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的结尾

2024-09-12 08:01:48 文题网 阅读:

    结尾同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又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好的结尾不仅能加强全文主题的表现,还可使之或显得严密周到,干净利索,或做到言尽意远,发人深思。相反的,如果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则必然要么使杂文显得“缺腿”,要么显得矫揉造作、拖沓累赘。这就必然减弱其战斗的锋芒。所以杂文的结尾也不可草率,而应精雕细琢到最后一个标点符号。

    结尾的方法也是异彩纷呈的,常见者有:

    (1)点化主题式。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绍尾写道:“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讴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而在《现代史》(《伪自由书》)中,通篇似与主题无关,而到结尾处,鲁迅轻轻点化:“到这里我才记得写错了题目,这真是成了‘不死不活’的东西”,于是主题跃然。赵仲邑的杂文《孙思邀论医德》(见《精庐小札》)的结尾则把主题点得更加明确:“所有这些美德,孙思邀都名之曰‘诚’。看来这些议论,今天也还有意义,不仅对于白衣战士有用,对于其他行业的同志,有些也有意义吧!”

    (2)概括全篇式。如章明的杂文《漫谈“金口玉牙”》(见《剑花小集》),文章在列举了历代皇帝都是“金口玉牙”,而也有唐太宗等将“金口玉牙”打了折扣;“四人帮”则是不折不扣的“金口玉牙”等等之后,于文章结尾,作者概括全篇论述说:“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不但不需要不折不扣的金口玉牙,也不需要打了一点折扣的金口玉牙。寄希望于谏官,求缓冲于‘封驳’,在封建时代是可怜的,在今天更是可悲的。我们一定要用社会主义民主的武器,把一切形式的金口玉牙送进历史博物馆。”又如:在《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的结尾处,鲁迅写道:“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就将全篇内容作了总结概括。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