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2024-04-13 12:45:33 独木帆作文网 阅读:

前一阵,无意中细读了一篇给学生准备做阅读训练的文章,题目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不知道学生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而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竟然多次红了眼眶,心一次次被深深打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中等生的故事。文中的女孩平凡至极:中等的成绩,没有什么才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但是她善良,善于欣赏和鼓励他人,是那样温暖。

她的父母也曾经焦虑过,想尽办法想要她脱离中等,走向卓越。但是一番折腾后却没有什么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最后,他们接受了女儿是“中等生”的事实,同时更学会了欣赏这个平凡却也有自己光芒的女儿。

这样听起来,这个故事似乎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感。但在看文章的过程中,我为何那样被触动呢?

首先,我想到了我的女儿。

6岁的女儿在读幼儿园大班,去年下半年的一天晚上,她突然饶有兴致地和我分享着在幼儿园认识的新朋友。当提到几个女孩时,女儿强调她们经常被老师表扬,各项表现都特别棒。女儿讲述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不高兴,反而是满满的兴奋,她好像为有这样优秀的朋友而自豪。

等女儿说完,我笑着望着她问到:“那你呢?是不是也经常被老师表扬呢?”女儿有些害羞,低着头但依旧带着笑容说:“妈妈,我只是中等吧!”

我有些吃惊,不知道这么小的她从哪里知道了“中等”的含义,但更加感动的是:她完全没有因为自己是是所谓的“中等”而不快。

我的心一下子变得很柔软,马上给了女儿一个暖暖的拥抱,顺着她的话说到:“中等也很好啊,做一个快乐的小妞最重要!在妈妈心中,你永远是独一无二的”。女儿听到我这样说,只是更加有些害羞,脸上依旧是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柔和的光。

我不知道女儿是否真正听懂了我的意思,只是那天晚上,女儿睡后,我却迟迟没有入睡,想到了许多。女儿其实还没有真正到一个可以划分中等的年纪。等几年之后,等她真正进入学校,也许她会在一次次考试中真正明白所谓的优秀、中等和有待提高的区别。

这似乎是一个有些残忍的事实,但却也是每一个孩子,包括曾经的我自己成长的附带品。我们都终会走向一个更加现实的世界,都在外界的评价和自我的认知中一点点更加了解自己。

但我那么希望,女儿能一直抱有这份现在的坦然,接受自己也欣赏他人,无论她自己到底是优秀还是中等。而更重要的是,我更希望那时的我自己,能接受她那时最真实的模样。还能如现在一般,能不迷失在外界的评价中,依旧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笃定地告诉她:“我爱你现在的模样,而不是我想让你成为的模样。”

其实,我还想到了我自己。

中学时代,我也算得上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了吧。对于学业,我一直还算努力,却从没有体验到一种轻轻松松走到“顶峰”的感觉。

各科成绩顶多算得上中等偏上,特别是对于理科,我更是觉得自己缺少天赋。着实花了不少时间,但课堂上看到黑板上那一个个方程式、抛物线和公式,我依旧觉得它们在跟我恶作剧。

后来,我高中毅然选择了文科,但是数学和地理科目,依旧让我头疼。就连自己偏爱的语文,其实也很少名列前茅。在人群中,我更是很少去主动争取过表现自己的机会。

也许,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很多老师对我印象不够深。我不太敢下课后主动去找老师交流,更不要说和老师打成一片了。就连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越来越稀少和困难。我便是教室里那个最平凡的女孩。

但幸运的是,我一直是父母心中独特的女儿,是朋友身旁真诚温暖的伙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很少艳羡过那些舞台中央的朋友,也很少有过自惭形秽的感受。反而,我接受着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也拥抱着我最真实的模样。

也许,那种状态便是现在提到很多的“悦纳自己”。是的,那时的我,真的称得上“坐在路边的人”,但有为他人真诚鼓掌的胸怀,更有自己自得其乐的一片小小天地。

我从未为那样的我感到过遗憾。

而现在长大的我,在很多领域,也难免是一个“走在路边鼓掌的人”,我依旧悦纳着这样的自己。

最后,我还想到了我的学生。

做老师,做语文老师,着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幸福感和归属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和学生的相处。我渴盼着自己的语文课能影响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我也看重每一个和他们交流的机会。

从工作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的这个职业面对的是生命,是柔软而脆弱的生命,是拥有无限可能的生命,还是丰富多样的生命。不得不承认,我的学生中当然也有“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

在学业上,他们没有那么突出。有些甚至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走到舞台的中央。但是,他们大多都是温暖可爱的孩子。他们拥有着单纯美好的心,也拥有着自己的“小确幸”。

他们能细腻地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并且总是暖心地给予回馈。一张卡片,一片饼干,一句感谢,都能让我感到一种直入心底的幸福。课堂上,他们也从来不吝啬自己的掌声,为其他同学的精彩回答点赞。

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每一个孩子,当然包括那些“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他们都值得获得爱,获得同等的爱。记得,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一句这样的话:“参差不齐才是幸福的根源。”那么,参差不齐的生命,本就是一种丰富的美。作为教师,我们必然要发现孩子们的参差不齐,欣赏他们的参差不齐,甚至保护他们的参差不齐。

写到这里,我发现: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可能便是大多数人的样子。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或者现在,我们就是那“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舞台中央的人,固然有耀眼的光芒;而平凡的我们也依旧可爱,依旧有属于自己的柔和光芒!

其实,最想对自己,对女儿,对我的学生说的还是:做自己吧,无论我们是舞台中央的人,还是路边鼓掌的人。

做自己,永远是一份有力量的选择!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