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材料的议论文有两种情况,一是文字材料,一是画面材料。
如果是文字性材料,我们首先要通过阅读理解字面意思,其次要挖掘材料所蕴涵着的深刻含义。任何一个材料都不是单纯的,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会揭开不同的层面,看到不同的问题。
如材料①: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17岁高中学生徐力,因学习成绩不理想与母亲发生矛盾,竟将其母打死,此事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震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权威新闻单位纷纷发表文章,呼吁社会广泛关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部为此向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力度,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材料②: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字,头也不抬地说:“作业”。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于做吗?……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 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情,一是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30岁。(摘自《服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