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与《药》读后感

2024-10-16 12:02:28 文题网 阅读:

    看完《祝福》与《药》这两篇小说,我不禁想到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曾经绘声绘色描写过的“幻灯事件”。为什么呢?我重读发现,“看客”与“‘被看者”在《况福》与《药》中一再地出现。

    先从“被看”这一面说。李欧梵先生在他的《来自铁屋子的声音》里,钟经将鲁迅先生小说中的“被看”的牺牲者分为“庸众中之一员”与“独异的个人”两类。具体体现在(祝福)与(药)中的即“祥林嫂”与“夏瑜”,虽同为被看者,但其与“看客”的关系又不尽相同。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对于祥林嫂作了如下描述:“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她末必知道她的悲给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仄和唾弃。”祥林嫂的痛苦不在于人们缺乏觉悟的愚昧、麻木,而在于人们对不幸的兴趣和对别人痛苦的麻木。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们用以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东西。他们残忍地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来使自身的痛苦得以排泄,何等丑恶,何等残忍!

    在这一组对立中,“看”与“被看”双方都同属于精神被压迫、被毒害的庸众。

    而《药》中的看客与被看者却是群众与先驱者之间的关系。夏瑜要救群众,反被群众当成饭后的谈资,甚至被群众吃掉,何等恐怖,何等悲哀!

    转过来看看“看客”这一面,《祝福》与《药》中的看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群体。《药》开头刑场上游动的“几个人”或是“花白胡子的人”,也许只是某种借代,甚至《祝福》中的“柳妈”个性特征仍无实质性的意义。他们汇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无主见无意识的杀人团”,“无个性就是他们的个性,无思想就是他们的思想,无意识就是他们的意识,无目的就是他们的目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又总是以多数存在,其可怕程度可想而知。无怪乎鲁迅先生说:“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了。他也在看,用悲悯的眼光看,用愤激的语句嘲讽。

    作为读者,我看完了《祝福》与《药》这两篇小说。我也看到了“看”的悲哀与“被看”的屈辱,并看到了鲁迅先生的痛心与不忍。我不禁想,是否该审视一下自己呢?以“没吃过人的孩子”扪心自问——这正是鲁迅先生所期待的。

标签:到了读后感看完不禁鲁迅生在祝福小说两篇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