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影片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都是主角:一对是离了婚的夫妇,一对是未婚先育的父母,一对是没有见过面的情侣。
影片一开头,便是那位年轻、漂亮、热情而健谈的前妻在给那位潇洒、英俊、聪明而忙着和电脑键盘打交道的前夫打电话。起初,观众会被这两个人兀长的谈话中不时跳跃进来的电话插拨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然而,随着影片里的电话铃声的此起彼伏,观众终于明白了这个连自己的婚姻都没有维系下去的女人正在说服前夫放下手中的工作,把他的好友介绍给她的好友,做一次牵线“红娘”。于是,在这个通讯设施极其发达的信息社会里,一顿简单的聚餐竞在一次又一次的电话铃声中不能如期举行,最后,电话里传来了热心的“红娘”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的消息。
看来未开的宴席永远是一种遗憾了。看到应该参加宴席的人此刻都为丧失好友痛苦万分,观众猜测这些在电话里已无话不说的人一定在参加好友的葬礼上见面,以此弥补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拿起电话,用同样的理由告诉好友的家人—他们由于过于思念好友而不想去参加好友的葬礼;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份悲伤!结果,那对在电话里已经建立起感情的情侣却在大街上失之交臂,互不相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对未婚先育的父母,做父亲的记不得什么时候和一个连她的长相都想不起来的女人在一次短短的聚会中创造了一个小生命。电话中,这个初为人父的“单身贵族”先是以为自己被对方敲诈而愤怒;继而,又为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得以传宗接代而兴奋;然而,当他在电话里苦苦哀求那位喜欢恶作剧的“未婚妈妈”让他见一见儿子、而对方答应他可以见上一面的时候,未开的宴席使这位“未婚父亲”最终还是错过了见儿子的机会……
如果说这部电影的情节代表着美国当今的人情世故,未免夸张了一些,但是,作为表现一个大工业社会里一个富裕、发达的国家里的一种心态,却让人含泪大笑地品尝着心底泛出来的苦涩。
在美国,电脑、电话、电视的普及占据了美国人大多数的余暇时间;独居小楼成一统的优越环境和出门与车为伍的生活结构,使原本就注重个人隐私权的美国人更加“老死不相往来”了。
从表面上看,美国人热情、直爽,对世事爱憎分明,对同事和蔼有加,对老友不分贵贱,对新知一见如故。他们会对陌生人的一个不相千的问题细心解答,他们也会与自己的竞争对手握手言和,但是,他们的未言先笑大多时候是为了表现个人的风度而已。
如果你把美国人的热情洋滋看成是可以推心置腹,把美国人有的见义勇为当成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不信就试试。
假如某一天你以为碰上了“天涯知己”就可以刨根问底地追问人家的年龄、一年赚多少钱、钱是怎样赚来的话,你的“天涯知己”会毫不客气地丢给你一句“It's not your business(这不关你的事)”,然后扬长而去。或者,你在赞美声中以为遇见了“知音”,就不加选择地一古脑地把心底的秘密都抖了出来以表示你对朋友的信任,你的这位知音也就害怕和你聊天了。
美国人不但不希望别人窥探自己的隐私.而且也没有兴趣了解别人的隐私,他们会把知道别人的隐私作为一种精神负担,特别是对别人主动透露出来的隐私,更加以为是别人把沉重的思想包袱推给了自己。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美国,朋友的概念是喜庆日子里的点缀,是宴会请柬上的名单;朋友之间可以真情流露,但是流露真情时不可忘记应该保持的距离。
其实,在美国这么一个竟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们在忙碌中能够彼此打个电话向候一声已实属不易。虽然本文开头谈到的那个电影中几个主人公只打电话不见面的情节荒诞到令人心寒,然而,细细品来,能在美国像他们那样无所顾忌地在电话里长谈也属不易,起码他们都是单身,都是土生土长在美国的亲密朋友。这要换成我,首先我没那么多可以称作知己的朋友,其次是我还没拨电话号码就已经在想朋友是否下班?是否在做饭?是否在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是否在和先生聊天?最后,即使鼓足勇气拨动了号码,在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铺垫下,在看不到彼此的神态和反映下,淤积在心头的苦闷和欢乐都在对方的“哼哈”声中滞留在原地了。这种感觉是痛苦的,是从心灵的孤独中感受出来的,然而,美国不相信眼泪,中国人必须在美国学会“享受孤独”!
标签:有感看了前不久一部电影出现美国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