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时代的学生作文也有“套路” 比今天“扶老奶奶过马路”还

2024-04-13 16:11:55 周东飞 阅读:

1933年,朱自清已经是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按照今天的说法,清华大学当年的招生考试属于“自主命题”。考虑到之前历届出议论文考题之后考生的悲惨表现,这一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所出的作文题目都是清一色的记叙文题目:《苦热》《晓行》《灯》《路》《夜》。

考生只要从上述5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做出文章来即可。按照朱自清后来的解释,出这些题目的用意,就是要看看考生们观察与描写的能力。这一回不考议论文,改考记叙文,考试的结果依然让人大失所望。不要说做出美文,“言之有物”就已经算是极高的水准了。一篇作文,大部分能够文从字顺的,加起来最多有十分之一。这一届有2200人报考清华,也就是说估计有两百人能够勉强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

所以说,对于民国时代的学生“国文”功底大可不必过度美化,那个时代教育远不及今日普及,所以教育的水平也远不及今日。朱自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在他本人所批改的450份试卷中,出现的错别字有697个,重复的还没有计算在内。就算是老师们费尽心机,给出开口这么小的题目,考生们还是毫不领情。写《灯》就说灯有菜油灯、煤油灯、电灯,写《路》就说路有烂泥路、石子路、柏油路,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尤其让朱自清难以释怀的,是考生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套路”问题。比如《苦热》这个题目,考生大多分两面立论:“阔人”虽也热得难受,但可以住洋房、用电扇、吃冰激凌,还可以上青岛、北戴河去。“穷人”的热可就“苦”了,洋车夫在烈日炎炎的时候还得拉着车跑;跑得气喘汗流,坐车的还叫快走,于是乎倒地而死。——朱自清感叹说,“这一回卷子里,洋车夫可真死得不少。”让朱自清想不通的是,考生们为什么就不会写自己所经历的“苦热”呢,这可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啊。

最后,他从一个考生写在试卷文后的小注中找到了答案。这名考生说:“读诸杂志上谓时代渐趋于普罗文学,遂追时代潮流而作此。”原来,大家都是在“追时代潮流”。普罗文学主张写底层大众,当然不是坏东西。可是,写作普罗文学必须要对底层大众的生活有足够的体会和了解。不是瞎编一个“车夫倒地而死”,就算是在“追时代潮流”“作普罗文学”了。在朱自清看来,这些考生既不自己张开眼看,也不自己按下心想,他们的所谓“恨富怜贫”不过是一种洋八股的“套路”而已。

这让人不禁想到,8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依然在背负着各种作文“套路”匆忙赶路。一写高尚情操,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一写人物外貌,就是“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套路”误人子弟,过去如此,现今同样如此。朱自清给“套路”开出的药方是,教师不糊弄学生,教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想,督促他们多看多读多作,作了不怕改,并且随时个别地指点,总有功效可见。——没有丝毫高调,只有一片良苦用心。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