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2024-10-15 18:51:43 文题网 阅读:

    “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经过郑板桥用他那副诙谐的笔墨,权七权八地“乱石铺阶”一番之后,它就经常被点缀于一些楼台馆阁了。

    不过,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人们信奉的还是圣经贤传,这四个字虽颇得风骚遗韵,却扶不了正。它真正走时,成为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大概还是近几年的事。

    当然,“文革”期间这四个字也曾被打倒在地,被再踏上一只脚,好像永世不得翻身了。但即便千只脚万只脚一齐踏在它身上,大不了把它踏扁,而字,无论写在纸上,印在书上,它本来就是扁的,还怕你踏吗?所以看来气息奄奄了,就像那再生草,沾着点水分潮气,它又返青了。

    “四人帮”垮台不久,我去拜望一位老首长,发现他书斋里堂堂正正挂起郑板桥书“难得糊涂”的刻石拓片。我记得此处壁面原是安置着一位伟人的诗词条幅的;现在由“难得糊徐”取而代之,一时间真把我弄糊涂了。这位老首长怎么欣赏起这四个字来?再过些时,这种拓片的复制品便出现在新华书店的柜台上,继而普及到街头的书摊上、地摊上。逢上过年过节,跟春联、年画一齐卖,看来很畅销。时至今日,市场上又出现了“难得糊涂”的瓷质蓝底白字的小徽章,不少年轻人用它作为饰物,别在胸前。所以我说,这几年它竟成为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了。

    人们对“难得糊涂”如此好感,如此向往,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社会真正变成个糊涂社会,我们的男女老幼,个个都变成了糊涂虫?我还看不到这种前景,对此并不抱有优虑。

    大约当我在老首长书斋里发现了“难得糊涂”的同时,我也从新买来的竹筷上发现了一句古诗:“努力加餐饭”。字作焦黄色,火印烙成。这在当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一类的豪言壮语,还在大大小小的报纸上,上上下下的报告里,喊得很响,筷子上出现了这句号召“加餐”的诗,未免有点走音变调。然而,谁又不想吃饱肚子呢?谁又喜欢“干一天,不如老母鸡下个蛋”呢?过不多久,包产到户来了!冒尖户、万元户来了!广大农民群众再不要顿顿饭都跟筷子斤斤计较,而可以气壮腰粗,放心大胆地说一句:“努力加餐饭”了。“夫风起于青萍之末”,莫小看筷子头上的这点景观,它体现了老百姓的要求和愿望,并暗示了历史的趋向。

    口口声声喊着“难得糊徐”的人,会是一些笨蛋吗?他们吃了历史的经验结成的智慧果,想糊涂已不可能,于是反而像怀念一去不返的天真幼稚的童年似的说糊涂的如何难得。这将带来什么只有走着瞧,但有一点可断言,而今而后要使他们口服心服,须得棋高一着,老一套的办法不行,因为他们不可能像童年那样的天真幼稚了。

标签:经过四个他那笔墨难得糊涂诙谐郑板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