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sale,即中国人说的那种“贱卖”、“大甩卖”、“大拍卖”的意思,所以说,美国的On sale应该不是美国商人发明创造的。不过,和许多国家相比,我敢说美国On sale的商品最多,而且是名符其实的贱卖!
记得我来美国前到英文补习班“恶补”的时候,一位英文老师在介绍美国风俗习惯时,也曾提到On sale这件事,只是她的一知半解差点使我到了美国花冤枉钱。
以这位老师的见解,美国是一个喜欢On sale的国家不假,从食物到衣物、从楼房到汽车,处处可以看到On sale的牌子,但是,不要以为On sale就真的是贱卖,其实那是涨价后再降下来的价格,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特别是食物,它的价格是以新鲜程度来分:头一天上市的食品卖原价,三天后的食品会稍稍便宜一点儿,一个星期后的食品才会On sale,所以,在美国有钱的人不会买On sale的食品,不太富裕的人会选便宜一点的买,只有穷人才买那些On sale食品。
也不知这位从未出过国的老师是从哪弄来的这么多的具体实例,说得我们这些学生都“直翻白眼”—美国的阶层分得可真细,连买食物都不含糊。那位老师知道进“速成班”的学生都是想要有一天到美国去碰碰运气的人,所以,又以幽默的口吻对大家说别看On sale的面包不如一个星期以前的新鲜,但是吃不坏肚子,凭那跟白拣的价钱,初到美国的留学生最好买这样的面包,一年下来保准能省一大笔钱!
老师这一幽默不要紧,我差一点把自己的先生划归到美国的“吝啬鬼”那类人中去!
那是我到了美国的家中的第一天,准确地说是第一个夜晚。刚进家门,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家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先生把行李往房间一放,一改中国游客的身份,一副美国东道主的样子,把手一挥,开车把我带到了一家美国餐馆。
对于美国的餐馆深夜还开门的做法我不稀奇—在中国新开放的城市,许多餐馆灯红酒绿到天明的都有。然而,先生在吃过这顿说不上是晚饭还是早饭之后提出要到菜市场买点食品的时候,我惊叫着对先生说:现在是午夜二点半钟了!先生得意地说:你就跟着我吧!
先生把我带到一个昼夜服务的食品超级市场。
这里人倒不多,偌大的超市只有两名值班的售货员与我和我先生这俩顾客。先生说他去中国这两个月家里的冰箱是空的,所以要买的东西很多。
没问题!
望着这宽敞明亮的“菜市场”和那目不暇接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和叫不上名称的五颜六色包装好的食品。我那横跨太平洋的疲劳和困倦顿时烟消云散,推起一辆“超市”专供顾客采购时用的小车大肆选购起来。
正当我沉浸在不用讨价还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开心之时,却瞥见先生从挂有On sale牌子的柜台上拿了一袋面包。别看我在“英语速成班”里学的那点英文到美国不够用,但是On sale这个词的意思我可是一清二楚。难道——想一想先生一下飞机就带自己到饭店“撮”了一顿,现在又鼓励自己到“超市”来过一把全球性的中产阶级妇女特有的“购买瘾”,先生不可能是老师说的那种意义上的美国穷人,他也不应该是我想像中的那种为了省下几个面包钱的“吝音鬼”。
“也许他没有注意到On sale的牌子。”我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并且对自己不对先生点破这袋面包而将勇敢地吃进肚子里的“善解人意”颇觉得自得。然而,时间长了,我发现这种想法纯属自己骗自己,因为每次和先生去超市买食品,先生都在尽力地选择On sale的食品,而且为了节省时间,一进商店门就去找一份每周商品广告,什么便宜,他就专买什么!后来我发现他不但买On sale的面包,还买On sale的鸡、牛肉、蔬菜等等。
“哎,你不是中国的留学生,是美国的教授哎,你干吗跟自己过不去,专买便宜的东西吃呢?如果你不富裕,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省钱,但是吃不新鲜的东西对身体有害!”几个星期一过,我忍无可忍地开口了。
先生睁大了眼睛,想不到我对On sale的食品会有这么大的反感。于是,他向我解释说降价和原价的食品没有区别。On sale是商人争取顾客的一种手段而已。我半信半疑,对On sale买来的食品总是扔的比吃的多—先生买菜,我做饭,他有权力买,我有权力扔,只是扔的时候不要让他看见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