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怎么写

2024-09-12 07:21:19 周东飞 阅读:

9月1日晚上8点,全国中小学生都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是,观看《开学第一课》。然后,就是必须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此写一篇观后感。

有的孩子觉得很痛苦,那是因为不知道观后感该如何写。今天,批作文就同步推出《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的写法指导。以后每年开学大家都会期待这个节目和这篇作文的,因为你学会了。

只要把握好下面的5个问题,写好这篇观后感就不在话下。

1、首先要明确的是,观后感是一篇小小的议论文。

估计有同学要跳起来了:“我还是宝宝啊,怎么能让我写议论文?”没有谁规定说,小学生一定要写记叙文,高中生一定要写议论文。实际上,高考作文中绝大部分还是记叙文。要想写好记叙文也不容易,而写议论文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难。

作为观后感的议论文,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你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电视节目之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触和想法,这就是观点咯。把你的感触和想法说出来之后,当然仅仅是开了一个头,你还需要告诉别人,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不仅仅对节目来说是正确的,放在咱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也很有意义。就是这么简单。

2、观后感一定要从小处入手,不能什么都想写。

《开学第一课》作为一台电视节目,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看完这个节目之后,好多同学估计是百感交集:哎呀,主持人何炅叔叔好帅呀,我还看到了王源呢,成龙最厉害了,不过要说牛,还是那个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最牛……这么多值得写的东西,我的感想可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

错了。观后感就是一篇几百字的小文章,容量十分有限,不是大家没有事情在一起吹牛聊天,什么都可以扯。观后感一定要从小处入手,节目可以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环节,但是你只需要抓住其中你最有感触、最难以忘却的那个点就足够了,不要贪大贪多。

3、构思从确定人物开始,人物定了观点和全文就定了。

那么,我们要到哪里去找“点”呢,到哪里去找自己的想法呢?《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人”来串起整个节目。比方说,今年的节目中就会出现成龙、解海龙、王桐晶、俞敏洪、吴光辉、薛其坤、王源等等知名人物。每个人都会讲述他们的一个侧面,抓住了人,就抓住了全部。

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所以感兴趣的名人也会不一样。有人喜欢武打明星成龙,有人喜欢“中国合伙人”俞敏洪,有人喜欢中国大飞机设计者吴光辉……都是可以的,不强求。我们以知名度稍低的王桐晶为例,她是世界珠心算冠军,她的故事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奋斗。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乎其神的天才,所有成功者都是用汗水铺就成功的路。这就是观点,观点定了,文章的方向也就定了。

4、做到三个结合,我们的文章就会非常饱满。

看了这期节目,我们对王桐晶的奋斗故事印象深刻,她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成功都是不懈奋斗的结果。人物有了,观点有了,下面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的作文,就是论述的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就可以了。

一是与故事本身相结合。观点提出之后,你总要结合王桐晶的故事细节,来证明自己所说的“成功源自奋斗”不是瞎说。二是与其他案例相结合。如果你觉得王桐晶的故事还不足以让读者心服口服,那我们还有一堆故事呢。比方说,你以为爱因斯坦是天才,他的小板凳捏得可糟糕了。你以为大数学家苏步青是天才,其实他是名副其实的后进生。让他们成功的,都是后来的努力和奋斗。三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我们是不是特别羡慕那些看上去不用学习成绩就非常好的同学呢?其实这是错觉,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是汗水,无非是我们没有看到罢了。与其空想和羡慕,不如暗自加油。

5、最简单自然的结构,就是1+3+1。

第一个“1”,就是文章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比方说,9月1日的晚上,我看了中央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里面讲了什么什么什么,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神算子王桐晶姐姐。也可以另辟蹊径,比方说,现在都是信息化、互联网时代了,珠心算这样的东西还有必要存在吗?看了《开学第一课》当中王桐晶的故事,我才发现我错了。文无定法,哪种方法开头都可以。

中间的“3”,就是前面所说的“三个结合”。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把自己的感触、思想、观点说清楚、讲明白,讲出层次、说服读者,这样的一个过程。不要惧怕议论,最简单的议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摆事实、讲道理是每个人天然都具备的能力。你要爸爸妈妈给你买玩具的时候,那是一个多么能言善辩的小孩啊。写作文也一样,拿出你的看法,让别人觉得你是对的。

最后面的“1”,就是文章的结尾。如果觉得前面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已经讲得够深够透,那么这个结尾也可以不要。但是,为了总结全文,点明主题,呼应开头,以便形成文章的整体感,一个好的结尾也不多余。怎样结尾,不细说了,也有很多方法。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