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开场白:很多同学会捉泥鳅,捉泥鳅可有意思,大家想不想捉泥鳅?
2.布里调查。当得到绝大部分学生肯定回答后,教师乘机发表格布里调查任务:那好,我们下个星期四举行一次捉泥鳅比赛,但是在比赛之前你们每个人都要去向爸爸或妈妈问五个问题,只有填好这五个答案才能参加比赛。
二、教师带队调查并组织捉泥鳅比赛
1.组织重点调查。当抽查学生的调查表后,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填上五个问题的答案,并且在比赛之前带学生先到一家砖瓦厂和邻近塑料厂(这两家厂要离比赛场地较近)。结果发现这二家厂周围堆有大t的废渣和煤碴(根本不播要事前准备,因为一直是这样),教师顺便当着学生的面捡一碗煤碴用纸包好。
2.捉泥鳅。时间一小时,吹哨下田,联系好的稻田里,学生个个大显身手,欢乐嬉笑,其乐融融。
3.比赛结束时,每个学生自己填好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学生没捉到泥鳅,最多的是黄石军有5条。然后洗脚穿鞋回到教室。
三、课堂演示,分析原因,引导作文
1.课堂演示。回到教室后,教师首先当场将三条小泥鳅分别放人装有农药水的水瓶、用捡回那陀煤碴配成的煤碴水瓶和清水瓶内,并告诉学生这是进行一次现场试验。
2.分析泥鳅少的原因。泥鳅是一种小型食用鱼类,通常在泥底栖息,离开水的时候能进行肠呼吸,所以它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一般六七月间产卵,到收晚稻时应该是泥鳅最多的时候,但是同学们为什么没捉到泥鳅呢?原来泥鳅专门吃甲壳类和昆虫等,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有过多的工业废碴或农药的污染,不但甲壳类和昆虫死了,水质也遭到污染。泥鳅无法生存,自然就少了,同学们当然就捉不到什么泥鳅了。不信大家看这三个瓶里的泥鳅:农药水里的泥鳅快死了,煤碴水中的泥鳅也半死不活,只有清水中的泥鳅还是活蹦乱跳的。
3.分析结果谈想法。结合演示结果,将上边讲的道理来分析填满了六个答案的调查表,学生很自然地有了想法:工厂办得多,不注意处理废水废碴,再加上乱用农药,就破坏了环境,连泥鳅也少了。
4.引导学生作文。因为这次活动内容丰富,直观感强,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调查表较快地写出作文,并且能顺理成章地提出“办好厂,控制环境污染;科学种田,尽量少用农药”的建议。
十月的一天,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捉泥鳅比赛。
比赛在一丘刚刽完了晚稻的田里进行。听爸爸说,这个时候泥鳅最多、录肥。他在我这么大的时候,有一次捉了好几斤呢!不过那时村子周围没有工厂,农药也用得很少,所以田里泥鳅多。现在可不同了。我才不听爸爸的呢。平时,我很喜欢捉小鱼,这次我更是悠足了劲,决心当个第一名。
比赛开始了,史老师哨子一响,我们就像放开闸门的一样,一下子都涌到了田里。不会捉的到处乱翻田泥,会捉的就专门找那些水角落有鱼眼(小洞)的地方去捉。不过尽管大家劲头很足,也下力气,弄得满身的泥水,还是没捉到几条泥鳅。捉得最多的是黄石军同学,只捉到5条,我只捉到1条。
为什么泥鳅这么少?看来爸爸说的话很有道理。现在我们村周围办起了一个红砖厂,一个塑料厂,一个涂料厂。还有许多私人的砖瓦窑。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氮肥厂、纸厂对河水的污染情况。一下大雨,工厂的废水废硅就冲了田里、河里。还有现在农民种田喜欢乱用农药,认为农药用得多,病虫就会少。爸爸说,现在种一季晚稻要杀三次虫呢!工业废水、废硅和农药有什么害处呢?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做了试脸:一条在农药水瓶中的泥鳅奄奄一息;在煤硅水瓶中的也半死不活;只有在清水瓶中的泥鳅活瑞乱跳的,葱人喜爱。原来农药、废水度琦会染水源,毒死泥橄。
这次比赛尽管我没捉到多少泥鳅,但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心里也很高兴。我真想对工人叔叔说,既要把工厂办起来,又要搞好废水、废珍处理;我又想跟农民伯伯说,要科学种田,尽童少用农药。这样,我们田里的泥鳅就会越来越多。我还有一个特别的想法,就是长大后发明一种特珠的农药,只杀害虫不杀泥蚁。
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今天的泥橄没有白捉,虽然捉得少,但收获多。
标签:很多大家不想泥鳅有意思教师同学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