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课外,关键是引导

2024-09-12 07:36:46 文题网 阅读:

    在作文指导上大讲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结果学生动笔写作文却愁眉苦脸,搜肠刮肚而无话可说,这是作文教学成效甚微的原因之一。怎样才能打破这种教师辛苦学生愁的局面呢?

    南宋大诗人陆游教子写诗说:“技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陆游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北宋的古文学家欧阳修说自己的文章多在“马上、枕上、厕上”下功夫。学生作文当然不能同古诗人,古文学家的创作相比,但是,学生作文的“诗外”工夫和利用“三上”而构思却是必要的。尽管学生的构思多受时间限制,课外的“功夫”也不多,但是,既然要作文就得有或长或短的构思时间,就得在课外读点书;否则,单凭课堂上那点“工夫”,即是老师有点石成金之术,恐怕那点“工夫”,也难使石成金。因此,在学生来说这个课外“工夫”是必要的,间题是如何能使学生主动地在课外下工夫,在“三上”动脑筋。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项任务:教育怎样在课外下功夫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的体会是:方法很多,关键是引导。

    那么怎样引呢?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牵”,学生则被动u3抑”则束缚学生的思路,“达”则会使学生失去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余地。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的好:“凡是儿童能够自己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越姐代往往是劳而无功。

    (一)“引”之以趣。让学生在课外读“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材料,如写作《小草杂谈》,提前一周布置下题目,编印了辅导材料,让学生课外读这些材料,写出五种以上的说理角度。在此基础上我在作文课上总结,稍加点拨,引导学生选择角度要务小求新,立求角度新颖、思路流杨,这样,激起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打开了学生智力的门扉。

    (二)晓之以理。选择说理角度要务小求新。小,才容易把理说透,一针所以能见血,正是因为针头“小”而尖的缘故,新,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给人以启迪。在学生读资料,选角度,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对务小求新只稍加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实践证明,这样做比单纯地讲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之以方。为了使兴趣之花不稠,课外引导学生编辑《小草文集》。先发动同学们人人动手写,然后从中选出角度好而新的,并在语言文字上稍加润色,编辑成集。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方法,作文头痛的现象便不存在了。

    这些课外“工夫”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引导。教师要在“引”字上下功夫,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上“道”,教给学生走路的方法,他们便可在渡水援岸中提高走路能力。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