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鉴赏

2024-09-10 22:15:47 文题网 阅读:

文学既想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直接诉诸人的听觉、视觉积轰戈觉,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媒介,引起想象和联想,进行一番再创造,才可以认识到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文学这样的形象,“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这幻想虽然完全依存于作者,一但同时也是不受他拘束的。”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幻灭》中也曾指出:真正懂得诗的人会把作者诗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吻有己心中去发,如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

还应不断实践。这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恨本途径。成功的经验来源于不断地实践,“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水平就会越来越高。刘姆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象,务先博观。”要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就必须经常不断地阅读文学的作品,特别是多阅读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哥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为这话固然讲得有点儿绝对,但他强调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这是对头的。

有些作品,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它的真谛,这就需要反复阅读、体味。比如鲁迅的《祝福》,其人物的刻画、结构安排、人称的运用等的妙处,越读就越觉得高明。特别是结尾那一段文字(引文略),初看似乎是自相矛盾,不反复体味,是很难理解的:为什么“我”当时“懒散而且舒服”?为什么“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我”果真相“众圣”会“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幸福”么?当我们认识到这是以自我解嘲的手法,表达了对吃人社会的憎恨、嘲笑、批判和抗议时,我们会更加赞叹这种写法的高明之处了。

在大量阅读、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还可以把阅读的作品互相比较,这是鉴赏作品的一个好办法。俗语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读王安石多次修改定稿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我们就可以把他曾经用过而最终又舍弃的“到”、“过”、“入”、“满”等字和“绿”字作个比较,便会发现还是“绿”字用得好。又如把毛澡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两首同一词牌、同一题目的词相比,尽管在环境、气氛、音韵、色彩、用字等方面各具特色,但从它们所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从它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从它们给人的感染和鼓舞力量等等来看,‘毛泽东同志的词显得比陆游的词要高明多了。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