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在《论自立》中谈到:“尽管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心灵的声音,当心灵的微光从内部闪过,他却因那是他自己的东西,就将它摒弃,我们可以在天才的作品中发现我们舍弃的微光。”
的确,常人因舍弃了自身的微光得以融入世俗,天才却因点燃了微光,得以独立于世,被人仰望。
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论述,人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变得盲目和冲动。他会不加怀疑地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想法和信念。盲目地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我们难以进行独立思考,难以产生内心的微光。纵使我们深知微光来之不易,却仍将之舍弃,这是出于自身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孤独的恐惧。加缪说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有一个荒谬的开始。但在其被证实前,我们看不到伟大,只会经受荒谬的折磨。这种因自身得不到肯定的不自信以及违背大众取向的被孤立,双重压力下,我们只好摒弃微光,和谐地融入世俗,也失去了独立之人格。
然而,李白抓住了酒中的微光。于是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贝多芬抓住了黑白键上的微光,于是悲怆的奏鸣曲在历史长河的堤畔奏响,毛姆抓住了月亮映出的微光,于是画出了“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只有相信微光的价值,“相信心中的真理对其他任何人都适用”,我们才能捕捉心中的微光。
诚然,当我们选择保留微光,便意味着享受孤独。微光来自于自我的内心,与世俗的不同在于要我们在孤独寂寞中呵护微光。波德米尔说过:“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这自我便是伟大人格之基础。如歌德所述,自律即人确立并遵循独立于一切经验条件的法则,而当我们遵守理性去确立法则,就能获得自由之精神。当独立之人格与自由之精神交错,微光便终可被点燃。
然而将微光公之于众,需要更大的勇气。越是对方呼声最高时,我们越要平心静气地坚持我们自己的微光。初燃的火花不加以氧气的供给,终易熄灭。在我们有所体悟,有所思考外,更应有所坚持。将微光点燃,告别一味仰望,燎原星火终会照亮你的前方。
标签:仰望告别微光800字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