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生命的探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6 20:43:26
《读《生命的探问》有感》
如果给你向生命发问的机会,你会探问什么问题?
你会认为自己离抑郁很远吗?就我来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双可爱的儿女,行动无人限制自由、家庭也算和睦的职业女性,也会不时地因为一些“生活小事”而焦虑,比如照顾二胎宝宝的辛苦、父母的健康、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等等,如果隔那么几天不去照看一下心灵,就会感觉心上蒙尘,心眼迷茫,头脑不清,莫名的忧愁笼罩全身,无限的迷茫充斥左右,继而白天看谁都不顺眼,夜晚整夜难以入睡,真的很容易崩溃,甚至抑郁。我想这就是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段,出现的所谓“最黑暗的时刻”吧。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经常性的发生,我时常会主动阅读一些励志的文字,年轻的时候喜欢来一碗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后来渐渐觉得,那些文章总有隔靴搔痒之嫌,到达不了我的灵魂深处。随着的年龄的增长,我会更倾向于科学的心理学书方面的引导。
比如最近我读过的《生命的探问》就是心理学方面的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一位亲历集中营后被获救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医生。他把在集中营时刻面临死亡的体验,以及他的观察、反思和行动,打造了这样一本畅销全球的著作。
导读部分就开始让人思考:
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做出并实施的选择。
人类存在于世间,便总是会向某个方向前进。这个方向也许指向某个人,也许指向某件事物,但一个人的行动更多地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
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个人生命在具体时间的具体意义。
探问一:不是“我能在生活中期待什么?”而是:“生活对我有什么期望?生活中有什么任务正在等着我呢?”
我们经常不自觉的在生活中期待。期待一场美丽的相遇,期待一次意外的惊喜,期待幸运之神时时的眷顾。我们希望孩子天性温顺听自己的话,最好是学习不怎么要管理就能有好成绩;我们希望工作能轻松点而报酬能多一点,我们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而自己却不用太在意他人的想法。我们习惯向生活索取,索取爱人的理解、索取孩子的尊重和敬仰、索取不用运动也能减肥、索取不读书也能妙笔生花……。
如果我们换一种想法,问一问,生活对我有什么期待?比如孩子期待我不吼不叫多多陪伴并且不是张口闭口来谈学习;比如工作中希望我能接下那个很难的任务而让别人轻松一点;比如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把自己放在最后考虑;比如爱人希望自己能更多的倾听对方的心声。也许就会发现有一大堆理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我可以成为温和淡定、勤奋努力的父母;我可以成为关照他人、尽心工作的合作伙伴,我可以成为善解人意、善于倾听的爱人。
没有行动的思考只能是停留在空中的道理。仅仅停留在“道理我都明白”这个阶段是不够的。因此,明确生活赋予的意义才能让我们静下心来不断精进。《生命的探问》中强调:“从某种程度上讲,生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巨大的任务。”
当今社会越来越崇尚自我,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以一句“要活得让自己舒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往往并不幸福。有人可能会觉得看上去总是吃亏的人活得很累。可是这些人却时刻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满怀激情和活力。人们平时口口声声提及的幸福,不应该也不会是一个目标,幸福其实是一种结果,是与他人不断交集,与世界不断发生联系,是认真对待生命又能得到回应,从而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的一种结果。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有多少志同道合的同伴,只顾喊口号也是徒劳的,关键是个人是否付诸了有思考的行动。没有思考的行动只是动作。这样,我们才能抵挡住生活中时常出现的“无意义”的宣传和引导。
每次从新闻上看到青少年自杀事件,我总是很痛心。真希望能有人告诉孩子们、并让他们发自心底地意识到:生命的意义远远比眼前的苟且重要得多。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暂时迷茫的时候,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老师的帮助,还有书本的帮助,比如《生命的探问》这样的书。
探问二:你为什么会相信宿命这回事?在《生命的探问》中,作者弗兰克尔在他的第一个演讲中提及了“宿命论”,他写道:“我们必须牢记一件事:今天,我们不能乐观地把这些年的变化所带来的一切都交给历史。”
生活中,我们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宿命论的怪圈,比如:“随它去吧,上天自有安排”、“这都是命,你就认了吧!”、“我没法像别人那么努力,算了吧”……
一旦有了这种宿命论,我们就陷入了思想的懒惰,无法进行精神重构,在生活中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偶尔身处顺境时,就会庆幸:“命运对我真好!”,这样的心态极易导致不懂珍惜。当所谓的逆境出现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就会不停地抱怨命运、社会、甚至身边的亲人,从而很难付诸行动。
我认识的一个青年,至今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他中学毕业之后不愿意继续上学,换了很多次工作,其实都是类似的职位——各种工厂的流水线工人。每次换工作都是觉得工作挣得钱不多,没有前途;他也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一门技术,总是认为学技术需要花费的时间太多;提高文凭就更无从谈起。二十岁之前别人都说他年龄还小,以后会懂事的。现在都二十好几了,所谓的懂事却是经常嫌累,动不动回家“休息”几个月甚至半年,日复一日地上网玩游戏,只有到了吃饭时间,才从房间里走出来,不参与家务,更别提自我学习从而提升学历或技能。
造成这样的状况,青年的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生长在农村,他从小不被要求做任何家务或农活,父母认为,只要确保孩子吃饱穿暖,长大后自然就会干活了,会懂事了,会经营自己的生活了……
可是,后来的事实并没有遵循他们“未来宿命论”。
而我认识的另一个青年,母亲因患脑膜炎,精神失常,从来没有管过他,父亲忙于一家人生计,只能保证他的温饱。他的中学是靠好心人资助读完的,大学考的是一本院校,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一毕业,先用两年的时间还了贷款。他的成长环境,可以说一直是阴云密布,风雨飘摇。可这个青年从小到大别人从不以家庭条件差为耻。他大大方方地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也到别人家去玩,身边总能围绕不少好友。他从不避讳母亲的精神不正常,只是拜托别人多关照,别人也就真的很关照他的母亲。你在他身上,看不到颓丧。我问过他,你会为自己的遭遇伤感吗?他说,这是我爸妈的遭遇,我的生活是要自己创造的。毕业几年后,他先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后来也跳槽到更好的单位。现在,他自己设计重新修建了曾经的土砖房,成了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两个青年,一个是我的堂弟,一个是我的表弟。
由此可见,所谓的命运,就是自己对生活的选择。我们都打心眼儿里地清楚: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进步”,以及“进步”的程度。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索的路,从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弗兰克尔显然也想强调他的观点,他在《生命的探问》中说:“请给我一个清醒的行动主义,而不是玫瑰色的宿命论!”
探问三:什么是活着的意义?不是只有行动才能赋予生命以意义,负责任地回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同样可以探索生命的意义。
我们被赋予生命,并且有期限,人生值得探讨的地方在于:活着的意义不是用一句或若干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日子,甚至是不同的时刻,他感受到的意义都是不同的。说到底,人生其实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意义中得以延续的。
谁也不知道未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意义这玩意儿会在哪个重要的时刻、哪个独特的机会中、以哪种特殊的方式出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初支持他前行的意义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然后,在他不断行动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不同的意义,最终竟然成为一个朝代的开创者。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琐事,今天恰似昨天的重复。学生抱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日子,每天还有那么多作业要做好头痛;家长厌烦从单位到家庭日复一日的重复,好不容易下班了还要面对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孩子要崩溃。但这些不都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吗?负责任的回答,这些问题我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不求最完美,但求过得去。就算是这样的平常琐事,也可以探索生命的意义。
即使普通如我,能看到像《生命的探问》这样的好书,在生活中也能时常感叹:“此刻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