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1941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3:02:32
《北京猿人化石下落之谜》
1941年11月的一天,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些东西用棉花包裹好,然后分别放入木制盒子里。接着,木制盒子分别被放入木箱,木箱又被放入更大的木箱,再放入钢制的弹药箱里。最后,这些钢制弹药箱交到了美国海军中尉威廉·T·福利的手中。
当时正是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这些箱子里究竟放的是什么珍贵的宝贝?竟会如此小心翼翼并且大费周折地转移到大洋彼岸的美国?
原来,这些箱子里所放的就是人类学历史上最珍贵的宝物之——北京猿人化石。
1929年12月2日,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掘出一个完整的猿人头骨。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把最早的人类化石历史从距今不到10万年推至距今50万年,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及其发展,为再现早期人类的生活面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936年10月至11月,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又在周口店挖掘到了不少北京猿人的化石。这些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里,由著名的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加以保存和研究。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北平,为了不让这些珍贵的化石落入日本人之手,魏敦瑞建议将北京猿人化石转移到美国的史密森学会,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还给中国。
美国人福利是一名医生,因为负有照顾美国使馆人员之责,所以享有外交豁免权,幸运的话这些化石将作为他的个人财产被带走。但是,珍珠港事件爆发了,日本人告诉福利,他已经成为了战俘,不能再享有外交豁免权。
两个半星期之后,福利和他的助手戴维斯,连同几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被带到了北京近郊的火车站,日本人准备把他们送往战俘营,福利的行李包括那些箱子在内也被一同带走了。在途中,日本士兵曾多次上来搜查他们的行李,然后离开,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找什么。最后,火车在一个港口停下来,福利等人被一队日本士兵押进一个工棚,他们的行李被放在路边又被搜查了一次。其中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略懂一些日语,他听到带头搜查的日本军官说道:“有了,在这里!”随后,这一队日本士兵就离开了,当福利等人被从工棚里带出来时,发现那些装有北京猿人化石的铁箱子已不见了踪影。
从此以后,极具科研价值的五块北京猿人头盖骨,连同牙齿、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锁骨等,以及全部北京山顶洞人的资料,全部神秘失踪,留下了一桩至今难解的历史悬案。
关于北京猿人化石的去向,民间流传着各种推测。有的人说,它们已经被日军销毁了;有的人说,北京猿人化石在秦皇岛港被运上“哈里逊总统号”邮船,在赴美途中与邮船一起沉入了海底;也有人说,邮船被日军俘虏,化石被日军截留,后来几经易手,终于下落不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曾经肩负运送重任的福利总是对人说:“我可以对《圣经》发誓,这些化石和其他的财宝一起被放在了(日本)皇宫的地下室里。”
真相到底如何,尚是一个未知数。而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北京猿人化石的丢失之谜,是一个包含着创造与毁灭、文明与野蛮的跨世纪之谜。
“国宝”北京猿人化石已遗失多年,但国人并未停下探寻的脚步。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北京猿人化石遗失64年后,2005年7月2日,北京市房山区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民间积极力量和政府力量,准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北京猿人化石。
由于丢失时间长,有价值的线索不多,这次再度搜寻北京猿人化石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谁也不能保证找到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寻找北京猿人化石,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化石本身所具有的科学价值,更多的是为了它们所承载着的那份深厚的历史情结和民族情结。
记忆巩固
1. ______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掘出一个完整的猿人头骨。
2. 成立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的目的是什么?
《难得可贵的献身精神》
《日》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巴金,写于1941年昆明。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中期,国民党反动派和残忍的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大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盼望着早日赶走侵略者,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革命思想的感召下,抗战大后方的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和各界爱国人士都渴望着自由、解放,巴金就是其一。 《日》是篇短而好的文章。说它短,是因为它全文仅仅二百字;说它好,这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这篇文章语言极其精炼。且不看内容,只看题目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为一个字是再简练不过的了。
统观全篇,只用八句话就把作者的强烈情感表达明白,使读者一读即懂,可谓“言简意赅”。文字上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形象鲜明,全文只有一个形象—飞蛾,起笔于飞蛾,落笔还是飞蛾。若将这篇散文高声朗读几遍,就不难发现,它不仅优美动人,而且有诗的韵味和节奏。 其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强烈的,文章的含义是深刻的。日,能发光发热,是地球上万物生命之源泉。一时失去它,世界就会变得黑暗、寒冷;永远失去它,世界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日象征光明、希望。作者以“日”为题,实际上是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以示自己要追求光明的强烈感情。文章的第一句话就赞美飞蛾,赞美那种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精神,它虽然死了,但毕竟得到了光和热。那么,人间是否有过“飞蛾”呢?有过的,那是夸父。他虽然没追上太阳就死去了,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片森林。作者同样赞美夸父,并由此得出结论:“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表现出作者是热爱生命的,但痛恨没有光明的生活。接着,作者用一个强有力的反问,自然地引出“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献身”的决心,不仅做飞蛾,使自己得到光和热,而且做夸父,“化为一阵烟、一撮灰”,为后人留下光和热。这时,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文章却戛然而止,使人觉得寓意深刻,回味无穷。总之,这篇散文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热爱光明胜过生命,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生命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 最后一点(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散文“日》的现实意义。今夭,中国人民已重见光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是否还需要《日》中飞蛾的那种献身精神与追求呢?我们说,需要的。
因为我们有更远大、更崇高的目标,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和巨大的代价,包括牺牲宝贵的生命。过去,在极度黑暗与寒冷之中,受到革命思想感召的知识分子就有“为追求光明不惜献身”的坚强决心,今天,生活在光明之中、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我们,为了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更会毫不犹豫地献身。张华、赵春娥、蒋筑英、罗健夫、雷雨顺等已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成为时代的楷模。我们要不懈地追求,要继承这种可贵的献身精神,这样,我们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高尔基与小姑娘》
1941年,是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后的第二个年头。11月,他从彼得堡到了哈尔科夫。一天,他到剧院里看戏,在楼上一个包厢里,已经坐着一个小姑娘,她正全神贯注地低头看书,没有觉得有人进来。高尔基也没有向她打招呼,就不声不响,悄悄地坐在小姑娘的后边。
戏演完第一幕,场内灯光一亮,小姑娘又急急忙忙看起书来。
高尔基觉得奇怪:这小姑娘是来看戏还是来看书?他站到她背后,轻声问她:“小姑娘,您看得这样入迷,是什么书呀?"
小姑娘吓了一跳,回头看见一个身材顾长、颧骨高耸的人,打断了她看书的注意力,就很不愉快,也就不礼貌地说:“高尔基的《童年》,您干么要问?”
“您喜欢它?有趣吗?外
“有趣。您不要打扰我。等一开幕,灯熄了就不能看啦。”小姑娘显得很不耐烦的样子。高尔基忙退回到自己的坐位,并连声道歉。
每一落幕,小姑娘就率起书看。
第三幕休息的时候,小姑娘一面看书,一面不住地呜咽,眼泪接连不断地滴落到书页上。高尔基忙凑过去,搂住女孩子的肩膀,“怎么啦?这样伤心,您看到嘟里了?”
“这里—”小姑娘指着书页:“外祖父把我扔在长凳上,摔破了我的脸……母亲苍白的脸,她沿长凳跑来跑去,声音沙哑地喊,爸爸,不要打,把他交给我……”小姑娘断断续续地读着,更大声呜咽起来.
“不要哭,小姑娘,一切都比原来期望的好,好得多了……那个阿辽沙(注)已经长大,成了作家……听说还是个有名的呢。”高尔基微笑着安慰她。
散场后,高尔基和小姑娘一同走出剧院,建议送她回家,小姑娘同意了.
高尔基在路上才知道小姑娘叫伊拉,13岁,这天是她的生日,所以独自到剧院看戏。
“您喜欢读书是好事,也是对的。但您不要在剧院里读.到剧院里来是要看和听。”高尔基把看和听又重复一遍。
把小姑娘送到家门,高尔基看了看门牌号码就告别走了。伊拉始终忘了问他的姓名。
第二年,小姑娘的生日又到了。这天她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件小小邮包,上面写着伊拉女士收,没有写谁寄的。
小伊拉奇怪地看着这个邮包,傻了:“谁寄的呀?”她急忙打开一瞧,里面是两本书,《童话》、《夏天》。在《夏天》的书页上写着:
伊拉,祝您生日快乐。这两本书比您先前看的那本有趣,您不会再看得哭起来。
马克西姆。高尔基
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阿辽沙是他的小名。
《师大附中在城固的教学实践活动》
1941年我人附中学习,踏进校园,第一印象是周围眼界开阔和环境优美。校园没有围墙,坐在前排教室可以远眺南山、汉江大桥和江中的货船。由操场南边的大道向西可以进县城,向东走不远有一条长年泻人江的水渠;水渠东边有大片的稻田,再远去就见到汉王城,一个有树有瓦砾的大土台子,其东是管水汇人汉江的地方;江南有霸王寨,相传是楚汉相争军事对峙的地方。
附中的教学一向要求严格,老师治学严谨,学生学习努力。老师晚上熄灯晚,凌晨亮灯早,他们都在为教学而钻研;学生早晨多在操场、河边朗读英语、国文,晚自习时间都静静悄悄地在教室里做数学或理化习题,这已形成良好风气。有人说城固有八景,加上“附中夜读”一景可谓九景。
初上劳作课,姚跨鲤老师用了一个月的劳作课时给我们讲读书观和劳动观,批判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等封建士大夫阶级的读书观和劳动观,要求同学以新的正确的观点对待学习和劳动。老农斥儒Ac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语句成了同学们生活中的替句。
校园里有些分散的空地,分给各班级作为种植园地。十间房老师住处门前也有园地,老师们把小园子种得花花绿绿,调剂了生活,也颇有收获。
我们班的园地在关帝庙大厅的后面,地势较高,土质不好,多瓦砾,需要多浇水,多施肥,我们常在晚饭后去培育菜苗、浇水、施肥。劳作课老师在课堂上讲种菜技术,并给予实际指导。收菜后,部分卖给食堂,余下的菜由同学合力运到新街市场上去出卖。种菜、卖菜的过程对我们是一个锻炼。种菜的收人补充了班里的集体花费,全班还能聚餐吃饺子,尝到了集体劳动的乐趣。
每年五月下旬的麦收是农民最忙的日子。有一年麦收时节学校停课,师生分别到农村去帮助农民收麦子,我们到学校东北六七里远的杜家鲁村收麦子,农民教我们用镰刀,校正割麦的姿势,及捆麦子技术等。顶着烈日,流了不少汗,一天下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学生普遍有“粒粒皆辛苦”的感受。
附中的体育活动在体育老师和各班导师的指导与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的健身活动、体育课、各项比赛和运动会,而最突出的要算是游泳和垒球了。每年六七月份的体育课都是水上运动。汉江成了开展水上运动的好场所,游泳课对每位学生有考核要求,因而,附中学生没有不会水的。
城固附中的学生爱玩蓝球、排球、手球,还爱玩垒球。每班都有许多垒球和自制的垒球棒,学校有三个垒球场,方便课余练球。附中普及垒球带动了城固及汉中地区的垒球运动。城固制的垒球曾远销兰州。
当时的“童子军”课程中有一项内容是露营。学校选定的宿营地是晋水河上的五门堰。在露营中我们学会了许多技能,锻炼了野外生活的能力,如选宿营地点、搭帐篷和处理防风、防雨、防盗问题;又如做饭,把湿树枝点燃.在土坑灶里把火烧旺也是不容易的,我们小队曾把锅烧坏了,把菜烧溯了。做过夹生饭,但是,吃起来还是另有一番滋味。
每学期都有一次集体旅行,多选在春季和秋季。旅游路线多选择去风景区或有历史胜迹的地方。旅游增加了对秦巴之间汉水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农村状况和民俗的了解;汉中地区是汉代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有张赛墓、蔡伦造纸的遗迹,和许多三国时代的遗迹,旅游增加了许多书本上未学到的历史知识,集体旅游活泼偷快调剂了学习生活,锻炼了长途跋涉的耐力。
附中的课外文艺活动很活跃,歌咏、写作、办墙报、演话剧、哑剧、英语剧以及各种小型文艺形式都有。每年各班都要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校内会演或借用城内的汉滨戏院演出。我们班曾在汉滨戏院演过话剧“柳暗花明”,剧务组织和前台表演对一些少年学生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锻炼。“汉上风”文艺社是一个跨班级的文艺组织,一期一期的学生毕业离校了,但“汉上风”坚持多年,迁到兰州仍继续活动。一位老师倡导用柳枝烧炭笔在毛边纸上作画,一时风行全校。大型抗日宜传炭画曾悬挂在城固县的钟楼上。汉江两岸的景色曾吸引过许多酷爱写生的同学。有的同学对设计报头、各种应用图案和造型很感兴趣,丰富了抗战时期的实用美术教学。
各科老师和同学一起制作教具,‘木质及石膏模型;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把脊椎动物的骨头除脂后连接成骨骼模型;搜集材料,扩充实验,如打下日本飞机后,许多同学去敌机坠毁地,拾来灭火钢瓶,王玉书老师讲解了灭火原理做灭火介质喷射试验时,同学感到喷嘴附近烫手。王老师说不是烫手是温度太低冰手,人对冷热的分辨只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太热太冷就辨不出来了。
学生分组测绘学校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图是一项很实际的活动,我们先定位,用各种符号画出草图,再用长绳子量出各测点之间的距离,按缩小了的比例制成较准确的局部地图。
许多同学做过一些有趣的科技小试验,如用木片制作航空模型滑翔试飞;用五倍子、皂矾和颜料配制字迹能耐久的蓝黑墨水;用明矾水处理纸张以防泅;把白布结扎后染色以形成扎染图形;以粉笔为灯芯,以蜡油为燃料做成不消耗灯芯的小灯等。
附中同学勤劳又勇于实践,许多生活用品也自己动手制作,如自制文具盒、自制木板拖鞋、自制垒球棒、自制球拍,有的同学自己缝游泳裤叉。女同学通过“家事”课学习学会了做饭、做菜和缝纫。
附中的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劳动教育、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结合的较好,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不少同学在某一方面习有专长,为他们后来的深人学习和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固附中的学习生活给师生们留下了永久的怀念。
《校歌奠定了我做人的基础》
1941年,我们从西北儿童教养院毕业的一群十几岁的小孩,背上小行李卷,由老师带队步行到城固老爷庙,住在一个空教室里,报考附中;后又到洋县住在一个小学教室里,报考国立七中,后来我被录取到附中六年一贯制(47届)。
附中学生过着集体生活,每逢晨操或集会时,都要唱校歌。最初我不会唱,只能跟着高年级的同学学唱,逐渐懂得了歌词的含义,它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
第一学年,我被选为班上的清洁委员,我们几个同学在班长王永振的带领下,利用星期天自己动手翻修平整教室地面(修成坡形),粉刷墙壁,使全班同学有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期末全校评比,我班得了优胜红旗,班主任谭寿芬老师还领我们全班同学到小河边照相留念。由于我勤勤恳恳为班上服务,学校颁发给我一枚圆形“勤”字纪念章,可以别在胸前。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校歌中“勤”字的含义,鼓励同学们要记住“一生之计在于勤”,“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这些道理,同时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在勤字的鼓励下,我对学习更加刻苦努力,对事谨慎,对人诚恳。在第二学年学校又发给我一枚“慎”字圆形纪念章。这两枚纪念章我一直保存着。1945年,我班迁到兰州十里店,我再没有机会领到“诚”、“勇”二字了。但我这一生始终遵循着校歌、校训的精神,作为我处世待人的基本准则。
我在高等学校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四十余年(1990年退休),虽然没有作出大的功绩,但一直堂堂正正、勤勤恳恳、谦虚谨慎地甘为孺子牛,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对不起母校、对不起曾瘫教诲过我的老师的事情。在这千禧之年,适逢盛世,母校即将百岁之际,我作为一名附中的校友,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特回忆上面两件小事,请采纳刊登。
祝母校老树开新花,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