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科学之辨

2024-10-15 18:37:47 文题网 阅读:

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就像双腿一样支撑人类生活这一巨人,以其共同发展带动巨人前进。一个是热肠挂住,心中满怀悲悯关注当下;一个是冷眼看穿,头脑毫无杂念着眼未来。人文与科学的发展,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是温情与冷静的搏弈。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文与科学之争看似无处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方才起步,科学正引领人民逐步脱离贫困处境时,为何科学家们联名请愿要求限制物美价廉的化石燃料的使用?捕鲸在某些国家是根深蒂固的习俗甚至可称之为文化,为何世界上依据生态学理论反对捕鲸的浪潮愈演愈烈?有人控诉科学精神冷漠,缺乏对人性的尊重;也有人指责人文情怀短视,无法将人类生活带向光明的未来。在高中生活中,人文与科学之争甚至是文科生对理科生“情商为零”的嘲笑,是理科生对文科生“毫无常识”的回击。

人文与科学之争虽然轰轰烈烈,却丝毫没能影响到世人对人文思想的歌颂以及对科学理念的崇拜。在很多时候,争端正是由于人们未能兼备两种思想,对事物的理解有所偏颇。事实上,人文与科学二者若不能齐头并进、互为表里,就好比巨人的双腿相互牵绊,将使巨人步履维艰。

科学勘明前方道路,而人文情怀是我们选择路途所依凭的罗盘。原子能技术的成熟为人类吹散了前方的迷雾,却也将人类带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还是将其制成炸弹?如要制成炸弹,是以雷霆之威肃清邪恶势力维护世界和平,还是利用其威力肆意杀戮直至毁灭世界?这时便需要有人文情怀来选择正确、和平、有利于人类生活的道路。如无人文情怀的指导,科学便似无鞘的利剑,甚至会伤害人类自身。

科学技术丰富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然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才会成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正能量。假如氮肥没能研制成功,地球只能供养现在一半的人口;假如抗生素未曾发明,一次流感便可能使人间尸横遍野。若科学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社会财富,再美好的人文主义设想都只能是空想。但如果缺乏人文情怀的指导,增产的粮食可能会因为要调节商品价格被倾入大海,而饥民未得到应有的救济;世界上可能一直会维持着部分地区因滥用抗生素以致产生“超级细菌”,而其它地区却缺乏必须的药品导致生病得不到医治的情况。只有科学和人文二者相融合,才能让社会财富发挥最大效用,让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使全人类的生活都得到充分改善。

也许“全世界”太宏大,“全人类的生活”离我们学生太遥远,但凡夫俗子也必须兼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才能生活得日益精彩。高二的文理分科将学生分为了看似再无干系的两类,而高校自主招生却越来越重视考生两种思想的融合情况。当理科生被问及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文科生被问及“月亮上能否踢出香蕉球”时,人文与科学之间若偏废太过,又怎能赢得高校的青睐?生物学家童第周曾说:“搞生物的人必须懂一些哲学,否则便出不了成绩。”现在企业招聘明确要求应聘者人际协调能力与有关专业素养必须兼备,如不能较好地结合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其人终将受挫。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教权的中心,是无数人文主义者心中地位最崇高最神圣的人间神国,其奢华穹顶之上却摆放者一架高精度天文望远镜。牛顿是现代物理体系的奠基人,在物理研究之余还谙习小提琴和钢琴。当平日埋首于神学的主教们掀动华美的长袍,放下手中的权杖,走向望远镜并醉心于科学观察到的瑰丽景象时;当牛顿收拢布满数字的笔记本,清空脑中的各类公式,手执小提琴弓时,那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人文与科学相遇所绽放的魅力能超越单一的某种情怀或精神,能让波澜不惊的生活平添妙趣。

人文与科学相互协作,齐力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其关系就像舒婷的一首诗中所写:“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标签:一样人类科学精神情怀双腿学之人文支撑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