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平民老百姓,好人坏人都有枪。
美国,枪战电影最精彩,枪战真事也不断。
美国,人口不过是二三亿,民间枪支便有一亿多。
美国,生活富裕舒适,枪患却让人朝不保夕。
枪满为患,在美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子女枪杀父母、父母枪杀子女;丈夫枪杀妻子、妻子枪杀丈夫;情人枪杀情人、情敌枪杀情敌;学生枪杀老师、土匪枪杀警察、刺客枪杀总统、儿童枪杀儿童……
这是一幅怎样残不忍睹的画面呀!
然而,这样的画面几乎天天可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不是夸张,只要打开美国的电视,你便可以看到被枪击倒的死难者或者精彩的枪击镜头。有时我很奇怪自己是不是“冷血”,怎么看到这么真实的案件却有像在看美国枪战片的感觉,怎么也不肯相信就那么一秒钟,一个男人或者是一个女人的生命就从此停止了一一一-f也们死得太不真实,好像和生命开了一个玩笑!
几个星期前,某家新闻电视台现场直播一起发生在好莱坞大道上的警匪大战。电视台的记者跟踪报道,我这个电视观众就跟踪观看,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好莱坞的电影:抢劫银行的匪徒被警察包围,他们边朝警察射击边开车冲撞警察;一名匪徒跳下车来,边朝警察开枪,边朝街道上跑。火力之强大使警察无法靠近。终于,警察在他换子弹的那一霎那,击毙了他。
前一秒钟还在装子弹上幢的匪徒,“扑通”地倒下不动了(“扑通”掉倒的声音只能是感觉上的)。枪战并没有结束,另一个匪徒以汽车为掩体,猛烈地向围攻来的警察射击。他受伤了;他无力地把上身靠在后车厢上;他又开始射击;他不动了……最后,替察证明他已经死亡,只是不很明确是死于枪战,还是死于自己的枪下。由于美国新闻媒体不仅可以坐在直升机里对现场作报导.而且摄影设备也极其先进.可利用长焦距对地面上的人进行近距离的跟踪,所以,生命的存在和死亡便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我在中国时,天南地北,哪里都敢走;到了美国,去银行怕碰上枪匪,去商店怕碰到坏人,去酒吧怕碰上枪战,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都怕子弹不长眼睛正好射中自己。
我绝不是在这里哗众取宠,现在许多美国妇女回避去看电视新闻,她们以“眼不见心不烦”的自欺欺人来获得一片心灵的宁静。当然,还有另一部分妇女,害怕出门,便躲在家里看电视;电视看得越多,就越怕出门。
我有一位朋友,她出生在大陆,长在台湾,嫁了个美国丈夫,至今已在美国住了三十多年。由于她出身于名门闺秀〔家里珍藏着孙中山先生送给她父亲的字画),自小就养成了爱交际的秉性,所以她喜欢出人公共场合,参加Party,跳舞是她一生的最爱。然而,近几年来,她深居简出,宁肯在家里种花种草,她也不愿意到外面招遥过市,即使是上街买菜、或者是上银行,她也是速战速决,决不在那里多留一分钟。看到她神经兮兮好像灾难随时随地会降临的样子,真有些反应过度,但是,有谁敢说这种担优是一个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