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读詹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8:11:06
《读詹丹《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小感》
前几日,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开的书单,一眼便盯上了这本《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很快地从网上购好书,开始阅读。顾名思义,这本书聚焦于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众所周知,对于语文教师,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是其基本功。而文本解读又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阅读量的积淀,它直接影响了语言的敏感度;同时更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引。作者詹丹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授,曾任教过中学和大学语文,主要从事古代小说和语文教学研究,还担任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他的这些经历使他的文字有鲜明的理论底色,同时又紧密关注着当下的语文教学,对教学实践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整本书分成三个板块,一是对童诗、童话等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解读和思考;二是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文和中外短篇小说的文本再探;三是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作者极深厚的学术素养使得这本书的阅读并不轻松。文中不时穿插着诸多文学理论的专业名词,使我时常有云里雾里之感。但是短暂的阅读休整之后,我依旧选择读下去。现把读书过程中,感触深的几点用文字进行梳理和再思考。
这本书,詹丹教授强调的核心的文本解读理念是文本解读与整体的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具体分为两点:一是探究文本内部的整体联系;二是开拓文本的外部联系和对话意识。
首先,探究文本内部的整体联系,是指文本的局部细节构成有机整体,也包括声音节奏和语义层面的整体的统一关系。先说说前者,这本书举了很多相关的文本例子,比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标题和内容的深层联系、《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的紧密联系。其中对《爱莲说》的理性之爱的解读让我印象最深刻。她着重探讨的是《爱莲说》文本意脉和作者内在思路的深层关系。首先即强调了题目“爱莲说”之“爱”是一种理性之爱,而这种爱和莲的“物”理有着紧密的联系。莲的“物”理在文本中主要体现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后面的语段。平时我们的解读往往停留在而莲的“物”理和作者的志向之间的的契合度。但是在詹教授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关注到这一段的“物”理的着重点是关系,有莲和外界的关系也有莲本身内和外的关系。这除了修辞意义上的以花喻人之外还有一种文化意义,即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宋明理学家倡导的“道法自然”的一以贯之。同时,这份理性之爱和文章的展开方式也有着紧密联系。有一个细节,我从未关注到,便是文中三次提到三组人物,即:陶渊明、众人和自己。前两次明显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可是在结尾最后一次提到的时候,作者先提陶渊明,再是自己,最后是众人。这就打破了原来的固有顺序。原因是什么呢?周敦颐为什么这样写呢?在有意为之的背后,一方面是强调自己和陶渊明志趣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通过众人和读者隔绝开来,一如“莲”一般“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詹丹教授的解读,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这篇自以为再熟悉不过的课文。暂且不说这个解读是否百分百准确,但是它给了我两个启示。第一,熟知未必真知,不知不觉中,我们会被很多东西遮蔽,例如广泛的参考资料,还有自己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认知。第二,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教学设计,我们一定不能只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也要有意识的关注为什么这样写?特别是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写,不用那种方式写。这样才有可能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文本内部的整体联系的第二点是声音节奏和语义层面的整体统一。这一点,我们在平时的备课和上课过程中,也极少关注。詹教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首词上片和下片采用同样的平仄,并且一韵到底,这其实是与行程的漫长和乡思的绵长紧密相关的;二是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其开头是一个节奏呆板的长句。冗长的句子读起来让人喘不过气,其实这也是在表达作者内心的悲愤。这立马让我想到另外两个例子,一个是去年秋天,我去长沙学习第二届中国诗词教学大会时,上海的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讲授《泊船瓜洲》,即抓住诗中“一、隔、绿、月”四个读得短促的入声字,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自然体悟其中的情感意蕴。第二例子是上个学期自己在讲授李白的《行路难》时,有学生在分析诗歌的情感脉络,敏锐地发现了结尾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句式变化。之前都是七言长句,这里突然变成三言句,诗人李白刻意打破了之前句式的稳定性,语言节奏一下子变得急促,这可以让读者清晰地碰触到诗人内心的焦灼不安。其实,无论是在古典诗词还是在现代文阅读中,声音和节奏这样的言语形式,都蕴藏这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都是深入文本的语言密码。若理所当然的忽视这些,则会在文本解读的道路上错失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开拓文本的外部联系和对话意识,詹教授举的是《天上的街市》的牛郎织女自由活动的例子。她提到:这一处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能光与古代传说相比较,得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大胆的想象,而要和当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勾连起来。当时时代的普遍要求便是婚姻自主和恋爱自由,这一个外部联系在文本解读时是不能被忽视的。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很多的“知人论世”。一个人绝不是一座孤岛,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以文学作品中总有时代和个人处境的影子,这是无法避免的。比如说《登幽州台歌》中,“怆然而涕下”缘由是“独”,不遇知音,怀才不遇的悲叹是显性的情感。但对历史背景的的外部关联探究中,我们不能忽视幽州台是燕昭王为了招贤纳士所建,陈子昂是登幽州台吊古伤今,在他的心中也渴望着能遇到燕昭王这样尚贤任能的明君。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这种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探究也要辩证地看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倘若过度的强调外部联系而忽视文本本身的内容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图片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詹丹教授从多角度解读《红楼梦》,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途径。比如说小说的叙事视角、小说中对香味的感觉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关系、苏州城市书写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很多小说的叙事策略:比如断裂和连贯、上场和缺席等等。从中我接触到了不少之前从未见到的小说鉴赏的专业术语,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读《红楼梦》的大门,为自己以后和学生谈论《红楼梦》甚至教《红楼梦》增添了几分底气。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平时提倡要多读书。但是阅读也分为很多种,以一般读者的休闲探奇的心态去阅读,关注着吸引人的情节去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也想到了前一阵读邓彤教授的《整本书阅读的六项核心技术》,他在书中提到自己本是资深《红楼梦》的书迷,但是为了开展《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在假期又重读了四遍《红楼梦》,还阅读了60多本研究《红楼梦学刊》,几本“红学史”、王国维,俞平伯等人的“红学”专著,还有相关的小说理论知识。这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研读。所以,我在想,是否倡导语文老师多读书还不够,还需要加上一点:多研读。研读比阅读要辛苦很多,也必要很多。
其实这本书,还有很多地方给我带来思考。相比这段时间读的其他书,这本书格外的难读,我不能说它改变了我以后文本解读的理念和路径,但是它一定给我带来了些许影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知易行难,带着影响去实践才是继续踏踏实实要做的事情。