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教授什么价

2024-09-10 22:57:27 文题网 阅读:

    如今,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唯有“教授”在跌价。

   我这里说的“价”,并非指教授们的经济收人。因为教授者,“够瘦”之谓也。教授们的“穷”,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却对教授的尊重甚至敬仰,因为大家心里明白,“穷”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错,教授虽然没有多少钱却有很多学问很多知识;再说啦,教授在数量上也少得很,“物”以稀为贵么。

    谁能料到,教授这种“物”,如今已不“稀”也不“贵”了。欣闻某某大学,一次评职称,就晋升了近300名正副教授。

    也许您会说,教授多有什么不好?这不正好说明大学教师学问做得好,科研成果多么?晦!您被蒙了。这众多的教授副教授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并不是教师,他们是既不“问学”也不“科研”的。在校报上弄一篇与学生谈心的“豆腐块”,就可以当“德育教授”;给领导起草几个报告,就可以当“管理教授”啦!

    您或许也会说.放宽职务评定的条件,不是能更快地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吗?—您又被蒙了。对那些

    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辛勤劳作的人来说.职务评定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又是外语考试,又是教学工作盆,又是公开发表多少篇论文、公开出版几本专著……即便是这些条件都够了,也不见得能评上,因为还有一个最要命的限制:指标。笔者认识一位大学讲师,硕士毕业多年,科研成果累累,但每次申报“副高”都被淘汰出局。有打抱不平者pmt人家可是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过文章的啊!答曰:在《美国社会科学》上发文章也不行,因为没有指标。

    可是,行政干部评职务,却又不受“指标”的限制,而是格外施恩:连外语、教学、科研等等,都可以忽略不计。只是一条绝不能马虎,那就是:官职。多大的官,给多高的专业职务,须一一对应,不可造次。校一级干部,自然都是正教授;处一级,一般也是“正高”,实在“正”不上去,也得弄个“副高”;科一级干部,必定有中级职称。如此搭配,意义重大:既给我们的各级领导赋予学者专家的外观,又给专业技术职务注人“官本位”的权利内涵。这种“搭配法”,已由高校推广到社会。君不见,不同战线不同级别的首长们,已经或正在谋取与自己官职相匹配的专业职务么?

    于是乎,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教授,在这辽阔的国土上,就雨后春笋般地拱出了地面。教授一多,自然就要分门别类了。有好事者,将当今的教授一分为三,名曰“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者,货真价实也;液体者,水货也;气体者,狗屁(气)不通是也。

    此种分类太有点“那个”。古今中外,谁不知“教授”是个很神圣很高雅的称谓?在“教授”的盛名下,理所当然是高水准的学术能力和教学科研方面的丰硕成果。倘若名不副实的“液体”甚至“气体”也被评为“教授”,那么这种职务评定还有什么意义?能促使人才脱颖而出?能促使教育、科学事业的飞速发展?

    假作真时真亦假。看多了“液体”或“气体”之后,就简直连“固体”也认不清了。那些单路蓝缕终于摘得“教授”桂冠的,发现自己得到的只是一顶不值钱的帽子;那些还正在为这顶帽子苦苦拼搏的,夜深人静时忍不住们心自问:“值得吗?”于是乎,大学校园内外,改行的、下海的、干第二职业的、当敲钟和尚混日子的,与日俱增。若长此以往,液体、气体,以及被液化或气化了的固体,则将一起泛滥起来。于是乎,中国的教育便在这“液化气”中“气”象万千,人才“悖”出。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