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往往通过形象讲道,寓道理于形象之。所以,优秀的杂文作者总是着意于形象的描绘,努力使用种种形象化的手段,刻画出鲜明生动的杂文形象来,“立象以尽意”,使杂文主题为之昭然。形象性是杂文的本质性的特征之一。
1。从生活中选取典型形象
生活是杂文创作的源泉,也是杂文形象的主要来源。鲁迅在杂文创作中“贬锢弊常取类型”,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了大量的典型形象。那些“现在的屠杀者”,卖身的“流尸”,“商人与贼的混血儿”,经过鲁迅筛选录用,烘托点染,一个个眉飞色动,现眼出丑。他们既是代表着某一类或某一群人,有时又是有名有姓的真人,如买办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胡适、陈西谨、梁实秋,封建思想的代表章士钊,“第三种人”的代表胡秋原、苏汉等,都是鲁迅杂文中直呼其名、嘲笑怒骂的对象。
不仅如此,鲁迅还非常注意捕捉和紧紧抓住他选取的形象的最本质、最典型、最传神的特点,加以高度艺术的概括,使他们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如:他称封建军阀是依靠“火与剑”维持统治,“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学着猪狗”的、为帝国主义“复仇”的角色,说“现代评论派”是“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嗤息”(《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诸如此类,都以极简练的笔墨,“揭其假面”,“示人本相”,将这种人的丑态神形毕肖地勾了出来。
我们今天的杂文,从生活中选取的典型形象也多不胜举。简而言之,如雷锋、焦裕禄等各业各界具有特点的英雄人物,都成了不少杂文中的正面形象;而一些丑类败类则经常成为杂文中揭批鞭挞的反面形象,由于选取和运用这些正面的或反面的形象,就大大增强了这些杂文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