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大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03 06:44:41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它带来了神奇和惊喜,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听,雨滴落在屋顶上,“噼里啪啦”,像一群小精灵在跳舞。雨滴落在树叶上,“沙沙沙”,好像在为大树奏乐。雨滴落在池塘里,“滴答,滴答”,溅起一个个小水花,好像在和池塘合奏一曲交响乐。
看,雨水像牛毛、像银针密密的斜织着,到处一片朦胧的景象,好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摸,伸出小手,任秋雨打在手上,凉丝丝的,给人带来清爽。
闻,秋雨气息里夹着泥土的芬芳和绿草的香气。
尝,秋雨是无色无味的,但它却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读《格林童话》有感》
翻开《格林童话》这本书,就像推开了童话世界的大门,它带着我开启了一场奇妙无比的童话之旅。
我最喜欢的是《生命之水》。这个故事讲了三个王子为了治好老国王的病,先后踏上了寻找生命之水的道路。在寻找生命之水的过程中,大王子和二王子都被困在了峡谷中,只有小王子顺利找到了生命之水,还意外地得到了一把神奇的宝剑和一个永远吃不完的面包。善良的他救出两位哥哥,还用宝物帮助许多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小王子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善良、有爱心、机智勇敢。他出发去找生命之水的原因是真心希望老国王的病能好起来,而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因为想当国王。小王子见到小矮人,非常有礼貌,不像他的哥哥们那样傲慢无礼。正因此,小矮人才愿意告诉他怎样获得生命之水。当小王子得知哥哥被困,他真诚地恳求小矮人放过他们。他没有将宝物占为己有,而是无私地帮助他人。而他的两位哥哥,被小王子救出回到王宫后,不知恩图报,反而为了王位加害小王子,真是令人讨厌。幸好最后真相大白,大王子和二王子被赶出了王宫,小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我想,小王子以后当上了国王也会是一个处处为百姓考虑,受百姓爱戴的好国王。
《生命之水》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人要真诚善良,遇到困难要坚定勇敢,提醒我要懂得感恩……以后我会学着像小王子那样,带着善良前行。
(小作者是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
后 记
我喜欢读《格林童话》,一个个童话故事里都蕴含着道理。
家长感言
希望你一直保持对阅读的热爱,让心里那棵思想小树苗在书籍的滋养下长得更茁壮,未来笔下的文字也能慢慢生出力量,藏着温柔,闪着光。
教师赏析
小作者是个有心的孩子,在《格林童话》故事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生命之水》这个故事,在三个人物的对比中,凸显小王子“善良、机智、有爱心”的优秀品质,并且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从书中的人物和故事里,得到人生的感悟。(黄加平)
《书页间的蜜糖》
推开赤峰市图书馆那扇厚重的大门,迎面而来的不是常有的油墨书香,而是一股甜蜜馥郁、带着焦糖味的暖风!我好奇地循着香味望去,只见平时安静的儿童阅览室变身成热闹的“小厨房”。老师的声音和孩子们兴奋的讨论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咱赤峰的传统味道?”“对对,你看这书里说的‘拔丝’讲究可多了!”
这个特别的周末,图书馆举办的“舌尖上的北疆文化”非遗体验活动,正是为了配合“再发现图书馆·北疆文化传承之旅”征文大赛。屏幕上展示着图书馆精心挑选的关于地方风物的书籍一《赤峰食俗》《草原风物志》的图片在眼前流动。原来,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海洋,它还用独特的“窗口”,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飘着香味的北疆文化探索之路。而此刻,我手中正小心翼翼地捏着一小团烫手的面团,目标就是学会那道传说中的传统美味:赤峰拔丝蜜果。
书中记载的步骤清晰又神秘:熬糖的火候是关键“琥珀色”时最佳。我聚精会神地搅拌着小锅里金黄粘稠的糖浆,仿佛不是在熬糖,而是在熬制一片金色的北疆夕阳。热气氤氲中,图书馆员张阿姨温暖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这拔丝啊,不仅仅是道菜,它丝丝缕缕连着过去的岁月,就像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情意,拉不断,扯还甜。”是啊,书页里一行行描绘的文字,此刻在指尖变成了真切的热度与期待。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用竹签熟练地挑起裹满滚烫糖浆的小面球,手臂猛地向上扬起仿佛一道金灿灿的河流被我抛向了半空。一瞬间,千万条甜蜜的丝线在空气中被拉得又长又亮,闪耀着令人惊叹的光芒。那细长的糖丝,不正是古老技艺与现代好奇之间拉起的文化桥梁吗?透过这闪亮的“糖丝弦”,我仿佛能看到千百年前草原上的祖先们第一次尝试这份甜蜜的喜悦,它穿透时间,稳稳地落在了我的面前,落在图书馆这片文化传承的土壤里。
“快尝尝自己的‘杰作’!”张阿姨笑着催促。一口咬下,外壳酥脆甜蜜,内里是软糯的面香。糖丝在唇齿间纠缠,甜蜜在心头萦绕。这滋味,既像是《意林》杂志里那些温暖故事的回甘,又像图书馆里那些讲述家乡历史的厚重书页,忽然有了最甜蜜的注脚。更重要的是,这份甘甜里,融入了我自己动手的成就感和对家乡智慧的赞叹。
图书馆的这次活动,像一盏灯,点亮了我对身边熟悉风物的新目光。北疆文化的味道,原来就藏在这缕缕缠绵、甘甜醉人的拔丝里。我理解了征文主题“再发现图书馆”的意义-图书馆不仅仅收藏书本,它更是一座活着的“文化厨房”,让我们这些青少年亲手触碰历史的温度,品味文化的醇香。我想,征文大赛鼓励我们拿起笔,不就是要我们记录下这书页间飘出的蜜糖滋味,记下这缕缕传承不断的情思吗?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热爱家乡,就从了解和传承她最甜蜜的印记开始。这缕由书页生发、在指尖拉长的蜜糖丝线,不仅连着我与家乡的过去与未来,更在我心中刻下了图书馆作为北疆文化守护者和传递者的独特身影。
《门轴那声吱呀声》
门轴的吱呀声,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童年记忆的大门。那细微而熟悉的声音,总能让我回想起母亲无声的关门,以及那段温馨而美好的时光。
小时候,每当夜幕降临,我进入梦乡后,母亲总会轻轻地走到我的房间,帮我关上房门。但奇怪的是,那扇门似乎被施了魔法,门轴的吱呀声竟然消失了,只留下一片宁静。
我那时总是很好奇,母亲是怎么做到让门无声无息地关上的呢?每当母亲来关门时,我的目光就像被磁铁吸引住一样,紧紧地盯着那扇门,想要揭开这个秘密。母亲的动作是那么熟练,双手交错间,门轴的吱呀声就仿佛被她藏了起来,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试着模仿母亲的动作,但总是做不到她那样完美。
有一次,我趁母亲午睡的时候,偷偷地溜出了房间。正当我蹑手蹑脚地想要打开房门时,尽管我已经尽量让门轴转动的声音变得很小,但还是被母亲敏锐的耳朵捕捉到了。母亲醒来,轻声问我:“你要去哪里呀?”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想去拿本书看。”母亲微笑着让我躺下,说:“等睡完午觉,再去看书也不迟。”我只好乖乖地照做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名在学校认真学习的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从不同人的关门声中,去揣摩他们的性格和心情。比如,我的舍友总是扬长而去,连门都不关,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一旦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的人。而我的另一个好朋友,走之后总是大力关门,这或许透露出她平时可能有些急躁和冲动。
然而,母亲那无声的关门声,却像是一缕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心田。它就像母亲无言的爱,无声无息却又温暖无比,像清晨的露珠滋润着我,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旋律。每当门轴轻轻发出细微的呢喃,总能将我带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那扇门轴本应发出吱呀作响的声音,但在母亲的手下却悄然消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这让我更加好奇,也更加敬佩母亲。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也终于明白了母亲那无声的关门声背后的含义。那是她用无数个温柔的瞬间,为我编织的一个爱的茧房。如今,我也会像母亲那样,在关门时放缓动作,让那门轴的吱呀声化作对往昔的温柔回望,也化作对身边人默默的关怀与守护。因为我知道,爱,有时候是无声的,但却能温暖人心,照亮前行的路。
《“漫画”老师》
有人说,老师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智慧的大门。在我心中,有一位老师永远值得我敬佩,她就是我的数学老师——袁老师。
她身材微胖,个子不算太高,脸圆圆的,眼睛不算太大,一笑起来很温柔。
别看她长得温柔,看上去平易近人,其实严厉得很!有一次,老师临时要开会,让我们在班级上自习,并且给我们布置了作业。老师前脚刚走,班级就炸开了锅,玩的玩,闹的闹,甚至有的跳起舞来。同学们玩的正嗨,“吱”地一声,门开了,同学们吓得赶紧回到座位,就像老鼠见到猫。她进来先是狠狠瞪我们一眼,脸上早已阴云密布,不用说,暴风雨即将来临。
“我就离开了一会儿,难道你们想翻天不成?今天的作业加倍……”老师说每一句话都像暴风雨前的雷声,同学们谁都不敢吭声。老师越说越生气,拿起戒尺狠狠地敲打桌面,直到下课铃响了,老师才稍稍消了气。
说起袁老师的厉害之处,你不得不佩服她那神奇的“预言”技能。你可能不信,你且往下看。
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道非常典型的路程问题。那天,袁老师特意敲了几下黑板说:“在期中考试的时候,这道题一定会出现,大家都认真听!”那天的天气特别热,同学们都无精打采的,根本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没过几天,这道题竟然真的出现在期中考试卷上,一拿到卷子我们都傻了眼,一个个都后悔当时为什么没认真听讲。全班同学没有一个把这道题做对。老师为此还狠狠地批评了我们一顿。我们由衷地佩服袁老师的“神机妙算”,真是诸葛再世啊!
这就是袁老师,一个严厉的老师,一个神机妙算的老师,我们都很喜欢她。
《遇见广邑,遇见美好》
第一次推开广邑的大门,整个人都被这份开阔与厚重震撼了。目光扫过明亮的走廊、整齐的教室,忍不住在心里惊叹:“原来这么大!竟然还有专门的高中部,而且已经稳稳走过十年了。”在东莞,这样规模与资历并存的培训机构,实在是难得一见。多少机构在浪潮里起起落落,广邑却始终立在这里,这份沉稳一下子就拉进了距离,心里的好感莫名就多了几分。
在这里,段老师的课像一扇特别的窗,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风景。第一次听她讲课就被吸引了——她总爱在知识点里织进小故事,讲欧阳修时,会自然牵出四大贤母的典故,再细细道来那些藏在历史里的温暖与风骨。跟着她的讲述,仿佛真的走进了一座故事的花园,每个典故都带着养分,悄悄融进心里。更叫人佩服的是她的谈吐,“笔耕不辍”“色厉内荏”“莫衷一是”……这些词句从她嘴里说出来,自然得像呼吸,一听便知是腹有诗书的人,那份从容的气场,原是这样沉淀出来的。
其实不止段老师,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像带着暖意的光。他们的微笑总那么真切,让人打心底里觉得亲近。记得有一次,因为被朋友误会,我失魂落魄地走上楼梯,一位老师恰好经过,轻声问:“怎么啦?看起来不太开心呢。”就这一句简单的问候,像春日里的一阵风,轻轻吹散了心里的阴霾。这里没有从前培训班里那种疏离的冷,反而处处透着家人般的热乎。下课时,老师偶尔会拎来一大袋雪糕,分给我们解暑,那甜甜的凉意里,藏着的是说不出的贴心与温暖。
遇见广邑,像撞进了一场温柔的惊喜。这里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让我们在关爱里自在生长的家园。我在这里不仅装满了沉甸甸的知识,更收获了满当当的温暖。相信往后的日子里,我会和广邑一起,慢慢长大,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酿成更绵长的回忆。
《感动》
打开记忆的大门,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一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骑着单车,载着妹妹到外面溜达溜达。突然听到一声惨叫:“哎哟!我的脚好痛啊!”我转过头一看,妹妹张大嘴巴,泪流满面。我往下一看,才发现妹妹的脚卡在车轮里了。我被吓了一跳,等反应过来才用手使劲掰钢条,想把钢条弄弯,好让妹妹的脚拿出来。可是无论怎么弄都弄不弯坚硬的钢条,小脚一动也不动,牢牢地卡在里面。我只好大声呼救:“救命啊!我妹妹的脚卡在轮子里了!”路人纷纷围了过来。我束手无策,只好向围观的人求救。人们都十分焦急,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找修车师傅来把轮子的那几根钢线剪掉。”有的说:“把车轮子拆掉,再把孩子的脚拉出来。”有的说:“干脆报警吧,让警察来帮忙。”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一位骑摩托车的中年男子下了车,从后备箱里拿出工具走了过来。众人纷纷为他让出一条路。只见他蹲在自行车前面,左手扶住轮胎,右手拿着钳子,把轮胎的钢条剪掉,再拿出扳手和螺丝刀,把螺丝一个个拆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妹妹的脚弄出来。路人纷纷出手帮助,一位姐姐说:“我载你们回家吧!”一位壮汉说:“我帮你把自行车拿去修理吧!”我看着他们热情地帮助,热泪盈眶,喉咙不知被什么东西塞住,也许是惊魂未定,也许是感动万分,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我憋了许久,才给叔叔阿姨鞠了躬,说:“叔叔阿姨,你们真是好人!太感谢你们了!”
这件事真令我感动,真是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啊!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科技如桥》
去年国庆搬新家,奶奶嚷着要来“逛逛”。我去大门接她,走到门口时,她盯着密码锁眨了眨眼,像撞见会变戏法的铜锁:“这门咋没个钥匙孔?” 我顺口打趣:“您可真‘low’!” 话出口就悔了——奶奶喉结动了动,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脊背又弯了几分,低头佝偻着身子戳着地面。我忙拽住她袖子:“奶奶我开玩笑呢!您看,这能输密码,还能按指纹!再也不怕您老糊涂忘带钥匙啦!” 她意味深长地点头,眼角笑纹里晃着光:“现在技术,真发达。”
进了家门,小狗猛地扑过来狂吠。奶奶唬着脸骂:“非要养这畜牲!满屋子毛,指不定藏多少虫!” 我早料到这出,像变魔术似的掏出一瓶驱虫水,倒进扫地机器人底座。按动开关的瞬间,机器人“嗡”地滑出去,转着圈吞掉狗毛,原本像雪地的地板,眨眼间亮得能照见人影。奶奶凑上去瞅,眼睛瞪得溜圆:“城里人真舒坦!咋不造个专门遛狗的机器人?” 这话逗得我笑出眼泪,她却认真等着我回答,活像在问“啥时能上天摘星”。
这次,我悄悄备了份惊喜——给奶奶的智能手机。每次看她布满茧子的手,像握着块烫手山芋,在老年机按键上磕磕绊绊,就想着:该让奶奶摸摸“新时代”了。
我把手机递过去,说“先熟悉熟悉”。谁知她一不留神滑进抖音直播间,枯瘦的手指在屏幕上慌慌张张画圈,像被惊到的蝴蝶。迷茫的双眼洇着无措,喉结急促地动:“我......我是不是玩坏了?” 那模样,睫毛耷拉着,眼角还泛着刚才急出来的红,活像个被没收糖块的孩子。我指尖一划退出界面,她长舒口气,可眸子里还闪着后怕——那一刻,我突然心疼:原来对她而言,科技是这么陌生又可怕的东西。
没一会儿,我教会她刷短视频、打视频电话、发语音。看她学得认真,鼻尖沁着细汗,忍不住夸:“奶奶真聪明!” 她抿嘴笑,却又慌慌摆手:“先学这些够啦,再多就记混啦!” 刚摸到智能机的她像个好奇宝宝,刷到啥都举着手机喊我看。瞧见儿媳孝顺婆婆的视频,竟抹着眼角的皱纹问:“我老了,你会不会也这么待我?” 惹得我又笑又酸,忙说“肯定会”。
后来她突然拍着大腿笑出声:“这小猫咋还会炒菜?” 我笑着解释是AI,还打开豆包,上传她和爷爷的旧照,让AI把两人“合”在同一张照片里。看着屏幕上,爷爷的笑纹里盛着光,奶奶的眼角笑出了月牙,连皱纹都透着喜,她直夸:“跟真的似的!”
夜里,奶奶抱着旧布偶贴在胸口,眼角映着手机屏幕的微光,亮得像揉碎的星子。她轻声说,想起从前啃树皮嚼草根,窝头渣子都要数着颗吃……说着,眼角滑下一行泪,却又很快抹掉,嘟囔“现在日子真好”。
科技如桥,一头连着奶奶的旧岁月,一头通向我们的新日子,让生活真的插上了翅膀,能往更暖的地方飞。
《望江楼公园之春》
循着阵阵竹子的清香,望着深红色的大门,耳边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我来到了望江楼公园。
一进门,一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赫然出现在眼前,满树绿意仿佛要流淌下来。树枝向四面八方舒展,苍翠欲滴的树叶如同春姑娘的扇子,扇走了冬天的寒冷,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我走近银杏树,捡起一片新生的叶子,叶片柔软娇嫩,与秋天的枯叶截然不同,让我真切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阳光穿过密密匝匝的叶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斑。
往右走,便来到锦江湖畔,碧绿的江水环抱着望江楼公园。
沿着红墙,循着鸟鸣,顺着翠竹小道往左前行,我来到了薛涛亭。薛涛亭宛如一位害羞的姑娘,藏在竹林之后,又似因好奇悄悄露出半边脸。飞翘的屋檐,恰似大鹏展开翅膀凌空翱翔;上面的瓦片布满苔藓,雕刻的花纹庄严古朴;亭盖下的石柱涂满朱红颜料,显得气派非凡。
转过身,一片湖泊映入眼帘,一时间竟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直到水面泛起涟漪,一条小鱼游来,似乎在向我打招呼。
至此,我的游览便结束了。那翠绿的叶子、朱红的柱子,让我久久难忘……
《步入初三的大门作文》
步入初三的大门作文
聒噪的蝉鸣随着逐渐褪去的热浪消减几分,曾经繁盛浓绿的叶终随天边的流云作散。而我,即将走进初三。
肆意张扬的暑假生活,似乎只是弹指一瞬,便成为往事。二零一四的八月三十一号,伴随茫茫人潮,我不知不觉,已进入这个即将与我朝夕相伴,攻坚解难,并见证我前进步伐的九(7)班。
我风趣幽默的同桌,打成一片的死党,形影不离的朋友,性格各异的老师,精彩纷呈的八(8)班……昨天,我们一起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如火如荼的八年级生活;用那浓墨重彩的色调,渲染热情奔放的青春。而今,你们又在何方?面对不知所措的九年级,我多希望有你们的鼓励与陪伴!然而,我知道,人生有许多不同的画卷,我不能沉迷在回忆中,颓废在往事里。因为,生活,应该向前看的。只有把自己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你前面的脚下才有路。记得刚上八年级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境,我不也怀念七年级的一切吗?这样的画面周而复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适应,努力改变!
勤奋与缄默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得让人怀疑冥冥之中是否有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了各科老师……
哪里管晦涩陌生的化学,公式繁多的物理,难上加难的数学……面对教室里和我一样又喜又惊的面孔,和那些远道而来,羽翼稚嫩的学弟学妹们。我们在心里坚定了信念:不管多苦多难,都要一一战胜。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我将这句振奋人心的励志警语写在了语文书的扉页,深深地封存,默默地吟哦,望着红日初升的地平线,坚定地想: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
步入初三的大门口,听试卷与笔尖的摩擦沙沙作响,我要自信地呼出:
把帆留给风,
把浆留给浪,
把船长的位置留给我!
【步入初三的大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