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手写年华

2024-11-29 11:10:30 阅读:

前阵子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在法国读书的姑娘的手写笔记,堪比艺术珍品。在规整的字体与布局中,明快合宜的色彩搭配让时光凝固。

今天到图书馆来,在小卖部看到一本心仪的胶套本,蓝色与粉红上下渲染着,将人带入了阳光雨后的树林。

空气清新。

点一杯竹叶青,窝在图书馆咖啡吧的高背沙发上,在这本文艺气息十足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上午听课的心得。慢时光,需要慢慢品读。时而翻看从阅览室带过来的图书,遇到感兴趣的话题,用毕加索钢笔记录下点滴。

人民日报曾发布了一条简单生活的号召,其中有一项就是:停止使用中性笔,在家中准备一支好钢笔。

高中的时光,一支钢笔一直陪伴着我。不同于使用中性笔的是,使用钢笔不仅仅书写更加流畅,更能写出笔锋与轻重缓急,更重要的是,钢笔属于耐用品,用得越久,与它之间产生的感情越发深厚。也曾换过几次钢笔,但每一次更换钢笔的心情总是难舍难分的。总觉得自己和那支旧钢笔的缘分未尽。与钢笔的分手,是于记忆的载体的告别,从此意味着,记录下你这一段时光的一个老朋友与见证者从此不再与你相伴。这种感觉,总是让人唏嘘感叹。

上大学以后,几乎告别了钢笔。在大一下半学期的时候,中性笔成为了我记录课堂笔记的主要用笔。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文具店里看到一支心仪的“毕加索”钢笔,价格也是不菲的,要一百出头。不知怎么的,这支钴蓝色的大气饱满的钢笔,唤起了我陈年的记忆。我想起了第一次看见好友细心运笔、写出漂亮的带有笔锋的字时的情形;想起了多年自我习练书法过程中的许多心得。久久驻足,终于还是买下了这支“毕加索”。

刚才,便握着这支心爱的钢笔,在那本新买的文艺气息十足的胶套本上,写下了点滴字句。

好的时光,是需要用心感受,用手记录的。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画家可谓承担了这一重任。同时,画家们沉浸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在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印象。

喜欢印象派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是对自然风光的机械重复。而一扫而过的印象,往往是最为感人的部分。画家捕捉了这一印象,创造出许多明丽动人的画面。

对于一个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人而言,飘过脑间的灵感,正是现实世界的一幅印象派写照。

用笔记录生活,不仅仅是还原生活,更重要的是,建构一个时光的掠影。每一次回顾,都会发现别样记忆的影子。

这样的书写,大概可以写就博尔赫斯笔下的“沙之书”了吧。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