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杂记

2024-09-10 23:27:00 文题网 阅读:

    1955年我初中毕业后,大着胆子报考了师大附中。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有两件事记得最清:一是难度大,报考人数多达1050人而只录取65人;二是考试那天特别热,气温高达41.5C,我的衣服全湿透了,卷子也湿乎乎的,当终于答毕卷子走出考场时,感觉特别轻松。

    我在高一(1)班学习,班主任是蔡式枯先生,他教俄语。由于教得好,我学得认真,到了大学我还担任很长一段俄语科代表。教化学的是尚兴久先生,他身体不好,有些驼背,但课讲得非常精彩。他把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枯燥的化学经尚先生一讲就变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听他的课实在是一种享受。教数学的是韩满庐先生。他讲课生动,而且总留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每当我们有疑难问题弄不懂去间他时,他会突然地兴奋起来,眼睛闪出慈爱的光,高兴地说:“对、对,学到这个时候是该提出这样的问题了”,然后就针对我们的疑难加以点拨,使我们茅塞倾开、恍然大悟。老师那种对学生努力学习的喜爱,那种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至今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由于老师们高超的教学技巧,使我对学习始终保有高度的积极进取精神,一些基本原理、概念、计算等掌握得很扎实。直到几十年后,辅导我的孩子学习或工作中用到它们时,可以呼之即来。特别是电视剧制片工作中,经常有计算、分析、判断等问题,每逢这时,经常是我的计算最快,我的判断最准。我知道,这是得益于附中学习时基础知识扎实。

    附中还有一个好传统就是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当时每天下午有二节自习,把老师当天留下的作业做完。然后放学便可以到操场上去锻炼身体。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附中经常拿总分第一。我也很喜欢体育活动,是校排球队的主力队员。附中排球队曾获得北京市中学生排球赛亚军。记得高三时北京钢铁学院和石油学院的排球队都约过我们赛球。赛完球后,两个学院的体育老师都曾把我们高三员留下,介绍各自学校的情况动员我们报考他们学院。我还被选人北京市冰上运动代表队少年组,参加了1956年全国冰上运动会。I姑9年获得北京市高校花样滑冰亚军,成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在高校运动会上获亚军的学生,这正是附中重视体育活动为我打下的基础。

    当时附中的文娱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附中的民乐队和笛子独奏,都在北京市中学生文娱会演中得过一等奖。吹笛子的就是我们班的沈喜同学。我还参加话剧《玛申卡》的演出,在剧中扮演一个坏蛋叫杜曼斯墓。现在回想起来特别开心。

    我在师大学的是化学,毕业以后却分到中央广播乐团当了演员。我参加的男声四重唱,是中央广播乐团1977一1982年间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1983年再次改行从事电视剧制片工作以后,又迅速做出了一些成绩。这里有我个人的努力、有机遇,但是中学时代,特别是附中这几年,使我具备了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索质,这是最重要的条件。

    当年教我们几何的曹振山先生有一句口头禅:“咱们附中高人甚多!”我们曾笑先生自擂。但是在我这份回忆结束时,我却想重复曹先生的话,让咱们附中高人辈出!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