思念。有时电话两端莫名的沉默,让时间一秒一秒地流过,然后再谈几句生活与工作,然后又是沉默,然后挂掉电话各自去忙自己的`工作。充实,快乐。心情淡淡,牵挂绵绵,真朋友不必指天发誓,说什么两肋插刀,说什么同生共死。真朋友在你为难时,会默默的施以援手,在大家安好时或偶尔联系,又或长无声息。
傍晚十八点,我每天都在这个时候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的《名家书场》,刚刚开播的《隋唐演义》由田连元先生演播,今天正好讲到秦叔宝病困山西潞州天堂县,当锏卖马,英雄气短,巧遇二贤庄庄主赤发灵官单雄信。单雄信坐镇故里二贤庄,纠集五省绿林同道,为总瓢把子,侠肝义胆,英雄勇武,结交天下豪杰。而秦二爷人称交友赛孟尝,更是为人称颂,于是秦单相识。后来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举旗反隋,仗义疏财,救天下黎民于水火。或史实也罢,或小说也可,这总是人们心目中的另一种友谊。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所谓的“主义”,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相互提携,相互支持。
儿时读“画本”《杨家将》,有一节一位与杨六郎相貌极像的“任姓大哥”,为保杨六郎不死,以便统帅三军“保家卫国”,也为报答六郎曾经对他的搭救之恩。他深明大义,不惧赴死,慷慨的献出自己的头颅,替六郎殒命。这是再一种交情。
战国时期,秦国经商鞅变法,郑国筑渠,关中呈现沃野千里,国力日强,于是东向相侵。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知遇之恩”,虽知刺秦王己必死,也义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一说法的流传。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曾有一位同事为我道出了另一种“交友观”。他说你投之以李,我报之以桃。你有好处给我,我也有好处送你,那么我们就是朋友,来而不往非礼也,亦非友也。没有了利益诱惑,也就没有了“朋友”。这是一种纯物质化的“朋友”,我不欣赏。
说了这么多“朋友”,林林总总。到底哪一种适合我们?我想瓦岗山的结义离我们远去;杨家将的惨烈或许只是戏剧;图穷匕见,断股被杀的荆轲倒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不求名不争利,讲哥们义气,为朋友“打抱不平”,将别人伤害以至于自己锒铛入狱,我想大家也不会欣赏。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都喜欢君子,厌弃小人。何尝不试试!
【也说朋友为主题的作文】
标签:作文朋友题的为主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