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无产阶级,是不是从托尔斯泰的创作中一点“营养”也吸收不到呢?当然并非如此,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无产阶级在他的创作里吸取的营养,绝不是有些研究者所鼓吹的什么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因为在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里所包含的,不仅有“反对农奴制度和警察制度的国家以及反对君主专制政体”、“反对宫方教会”的。内容,而且还有提倡“对恶不抵抗”的内容。
他对旧制度的暴露是和“鼓吹清洗过的新宗教,即用一种清洗过的精制的新毒药麻醉被压迫群众”混杂在一起的;他“否定土地私有制,但并没有集中全力去反对真正的敌人,去反对地主土地占有制和它的政权工具,即君主政体,而只是发出幻想的、含糊的、无力的叹息”。也正是因为如此,列宁才那样强调地指出,“俄国人民不应该向托尔斯寨学习如何求得美好的生活,而应该向托尔斯泰所没有了解其意义的那个阶级学习,向唯一能摧毁托尔斯泰所憎恨的旧世界的那个阶级学习,即向无产阶级学习,俄国人民只有懂得这一点的时候,才能求得解放。”所以列宁要求无产阶级、俄国人民从托尔斯泰创作里吸收的,并不是什么人道主义的营养,而是深刻的历史教训:“俄国工人阶级研究列央·托尔斯泰的艺术作品,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敌人;而全休俄国人民分析托尔斯泰的学说,一定会了解他们本身的弱点在什么地方,由于这些弱点,他们不能把自己的解放事业进行到底。为了前进,应该了解这一点。”
在列宁的这些光辉论断里,很鲜明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即不管历史上多么伟大的作家,也必须把他的思想和无产阶级的思想划清界限,使人们认识他的阶级面目,从他的创作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点的历史内容、阶级内容,明确地揭示出他的世界观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估价他们的历史意义。
列宁曾经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对于托尔斯泰,列宁也恰恰是从这种观点上评价了他的“革命镜子”的作用。他说:“托尔斯泰的批判并不是新的。他不曾说过一句那些早已在他以前站在劳动者方面的人在欧洲和俄国文学中所没有说过的话。但是托尔斯泰的批判的特点和历史意义在于,他用夫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表现了这一时期的俄国—即乡村和农民的俄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的急遽转变。”可见,企图离开这样的历史条件,把托尔斯泰的思想硬说成是什么永垂不朽的“人道主义”,或者是离开阶级观点把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复杂矛盾只简单地说成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却又打着拥护列宁论托尔斯秦的旗子,那显然就是对于列宁的歪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