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2024-04-13 17:17:31 胡平 阅读:

教学目标

1.朗读词作,读准节奏,感知此词慷慨壮烈的基调,读出情韵。

2.与《天净沙·秋思》对比,品赏边塞之异景,感受诗词悲壮之风。

3.知人论世,感受范仲淹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与《天净沙·秋思》对比,以“异”立骨,通过品赏异景、解读异情、点评异人,了解边塞异域风光和边塞生活,体会词人的政治理想与担当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

我们来看两个小篆书写的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字?

秋,形声字,从禾从龟。“禾”指谷物、收成。“龟”指龟验,古人以龟甲卜算秋天收成。本义:谷物收成时节、庄稼成熟季节。

思,会意字。字从田,从心。本义:“记挂谷物收成”“考虑吃饭问题”。

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一篇《天净沙·秋思》,“秋思”一词指秋天记挂着或考虑着,那么,在秋天都会记挂什么,考虑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范仲淹秋天会记挂,会考虑些什么。

二.知词作之意

(一)朗读“秋思”,初读解意。

1.听读《渔家傲·秋思》, 听准字音。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准节奏。

2.PPT出示注释,自由朗读词作,自主理解词意,师生一起梳理文意。

3.师生齐读,读出感情 。

双调62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韵谐婉。朗读时,上片语调要平稳悠长,略带凄凉,下片要把握好词人悲壮苍凉的心境,语调要低沉。

三.诵读“秋思”,赏“异”域秋情

诵读《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对比两首题为“秋思”的作品,请你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两首词的秋景特色,你会用哪两个字?

明确:凄、异。

“秋思之祖”马致远让我们感受到了秋思之“凄”,今天我们跟随范仲淹一起来感受秋思之“异”。

1.寻读意象,品赏异景

《天净沙·秋思》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勾勒出一幅萧瑟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小组合作,说说《渔家傲》里,词人描写了哪些边塞特有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异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描写了秋色、大雁、千嶂、长烟、落日、边声、号角声、孤城、浊酒、羌管、霜等景物。 这些异声、异寒、异景勾勒出一幅萧瑟荒凉又充满肃杀气氛的塞外战地秋景图,给人一种苍凉又紧张的感受。

2.品赏意境,解读异情

《天净沙·秋思》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的内心世界,那么词人又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下《渔家傲·秋思》的?

请品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三句词,感受词人内心世界的辗转。

明确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闭”既写出了边境戒备森严的景象,又体现了词人抵抗外敌的坚守之心。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及复杂心情。

“将军白发征夫泪。”“泪”字既是词人思念家乡之泪,亦是功业未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3.知人论世,点评异人

北宋仁宗继位后,国家日渐衰弱。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此时,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这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惆怅而又慷慨。

请大家有感情地背诵《渔家傲·秋思》, 结合《岳阳楼记》,说说你心中的范仲淹。

明确:忧国忧民、文武兼备、智谋过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

四.作业布置

请你把《渔家傲·秋思》所描绘的异景画下来,并题上词作。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