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春望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3:32:33
《望天地,望圣心——《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从作者所闻、所感的角度理解诗歌内容,品析诗歌情感;
2.拓展杜甫不同心情的诗歌作品,体会作者诗歌中不变的家国情怀。
教学展示: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可是何为圣?原来“圣”字是这么写的,查了以后才知道,善用耳、善用口者为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一首诗走进诗圣杜甫。(板书:聖)
二、初读
我们也试着从耳开始感知诗歌,齐读一遍,同学们,你们觉得杜甫听见了什么?
预设:①“国破”是指都城长安陷落,我觉得可能有百姓争相出逃时的呼喊声;
②有花和鸟的声音,但在杜甫的笔下,似乎是花流泪的声音和鸟哀鸣的声音。
③“烽火”是指战争,接连不断的战争让我想到士兵厮杀、兵器交错。
④“家书抵万金”说明此时此刻家书珍贵难得,失去家人音讯而思念家人时会有哭泣流泪的声音。
⑤最后一联诗人自己用手搔发,发现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耳边传来独自叹息的声音。
(板书:呼喊 花鸟 战争 哭泣 叹息)
结合诗歌内容,适当想象,我们似乎还原了杜甫在那一刻的所见所闻,为你们点赞!
三、研读
古人都说诗言志,杜甫一定把自己想说的也藏在了诗歌里,自由朗读,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到作者的情感吗?
预设:
①“国破”与“山河在”形成对比,山河依旧,都城陷落,昔日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也就不复存在,使人悲伤。而“国破”又与下一句中的“城春”形成对比,春天到来,草木茂盛,本应繁华热闹的长安城中却是一片荒凉破败。强烈的反差折射出诗人内心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哀叹与忧虑;
②春天的到来伴随着鸟语花香,可杜甫看到花开却潸然落泪,听到鸟鸣却心惊胆战,全都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以乐景衬哀情,眼前的景象越是美好,内心的痛苦就越是深沉而难以排解。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花和鸟恰恰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
③“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持续时间之长,而且没有停止的势头。“家书抵万金”则是因为自己流落在外,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急切地渴望得到家人的消息,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而像这样因为战争妻离子散的家庭在当时难以计数;
④诗中似乎还有对自己的担忧:最后用手挠头,才发现青丝变白发,而且日渐稀疏。但结合全诗我们知道,杜甫内心焦虑和忧愁的根源还是在于国和家。
(板书:忧国 忧民 忧家 忧己)
分析得太好了,同学们的朗读也融入了深沉的情感,着实是感时伤怀,忧国忧民,字字生痛,处处皆悲!
四、总结
我想杜甫的伟大正是在于他留给国家的太多,留给自己的太少——他把自己的一切情绪都与这片土地上的国与民交织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其它诗歌吧!
①PPT展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下寒士若能寻得栖身之所,我自己冻死又如何呢?如此牺牲精神,如何不让人动容?
②PPT展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听闻唐军得胜,杜甫写下此诗。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诗人欣喜欲狂,喜极而泣!
③PPT展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贵族人家奢靡浪费,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杜甫心中既怒又哀,却也无可奈何!
为他们喜,为他们怒,为他们哀,为他们乐。一个普通人,选择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命运深深熔铸在一起,这就是杜甫。一个诗人,选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连同手中的笔全部献给脚下的土地和心中的百姓,这就是诗圣。
(板书:国土 国家 国士 国民)
在那个遥远的春天,诗圣杜甫望见天地,悲从中来。千百年后,我们望见一首诗,望见他留在不朽诗篇里的一颗圣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何所起
一个微小而巧妙的教学切入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是诗歌标题、创作背景、关键字词、课文插图。比赛将近,《春望》这首诗却因为过于经典始终没有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口。感谢柳沁老师、阳慧萍老师对我的点拨与指导,最终选择了繁体字“聖”作为切入点,在有限时间里精准而快速地切入主题,使整堂课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兼具广度和深度。“圣”是对杜甫的高度评价,“耳”和“口”代表着所闻所感,在课堂里成为了品读诗歌、体会情感的关键方法,“王”从“王土”联想到国土、国民,成为了拓展延伸、升华主旨的有力支撑。
二、何所往
在教学设计的形成和最终课堂的呈现中,暴露出自己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一味追求形式新颖、主旨深远,对文本的分析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对于教学中难以突破的重难点选择一笔代过或者直接给出答案,只会使巧妙的构思成为空中楼阁,华而不实。感谢金路组长、石艳华组长和语文组全体同仁对我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是他们的耐心与坚守帮助我实现蜕变。多次朗读,因声求气,品词析句,斟酌推敲,不放过诗中每一个可以挖掘的点,才能使整堂课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梳理教学设计时我也不断修改,弥补不足,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不断进步。
三、何所终
执着地选择了十篇古诗文,完成了十个教学设计,没想到最后竟然殊途同归,用相似的方法和路径,解决了不同的作者和主题。“巧妙切入——初读感知——研读品析——拓展延伸”的简单步骤背后依然可以诞生无穷变化,抓住作品的情感内核,咀嚼诗文的关键字词,精简课堂的各个环节,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一次探讨都极具价值,每一点收获都弥足珍贵。感谢璩艳霞老师对我深切的关爱和影响,感谢胡石柱老师那些日夜耐心的聆听与长谈,让我找到真实的自己,怀揣勇气与真诚与评委老师交流。语文教学任重道远,经典诗文浩如烟海,于是提醒自己更应皈依本心,努力前行。
执教者张峻珲,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成员,中雅培粹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曾多次在教学比武、集体备课大赛中斩获佳绩,参与《昆虫记》《海底两万里》等名著阅读相关书籍编写,反响热烈。2021年长沙市“星城杯”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市直组初赛中,张老师凭此课例获第一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全诗欣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山河依旧在目,人事却已全非。长安城里的春天,人烟稀少,草木丛生,一片荒凉。
[出自] 杜甫 《春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②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⑥白头:白发。
⑦城:指长安城。
⑧浑:简直。
【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不顾国家遭践踏、不顾人民受蹂躏,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公元756年7月3日,李亨在灵武受不满三十人的文武官员朝贺,即位称帝,这就是唐肃宗。具有浓厚忠君思想的杜甫,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把李唐王朝中兴的希望寄托在李亨身上,正如他在《喜达行在所》(其三)诗中说的,“今朝汉社稷,新受中兴年!”于是只身投奔肃宗。在途中又被叛军捉住,送往沦陷的长安,因为官职较小,未被囚禁。757年3月,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对祖国有着无限深情的杜甫,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出现一个春天的局面!然而,国家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现实让他睹物神伤。诗人把他在长安城中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炼地熔铸在四十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是从总的方面、大的方面写环境。长安被叛军攻陷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人民和唐朝官员的家属,甚至连婴儿都不放过。人民朝不保夕,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叛军兵将却洋洋自得,把抢掠来的珍宝材物,络绎不绝地用骆驼运往他们的老巢范阳,真是“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骆驼满旧都!”(《哀王孙》)昔日繁华的都城,已经被糟蹋得满目疮痍,不成样子了!“国破破山河在”,只有山河依旧,而世事全非,真是万千感慨。然而这些山河已经换了主人!长安城的春天原是很明媚、很热闹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珠光与春色相辉映,如鲜花著锦。但是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只剩下丛生的草木、满地的血污。大自然的春天像往常一样如期而至,然而景色迥异。两句诗写得极其概括,却极其沉痛。
诗的颌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具体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写花,写所见,是感伤,是国事,“感时”又承上面的“春”字;“恨别鸟惊心”,写鸟,写所闻,是怨恨,是家事,“恨别”又承上面的“国破”二字。
花香鸟语,本是美好的事物,应当使人高兴,为什么却引起了诗人相反的感情?我们知道,鲜花盛开,充满生机,是一种繁荣昌盛的象征。但这却只是自然界的春天,而国家的春天、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却已一去不复返了。诗人对李唐王朝的盛世是很留恋的。直到后来他到了成都,还一往情深地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忆昔》)。而安史之乱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把唐代社会划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所以诗人睹物伤情,见到荆棘丛中自开自灭的鲜花,也禁不住流出了眼泪。春鸟和鸣,是说鸟儿还能团聚在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春光之美。而自己却家人离分,不能在战乱中患难与共。诗人目睹长安人民遭受的惨祸,怎能不为抛在鄜州的妻子儿女担忧呢?同年五、六月间,诗人在《述怀》诗里更明确、更充分地表露了这种担忧:“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所以听到鸟声,受到刺激,使人心惊。
“烽火连三月”,从正月到三月这三个月中,杀伐不断,如史思明、蔡希德等围攻太原,唐将李光弼进行抵御;唐将郭子仪从鄜州出击崔乾佑;叛军安守军等从长安向西出兵,进犯武功等等,战事是很紧张的。诗人的家眷正在鄜州,由于战事紧张,音讯隔绝,这更增加了诗人的担忧,使诗人更渴望得到家人的消息。“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
诗人在前面或借景写情、或情景结合,感情很沉痛。写到腹联(五、六两句),好象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于是直接抒情,明写伤国和怀家两种感情。这两句也是承接前两句来的。战火不断,写国事,是“感时”的内容。家人的离别是由于国事的艰难,把恨别与感时联系在一起,更深化了忧国的感情。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是整个诗篇的结束。作者在这里既不写景,又不抒情,却着意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诗人,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形象。搔首,是人烦急不安时的一种不自觉的动作,这种动作,正是诗人忧国思家的一种外在的形体表现,它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的爱国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陷落后的长安城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充满了爱国热情。
这首诗写得一环紧口一环,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完美。
全篇围绕“望”字着笔,一、二句借景抒情,三、四句情景结合,五、六两句完全是抒情,七、八两句通过描写人的动作来写人的感情。忧国忧民的感情逐渐具体、逐渐深入、逐渐强烈。结尾既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意味深长,是别具匠心的安排。
这首诗是以深沉凝炼、言简意多闻名的。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破山河在’云云,‘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翻译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 感伤时局看见花开反而落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不禁惊心。
[出自]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文解释】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词语解释】
国:指京城长安。
感时:感叹时事。
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烽火:这里指战争。
抵:值。
短:短少。
浑:简直。
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解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背景: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全诗八句。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全诗写得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着蕴藉,自然深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即触题,言明春望所见。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而山河依旧。虽然江山未改,可是景象大异:乱草遍地,林木森森。诗的起句如飙风骤起,山洪暴发。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迂叟诗话》)这确是一种简言蕴意的写法,只写山河之上草木蔓生,可见劫后的荒凉萧索。长安原是豪华繁盛之都,如今只见草木了。往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只见她们“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现在,王公大臣、贵妃宠姬的冶游欢乐不见了,连市井庶民、耕夫樵子的辛勤劳作也不见了,再没有那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人声如沸、货物如流的闹市,只见细柳新蒲依然绿,昔日宫殿锁千门。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唐五言多对起”,此联对仗工巧,圆润自然,且耐人寻味。“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一般地说多见断壁残垣、碎砖乱瓦,可是以富有生意的“城春”与之对举,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诗意翻跌,出人意表;“城春”之后缀以“草木深”,文意直顺,合于实情。可是“山河在”是实写实意,而“草木深”却是实写虚意。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而且“城春”的“城”就是“国破”的“国”,只是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但是经诗人吟咏出来的诗句,辄能拨人心弦,引人遐想。因此明代胡震亨极赞此句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唐音癸》卷九)此起句确为全诗冠冕,不愧为神来境诣之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为继“城春草木深”的具体描绘,由泛览满城草木,到收为花、鸟的特写镜头。对这两句的理解,过去诗评家就有分歧,焦点在于“溅泪”“惊心”的是花、鸟还是人。《迂叟诗话》:“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诗人玉屑》卷六)他认为这句是写诗人的泣和惊。清人施补华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律句中加一倍写法。”(《清诗话?岘佣说诗》)对此,今人周振甫解释说:“加一倍写法有强调作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写对国事的悲痛。花鸟本是令人喜爱的,诗人对着花鸟还是悲痛,这就更突出悲痛的深切,是加一倍写法。”(《诗词例话》第126页)这一解释也是讲成诗人的泣与惊,实际上与《诗人玉屑》上的说法相同。 我们认为施补华的“加一倍写法”,是说花溅泪,鸟惊心,无情花鸟尚且如此,有情的人岂不更甚,这就加一倍表情了。说花鸟泣和惊,这是拟人化的手法。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本来“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庾信《小园赋》)现在却说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就更为生动感人了。花何事而溅泪,鸟何情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了“感时”和“恨别”而动情。其实是诗人自己感时恨别,看到花上露珠晶莹,就好像花也泪凝眼角,听到飞鸟啭鸣,也好似鸟在惊啼。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视物,则物亦生情。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则委婉曲折,又深沉真挚。同时,这两句也是“互文见意”,花感时也恨别,鸟恨别也感时,都是两种感情兼而有之。 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见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个月来战乱不已,整个春季都在动乱之中。据史籍记载,这年一月,安庆绪将尹子奇寇睢阳,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与安庆绪战于太原,败之;郭子仪与安庆绪战于潼关,败之;三月,尹子奇又引兵寇睢阳,安守忠引兵寇河东。真是干戈不止,烽火不息。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在兵荒马乱之中得到一封家信,报告家小安全,诗人自然欣喜万分。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是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的,由此也触动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 诗人珍视“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他在长安常常盼望王师平定中原。如《悲陈陶》的结句是“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哀江头》的结句为“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都写了向北遥望,如今春望之时,感时恨别,自然既盼家人也盼官军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这两句的意思是: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古时男子束发,用簪来束发连冠,故有此说。杜甫写这首诗时是46岁。一般地说,还在壮年时期,不会白发。可是因为艰难愁苦的生活使诗人早衰,也可能是属于“有情知望乡,谁能不变。”(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因了思念而使浓密的黑发变白了,这叫做“白发镊不尽,只缘根在愁肠中”。杜甫这时确实白了头发,他在这一年秋天写的《北征》中也说“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头发完全花白了。他自己也感到衰老了,在《哀江头》中自叙“少陵野老吞声哭”,已自称为乡野老人了。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搔”首是愁苦难解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程度的标志。由此可见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这首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如大历二年秋写的《登高》,前面叙登高所见,最后也是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的形象收束;大历三年冬写的《登岳阳楼》,前面述登楼所见,最后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压轴。这样由所望到望者,使景和情更为统一,主题得以深化。
《春望》全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谨严而不板滞,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确为难得之佳作,无怪乎时隔一千二百余年仍然脍炙人口 .
《描写名胜古迹的诗》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余杭形胜
【唐】白居易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唐】白居易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经杭州
【唐】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宿杭州虚白堂
【唐】李郢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登杭州秦望山
【唐】马湘
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
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杭州江亭留题登眺
【唐】项斯
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杭州祝涛头二首
【唐】徐凝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
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
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
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