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口文昌学校 杨 静
傍晚时分,左邻右舍一片锅碗瓢盆交响曲。我站在几平方米老式的厨房里,做女儿喜欢吃的菜。要辣,但要有营养,还要兼顾荤素搭配,火候要把握,份量足但别浪费……楼层不隔音,我总是听见楼上的煮妇有节奏的切菜,油锅滋啦一声欢快的声响,还有接电话时爽朗的笑声。没错,女儿高三,我有幸站在浩浩荡荡的陪读大军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奋力拼搏的一段人生。
你问我为何要陪读?不是矫情,无关宠溺。孩子学习辛苦,只是简单地想每天给她争取半小时的时间,多睡一小会。想让她从一次又一次应接不暇的考试中出来,抬头能看到父母的笑脸。想告诉她坚持不懈的精神后面,有无论成败都无条件支持的坚强后盾……如果你陪读过,你会懂。
记得我生小宝在长沙坐月子的时候,有次放下电话,女儿拿老公的手机给我发微信:妈妈,我哭了。我回复:妈妈知道你学习很累,而且你一定想妈妈了,我也很想你。心里难过就哭出来,但要早点休息。微信那边似乎平静了一些,我调侃地问:最近有什么好听的歌吗?回复:《爱最闪耀》,妈妈,我不知为什么又流眼泪了。
满月后我带小宝一起回来陪读。租住的房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有点简陋有点陈旧,带上嫩娃娃更是有诸多不便。我曾笑说如果不是陪读,这样的房子我们怕是很难住的惯。但我的一位朋友说:人在哪,家就在哪。我细细回味这句话,真的,孩子在这里,没有电视,墙灰脱落,地面潮湿,房间拥挤,东西永远没买齐……所有这些,我们都能克服,而且并不觉得苦。
小宝打出生就跟姐姐要好,喜欢姐姐买的玩具,喜欢摸姐姐的衣服和头发,看到姐姐下课回来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他跟这里的环境也很融洽,乖乖地早睡早起,冷天待在家里看房门上仅有的几幅画,出太阳的时候去操场看哥哥姐姐跑操。我常常说:姐姐不怕吃苦,小宝给姐姐加油!
陪读的家长们有的放下了手中的生意,有的匆忙下班赶过来做饭,更有爷爷奶奶为工作繁忙的爸爸妈妈代劳。早出晚归的背影身后,是多少深情的目光。是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纠结心情。闲暇时间,有人在讨论各自对将来的期望,有人在比较孩子们的成绩,有人在计算高考倒计时的日子,有人一心研究每天不重样的菜式,有人对着天空发呆……书上说,每个人来世间都是一场修行,大人何尝不是和孩子们一样,把酸甜苦辣细细切碎,将一腔热情慢慢蒸煮,揣一份执拗反复煎熬。尝过这个中滋味,也算是一种圆满吧!
老一中于我是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我在这里上学,在这里认识许多令我敬重的师长,在这里嫁给老卢,在这里生下女儿,在这里工作,如今又机缘巧合带小宝在这里生活……最爱大操坪的桂树、教学楼前的银杏和满园的白玉兰,它们和古老的文昌塔、沉默的平溪江一样,总能让人平静安宁而又心生敬畏。莘莘学子们一拨又一拨从这里展翅,他们的未来,又藏着怎样的玄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