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的世界里,智慧像星星一样闪亮;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如痴如醉;在书的世界里,有一些哲理让我们终生受益。在童话里,有一些经历温暖我们的心房;有一些名人鼓励我们追求梦想;有一些美文让我们回味一生。可见书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在我们伤心时给予我们安慰,在我们灰心时给予我们自信,在我的人生中,我也遇见了我的指路明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它教给了我许多的道理,现在我也教一点给你好的。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我的偶像)出生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她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孩。她的妈妈渴望海伦恢复视觉和听觉,6岁时,她带着海伦去巴尔的摩一位著名的眼科医生那里治眼睛,医生对海伦的病无能为力。随后,母亲又带她去华盛顿找亚历山大博士,一路上,父母愁肠满腹,顾虑重重。这位伟大的母亲,终于找到海伦人生的转折点。
1887年3月3日海伦遇见了给她启示世间的真理,给她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老师。在她的帮助下,海伦掌握了语言的钥匙,还需加以运用,这个过程很艰辛,但结果总是无比美妙,从呀呀学语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14行诗中进行无限的美妙的想象。
1896年的10月,海伦进入剑桥女子中学上学,为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钟之歌》、《哈尔茨山游记》、《我的一生》等著名的盲文版书籍带给了海伦欢乐,使她久久不能忘怀。也第一次享受到和同龄、视听正常的女孩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进步的乐趣。
1900年,海伦的大学梦实现了。进德克利夫学院的第一天,是海伦人生最有意义的一天,对于这一天她曾经怀抱着无限的期望,也知道还会有许多障碍,但她决心要克服它们。海伦所学习的各种教材很少是盲人版的,不得不请别人将内容拼写在手里,于是预习功课的时间也要比别的同学费时得多。有时,一点小事要付出很大的心血,不免急躁起来。一想到她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读几个章节,我不免也为她皱起了眉头,但她说:“一个人要想得到真才实学,就必须自己去攀登奇山险峰,既然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我就得走自己的迂回曲折的小路。”我看到这里,拧成“川”字的眉头松开了。
假如我是一个和海伦一样的盲聋哑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看人,我要看一下老师说的“灵魂之窗”—亲朋好友的眼睛。我会发现眼睛会说话,有时看见妈妈处理工作时的眼神是有耐心的,像是在说:“不急不急,慢慢来。”奶奶在织毛衣的时候,老花眼看不清楚,不知针要插到哪里,眼神是着急的,仿佛在说:“哎哟!我的老花眼真是关键时刻掉链子。”
第二天,我要看景。我要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上午,我要去自然史博物馆,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幻无穷的万古千年。中午,我要去艺术博物馆,在整个人类历史阶段,人类对于艺术的表现强烈欲望几乎像对待食品一样迫切,在这里,埃及、罗马、希腊的精神在它们的艺术中表现出来,展现在我面前。下午,我要去戏院,看剧场各种各样的演出,享受服装的色彩,主角优美的动作和视觉的奇迹。
第三天,我将再次迎接黎明,寻找新的喜悦,对于那些真正看得见的人们,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我会张开一双翅膀买到纽约上空,俯视这个城市展示在我面前的全部景象,一点也不令我失望。看到人们的笑容,我也感到快乐;看到他们严肃的决定,我感到骄傲;看到他们的痛苦,我不禁充满同情。望向第五大街,我漫然四顾眼光并不投向某一特殊目标,而只想看看万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对于这一大片灿烂的色彩,也许我怎么都看不腻。
阅读就是种子,今天种下一点奇妙的想象力,明天种下一点好奇心,后天又种下一点爱心……积年累月,它会撑起一片大大的绿荫,在成长路上,为我遮风挡雨!
标签:我们星星世界一样观后感智慧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