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曾被贝多芬誉为“叩打命运大门之神”,也曾被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称为“我一生的支柱”。音乐,对人类来说,能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好的音乐能鼓舞人类建立伟大的功勋。
音乐,对人类高尚道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有许许多多的青年朋友,漫步在音乐的世界,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对音乐颇有研究。他说:“我把各种曲调融合在一起,会使各种莫名其妙的妒意、冲动等缺点转化为美德。”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同样认为:“如果教育得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人人心,比什么都扣人心弦。大家知道,当我们用耳朵感受音乐旋律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会起变化。”的确如此,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庄严的旋律赋予人丰富的想象,悠扬的乐曲让人愉快地休息,轻快抒情的音乐给人带来舒适与快乐。那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则很容易在人心头萦绕不绝,拨动人的心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试想,耳闻心悟如此幽婉的声音,不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吗?如果一个人把全部的思想倾注在莫扎特的明朗愉快、清丽流畅的音乐世界里,或者沉浸在贝多芬的充满反抗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豪放的旋律中,他一定会变得更加善良,更加纯洁。
音乐又是政治斗争中强有力的武器。古时双方交战,都要擂鼓鸣号,一方面用于指挥战斗,一方面为了激励斗志、鼓舞士气。三国时,东吴将军留赞,每次临战,定要引亢高歌,上下亦附和齐唱,士气大振。还有法国鲁日·德·李耳的《马赛曲》,就是音乐教育人民群众的最好例证。1792年7月,法国革命受到国内外敌人严重威胁,马赛的义勇军高唱着《莱茵军战歌》进军巴黎。在那以后,这支曲子,就被称为《马赛曲》。8月10日,在攻克王朝宫殿的激烈战斗中,《马赛曲》激起了革命人民的战斗勇气,人民奋勇占领了王官,摧毁了君主制度。第二天,革命政府命令发行一万份《马赛曲》分发到全国各地。有一位革命将领在一份求援报告中写道:“调派一千人或一千份《马赛曲》来加强力量。”就这样,音乐竟从精神的产品,变成了物质的军事力量。
音乐还可以瓦解斗志,腐蚀思想。我们熟悉的汉代刘邦军队用“四面楚歌”瓦解项羽的楚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晋时的并州(今太原)刺史刘现“吹茄退敌”,也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武器来运用的。据《晋书·刘棍传》记载:刘现趁月夜登上城楼“清啸”(一种口乐,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其曲词音律凄切,如泣如诉,使围城的士兵叹息、抽泣,产生了强烈的思家怀乡之念,再也无心围城攻战。于是不约而同地策马离去。看!音乐的魅力多么神奇!
在我国,恐怕没有一个人不会唱《义勇军进行曲》吧!它是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一首不朽的杰作。1935年,田汉被捕在他脑中闪过,热血在他心里沸腾,怒火在他心里燃烧。就这样,《义勇军进行曲》那火一般的诗句,开始在他的脑海里奔涌起来,歌词在他心里很快就酝酿成熟了。他将词写在一个巴掌大的烟盒纸上,经过一双一双忠实可靠的手,传到了党组织负责人夏衍那里。夏衍立刻把烟盒纸交给聂耳去谱曲。当时聂耳正在为电影《风云儿女》谱曲,他细读田汉从狱中写出的歌词后,战斗激情立刻在心中沸腾。他决定把这首歌词作为电影插曲谱出来。聂耳以他那火样的热情,很快把曲子谱了出来。这首气势磅礴的战歌立刻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回旋激荡。直到现在,它仍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勇前进!
音乐的领域是如此辽阔,音乐的魅力是如此奇妙!最早的音乐家倾听了弓弦发出的声音,哼出了曲调,产生了音乐。从此,音乐与人形影不离。这是陶冶心灵,培养人们美好理想和进取心的艺术。音乐,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真理的美、自然的美、智慧的美……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果戈理写道:“……甚至最幼小的听众的心灵感受到不寻常的声音后,也会哆嗦起来。……”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