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中,有个木刻家谈到塑造形象的时候,随口作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什么叫塑造人物呢,就象我隔壁那位雕塑家那个样子,搬回一大堆合适于用来雕塑的粘土,把它捣烂打碎,掺上水,做成泥团,然后捏成人像,这人像哪一部分多了些,削去,少了,补上,搓搓捏捏,修修补补,让它完美起来的。
这是个通俗的比喻。他接着用理论性的语言作了补充乡讲明造成形象的材料不是一个,而是把平日的生活积累放在一块,然后揉合成一个比现实生活的原型更丰满、更美的形象。他把枯土比喻为生活素材,水比作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让它直接渗透到全部素材里头,再作出生动的、返真的、有血有肉的感人形象来。;
作家艺术家都应该对现实生活有深刻的认识,有大量的生活素材。当他构思作品的时候,就把他储藏在头脑里的全部材料调动起来,让它们慢慢地各自朝不同方位聚拢,成为一群各自不同性格的人物,展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明的图画。
读了你的稿子,总觉得那些人物很苍白。你附在稿子上面的信里却说,你写的是确有其人,这人非常有性格,他本身的行为就十分典型,而你对他又很了解,为了不影响他的真实性,你没有给他添加一丝一毫不属于他的东西,你认为一切都经得起核对,采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只不过是让他更生动些罢了。
你说的可能都是事实。问题是仅仅依据一人一事,并且在不添进任何东西的悄况下,能否塑造出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
按照真人真事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是很多的。但这些作品,是不是都照生活的原样记录,不添进也不减少任何东西?普迅先生就说他塑造的形象,“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就象那位木刻家说的那样,是一大堆泥土,掺上水搓捏成的一个人。不是一小撮,是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