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或中师学生中,愿意写散文的甚多,然而真正写得出文质兼美的散丈的,则比较罕见。散文之不易写,自有诸多原因,单是其中“情景交融”这一点,就是一般同学所难攀援的一个“关隘”。《雪情》这篇散文,融情入景,语出自然,在众多相类的习作里,堪称为佳作。
从初学散丈的常识来说,写好一篇散文,似应过好三关:一是选材关,二是组材关,三是语言关。试以摄影家摄影作比,选材扰如取景,应当重视“策焦”,《雪情》基本上做到了景物集中、景象清晰,组材扰如调整“景深”,强调“反差”,注重“层次”,《雪情》基本上做到I浅深适度,次序井然;语言扰如照片上的“细部”,应当注意达意传神,《雪情》墓本上做到了有色彩、能传情。
就选材而言,《雪情》所托之景,是作者日夜企盼的报春的白雪;所见之情,是作者童稚时代纯真的盼年情怀。文中,每一景物都维系于“雪”,每一事件都牵连于“年”。采用这种“聚焦”的选材方法,能够使文幸不枝不芙,中心突出。不论文中出现几多季节上的转换,都丢不开一个“雪”景,不论文中出现几多心底的波澜,都橄不开一个“年”情。这种刻意选材的方式,可以让读者从丰富里求简洁,从单纯里见繁复。这样选材立意诚然是位得肯定、应予效法的。
就结构而言,《雪情》开头,由景入情,因雪及年,结尾借雪写意,卒章显志,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实。文章中间,有四次跌宕,一写青草春花,二写荷香坪鸣,三写棉田飞絮,四写漫天飞雪。丈中四次写“盼”,扣住春、夏、秋、冬的时序,以时序为穿珠之线,以景色为线上之珠,顺理成章,渐入渐深,既有讨可喜可亲的童心的描攀,又有从生活情趣里来撷的巧忍联想,读来令人动情,如见远山积雪,如闻近树坪噪,如展姜姜芳草,如拂艳艳桃花,如吸阵阵荷馨,如摘盈盈饰桃,才披皑皑白雪,又迎微微春风,远、近,大、小,深、浅,跳、密,层层设色,曲曲有致。这种以景显情,来用有“层次”见“反差”的组材方法,位得研究借鉴。
就语言来谈,《雪情》既见色泽,又较传情。写景的语言,注意了色彩或音响的付比。在皑皑白雪里,出现了“象一团火在燃烧”的红领巾,景物顿然就活脱起来了。文中既描写了碧绿的春草,又描写了红艳的桃花,既描写了“鲜艳欲滴”的红待,又描写了“熠熠闪光”的露珠,既描写了“摇羌大树”的北风,又描写了“象破了面袋”的飞雪”二在扦情的语言上,文中很注意描绘童心,并注意从情感的深浅上进行宇句的推敲。同是写盼年的情绪,丈中多有变化,不见重复,写同扔奶的对话,一次一个口响,不刻板,不雷同,写自己的情绪,也是号层递进,由盼到急,由急生怨,由怨到哭,直至悟出扔扔的本意,点明篇中的本旨。文幸通篇叙家常亨,写常见景。说家常话,用习见语,语出自然,读来颇有亲切之感。如果仍用摄影作比,文章的用词遣句,还算在每一个典型的人、事、景、物面前,较准确地启动了“快门”。
诚然,如果求全责备,这篇饮文还并非完美到无A可摘、无懈可击的地步。文章选材不算新颖,组材比较稚嫩,用语缺少创新,主题也稍欠深度。作为一个学生来说,他当然还不会象画家那样去细致地现察事物,不会象演员那样去深切地体察情感,不会象作曲家那样去捕捉奇妙的联想,不会象摄影师那样准确地抓拍每一个生动真切的生活镜头。但衬于这诸多方面,作者还全非一窍不通,总还似有所知,不过知之不多,若明若暗而已。如果提高到文学素养上来认识,这就是所谓高低之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