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活”

2024-04-13 17:29:24 周雪 阅读: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那么,何以谓之“活的课堂”?在璩艳霞老师的课堂上,我想,我找到了以下几点回答:

一、教学内容要活

教学内容要“活”,并不是指语文教师上着语文课,却在讲授着无关于语文的其他话题。这个“活”字,是指:在语文的教学目标下,教师能灵活地根据不同文本、不同班级、不同学段选择教学内容。

在整理璩老师的课堂笔记时,有一点感受是极其显著的:无论是诸如课内教学《孙权劝学》的内容选择,还是诸如课外教学“开学第一课”的冬奥会内容,璩老师始终在以言语训练为核心的目标下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语文课堂”。诸如,教学《孙权劝学》,不同于教师们通过“劝”字来把握孙权等人物形象,璩老师将目光聚焦于“学”字而来体会人物的对话艺术。那么,有别于他者的教学内容会有怎样的意义?结合《孙权劝学》所在单元可知,本单元重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精神。而为了扎扎实实地落实单元目标,教师们是否篇篇要以同样的思路,同样的内容,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内容呢?答案是否定的。“哪怕是相同的文体,也要根据具体的文本特点去选定教学内容”即是对这类问题最有力的回答。课内教学内容的选定如此“特别”,课外教学的内容选定更呈现出独特风貌。“冬奥会中,有哪些人物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个关键词说明谷爱凌的成功”......或许,会有人质疑:这样的课还是语文课?且看学生通过篇章段落而提炼出的相关词语:挑战、勤奋、选择、坚持、拼搏,再看学生由此而联系到的天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语文素养所包含的语言概括训练甚至思辨训练皆在课堂中“细无声”地开展着。

二、教学过程要活

“语文课程既要善于让学生动情,感情激荡,又要善于让学生动心,在思想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怎样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关键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诚然,语文课要能让学生“动情”,更要让学生“动心”。没有“动心”的语文课堂恰似一摊无尽的死水,微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因此,语文呼唤灵动的课堂,且这种“灵动”不只是一瞬间,而要尽可能地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也即是说,教学过程要“活”,并不是指课堂要呈现出多么“热闹”的活动场景,而是指课堂要尽可能多地发生师生甚至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以此使课堂不断地生成,生成,再生成。

前前后后听过璩老师许多课,但综合揣摩其教学设计背后的相关理念,总绕不过“多提几个为什么”这类话题。纵观《孙权劝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学伊始“为自己的翻译打分,并说明为什么扣分”,到中心环节“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分别从哪里角度劝说”,再到“选择班上一位学习态度或方法有待改进的同学作为劝学对象,运用劝学方法,对其劝学”的作业布置,每个环节背后均在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到高阶进步。也正因为有了教师日复一日的思维训练,课堂里“为什么”的提出开始由教师转向学生,诸如:当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地回答道“吕蒙与鲁肃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时”,有一位同学却引起质疑:“为什么是朋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说明,吕蒙与鲁肃以前并不是朋友关系”。该生的思考虽不同于他人,但愿意主动提出,并有依据地阐述,着实难得。

三、教学策略要活

“课要上得高效、有效,就须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基础、能力水平、内心需求做一番研究”。可见,在高效的语文课堂里,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所需均是决定语文“怎么教”的关键因素。而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大多数老师能将学生的知识基础思考在内,但对于学生的内心需求,却有所忽略。正因如此,语文教学常出现一类“ 枯燥乏味的知识性课堂”。

于中学生而言,文言文教学的翻译阶段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但在教学实际阶段,“引导”往往成了“全导”:整堂课如果不是在进行“一句一译”的翻译,便是在穷尽所有地将知识点罗列在课堂中。这样的教学也许并非失败,但笔者认为,它却会或多或少因师生双方陷入疲惫而降低教学效率。试想,一节课,如果仅仅将一种策略进行到底,不仅学生的思维与好奇心难以维持,教师的教学热情也难以保持。而观以璩老师的文言文教学,理清文章大意依然是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但因其不断变幻教学策略,整节课的活跃度一直不减。在这堂课中,有同学之间你问我答的口述翻译环节,有师生之间你问我答的抽答环节,还有生生之间提问识记方法的补充环节,以及学生为自己的书面翻译打分环节等等。“猜不到下个环节会是什么”,不仅成了学生的感慨,亦是听课教师的真实感受。

既谓之“语文教学要‘活’”,证明“活”的语文课堂并非以上内容便能一概了之。但树立一个语文教学最高境界,却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无论追求的境界距离现在有多遥远,我们依然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性,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追求语文教学的个性,让语文教学真正丰富多样起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